一种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78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制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包括纹理选择与处理、模具加工、进料压制以及成品出模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操作步骤简单易控,可行性和重复性好,结合配套设计的模具,可以实现大批量的皮质橡胶生产,该工艺采用氟橡胶原料或者硅橡胶原料,所制得的皮质橡胶质地均匀、柔软,韧性和弹性好,具有动物真皮无法比拟的防水、防潮及防臭效果,且产品具有类似真皮的硬度、质感以及表面纹理,仿真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适合用作穿戴类设备、衣物中的皮带、表带、系带等,人体汗液中含有的乳酸、盐类物质不易渗入,因此不易藏污发霉、滋生细菌。滋生细菌。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制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喜爱将动物皮加工制作成真皮,应用于表带、皮带、箱包、衣物等生活用品中,真皮制品经久耐用、美观大方、品味优雅、彰显个性。
[0003]然而,由于真皮价格高昂、制造过程中污染较大以及需要大量宰杀动物等因素影响,限制了真皮制品的广泛应用,且真皮制品存在防水效果不好、容易因受潮而发霉发臭、皮革细微毛孔中滋生细菌、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而影响美观度等不足。
[0004]鉴于真皮制品存在的不足,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以仿制真皮加工而成的人造皮革,其是在纺织布基或无纺布基上,由各种不同配方的PVC和PU等发泡或覆膜加工制作而成,具有花色品种繁多、光泽好、防水性能好、边幅整齐、利用率高和性价比高等优点,根据不同强度、耐磨度、耐寒度和色彩、光泽、花纹图案等制成的人造皮革广泛应用于服饰、鞋、皮具等商品中。
[0005]但市面上绝大部分的人造皮革,其质感和弹性无法达到和真皮相同或高度相似的效果,且其纵切面可看到细微的气泡孔、布基或表层的薄膜;此外,由于真皮的表面纹理结构复杂,不同种类真皮的纹理以及表面光滑细致程度不一,若想人工天衣无缝地仿制出来,并达到类似真皮的手感和弹性,以目前常见的人造皮革制造工艺条件是难以实现的。
[0006]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可仿制真皮的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主要用于解决目前的人造皮革制造工艺加工出的大部分人造皮革的质感和弹性无法达到真皮的效果,且不能完整、细致地仿制不同种类真皮纹理结构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纹理选择与修饰:选取动物皮自然纹理的局部作为一个纹理单位,采用树脂将所选纹理单位进行翻模和复模,通过扫描仪扫描树脂所复模的纹理,并通过修图软件将复模纹理进行拼合或修整;
[0011]S2.模具加工:通过精雕设备将步骤S1所获取的纹理雕刻于模具上,并对雕刻后的模具批锋和瑕疵进行修整和打磨,模具制作完成;
[0012]S3.进料压制:将氟橡胶原料或者硅橡胶原料混合均匀后置于模具内,采用液压机对原料进行压制定型,时间控制于110秒以上,压制成型过程中对模具进行加热,温度控制于170~210℃,液压机的功率或压力可以根据产品面积或厚度进行适应性调整;
[0013]S4.成品出模:产品成型并自然冷却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对产品表面进行清洁,得到皮质橡胶成品,使用时根据实际尺寸需求进行剪裁或后加工即可。
[00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S3中采用氟橡胶原料,所述氟橡胶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氟橡胶生胶70~75份、白炭黑1~5份、无机补强剂15~20份、加工助剂1~3份、活性剂4~6份、颜料0.5~1.0份。
[0015]进一步的,所述无机补强剂为陶土或硅藻土,所述加工助剂包括巴西棕榈蜡和有机硅氧烷,所述活性剂为氢氧化钙或活性氧化镁。无机补强剂选用陶土或硅藻土,可以提高氟橡胶制品的拉伸强度、硬度、耐磨性以及耐屈挠等性能;活性剂有助于缩短硫化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巴西棕榈蜡质地非常坚硬,具有极高的光泽,极易乳化,有着良好的保油性,其具有极高的光泽度和超乎寻常的硬度,有助于提高氟橡胶制品的光泽度。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氟橡胶原料的压制定型时间为300~360秒,温度为170~200℃,所得的氟橡胶材质的皮质橡胶相对于普通橡胶质地柔软,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氧化性、耐油性、耐腐蚀性和耐老化性。
