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边散热结构、车辆后桥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77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边散热结构、车辆后桥和车辆,旨在解决结构紧凑的轮毂轴承容易发生轮毂的温度偏高的问题。该轮边散热结构,通过在风罩的内腔设置风机,并在风罩与风环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让进风口与出风口均与风道连通,可以使风从进风口吸入,经风机加速并在风道内形成旋转气流后,从出风口高速喷出;通过在风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与出风口连通的出风端,并且至少两个出风端分别朝向轮毂和制动蹄,可以使得喷出的高速气流分别吹向轮毂和制动蹄,解决结构紧凑的轮毂轴承容易发生轮毂的温度偏高的问题,从而保证轮毂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轮毂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轮毂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边散热结构、车辆后桥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轮边散热结构、车辆后桥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的日益普及,车辆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对车辆的使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车辆后桥是指车辆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它由两个半桥组成,可实施半桥差速运动,同时也是用来支撑车轮和连接后车轮的装置。越来越多的车辆后桥的轮毂轴承采用更为紧凑的结构形式,从而达到提高轮毂轴承使用寿命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0004]然而,上述结构紧凑的轮毂轴承容易发生轮毂的温度偏高的问题,降低轮毂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边散热结构、车辆后桥和车辆,旨在解决结构紧凑的轮毂轴承容易发生轮毂的温度偏高的问题,从而保证轮毂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边散热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风罩,风罩的内腔设有风机,风机与底座连接,风罩远离底座的一面设置有风环,风环的内部设有风道;
[0007]风道与风罩的内腔连通,风罩上设有进风口,风环上设有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均与风道连通,风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端,至少两个出风端均与出风口连通,并且至少两个出风端的朝向不同。
[0008]本技术提供的轮边散热结构,通过在风罩的内腔设置风机,并在风罩与风环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让进风口与出风口均与风道连通,可以使风从进风口吸入,经风机加速并在风道内形成旋转气流后,从出风口高速喷出;通过在风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与出风口连通的出风端,并且至少两个出风端分别朝向轮毂和制动蹄,可以使得喷出的高速气流分别吹向轮毂和制动蹄,解决结构紧凑的轮毂轴承容易发生轮毂的温度偏高的问题,从而保证轮毂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
[0009]在上述的轮边散热结构中,可选的是,进风口设有多个,多个进风口在风罩的侧面间隔设置,和/或,多个进风口设置在风罩的靠近底座的一侧。这样设置有利于将风罩周边的空气快速吸入风罩,加快空气流通速度,提高散热效果。还有利于提高靠近底座的高温气体的流动性,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0010]和/或,出风口设置在风环的内侧面的中部。这样设置出风口喷出的高速气流可以沿风环的轴向流动,并且有利于对高速气流进行分流,使得分流后的两股气流分别吹向轮毂和制动蹄,同时对轮毂和制动蹄进行散热。
[0011]在上述的轮边散热结构中,可选的是,风罩靠近风环的一面设置有过风孔,过风孔与风道连通。这样设置有利于减小空气流动的阻力,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
[0012]在上述的轮边散热结构中,可选的是,至少部分风道沿风环的周向延伸形成环形风道。这样设置可以将吸入的空气转化形成旋转气流,有利于加速空气的流动,进而使得从出风口喷出的空气具有更高的风速。
[0013]在上述的轮边散热结构中,可选的是,风罩包括承载部和通风部,通风部设置在底座上,承载部设置在通风部远离底座的一端;这样设置有利于使高温气体的流动性增强,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0014]承载部远离底座的一面设置过风孔,承载部远离底座的一面设置风环。这样设置可以让更多的高温气体通过进风口后进入过风孔,提高在环形风道内形成的旋转气流的风力。
[0015]在上述的轮边散热结构中,可选的是,风机包括驱动件和空气输送件,驱动件设置在底座上,空气输送件设置在驱动件的驱动端上,驱动件带动空气输送件转动。这样设置能够提高风机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后桥