[00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S3中采用硅橡胶原料,所述硅橡胶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60~90份、白炭黑20~30份、羟基硅油4~10份、颜料0.5~0.8份。其中,白炭黑用在彩色橡胶制品中可以替代炭黑进行补强,满足白色或半透明产品的需要,且白炭黑具有超强的粘附力、抗撕裂及耐热、抗老化性能,有助于提高硅橡胶制品的工艺性能。低粘度的羟基硅油可以作为硫化硅橡胶的基胶,是硅橡胶加工中的优良结构控制剂,可简化工艺,提高硅橡胶的工艺性能。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硅橡胶原料的压制定型时间为110~300秒,温度为180~210℃,所得的硅橡胶材质的皮质橡胶质地柔软,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无毒无味、耐老化、耐高低温、韧性和弹性好、压缩永久变形小、物理机械性能良好。
[001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S3中可以根据产品颜色需求,在氟橡胶原料或硅橡胶原料中添加有颜料,所述颜料优选色母粒或色粉,色母粒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亦称颜料制备物(Pigment Preparation)。色母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其着色力高于颜料本身,加工时用少量色母料和未着色树脂掺混,就可得到所需颜色的橡胶制品。
[0020]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的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所用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雕刻模板和模具座,所述雕刻模板用于雕刻步骤S1中获取的动物皮纹理;
[0021]所述模具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雕刻模板形状对应的凹腔,所述雕刻模板嵌装于所述模具座的凹腔中,将雕刻有纹理的一面朝上。
[0022]进一步的,所述雕刻模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凹腔的深度,且二者尺寸相差0.6mm以上,所述凹腔是通过铣床在模具座上铣出的,所述凹腔的横截面形状和面积均与所述雕刻模板的相同,所述凹腔的深度可以根据产品厚度定制,通常可加工的皮质橡胶产品厚度在0.6mm以上,模板座的边缘宽度为5cm以上。
[0023]进一步的,所述雕刻模板采用铜板制成,易于加工成型,且铜板结构强度好,易于雕刻所需纹理结构,且抗锈耐腐蚀,能确保皮质橡胶表面纹理的洁净美观度和精细度;所述模具座采用钢板制成,易于加工成型,且钢板结构强度好,抗压不变形。
[0024]进一步的,所述雕刻模板和所述模具座之间采用螺丝固定连接,稳固可靠,可以防止雕刻模板和模具座错位,从而确保橡胶压制定型质量以及纹理的完整、精细度。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的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设计巧妙,操作步骤简化,工艺条件易于控制,工艺可行性和重复性好,结合配套设计的模具,可以实现大批量的皮质橡胶生产,有利于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生产效率高;
[0027]2.本专利技术的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采用氟橡胶原料或者硅橡胶原料,原料来源广,制造成本低,所制得的皮质橡胶质地均匀、柔软,韧性、弹性以及耐磨性好,耐热性、耐油性、耐腐蚀性以及耐老化性等性能良好,尤其是产品具有动物真皮无法比拟的防水、防潮及防臭效果,且产品具有类似真皮的硬度、质感以及表面纹理,适合用作穿戴类设备、衣物中的皮带、表带、系带等,由于产品内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纹理选择与修饰:选取动物皮自然纹理的局部作为一个纹理单位,采用树脂将所选纹理单位进行翻模和复模,通过扫描仪扫描树脂所复模的纹理,并通过修图软件将复模纹理进行拼合或修整;S2.模具加工:通过精雕设备将步骤S1所获取的纹理雕刻于模具上,并对雕刻后的模具批锋和瑕疵进行修整和打磨;S3.进料压制:将氟橡胶原料或者硅橡胶原料混合均匀后置于模具内,采用液压机对原料进行压制定型,时间控制于110秒以上,压制成型过程中对模具进行加热,温度控制于170~210℃;S4.成品出模:产品成型并自然冷却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对产品表面进行清洁,得到皮质橡胶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氟橡胶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氟橡胶生胶70~75份、白炭黑1~5份、无机补强剂15~20份、加工助剂1~3份、活性剂4~6份、颜料0.5~1.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质橡胶制造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补强剂为陶土或硅藻土,所述加工助剂包括巴西棕榈蜡和有机硅氧烷,所述活性剂为氢氧化钙或活性氧化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树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盛皮表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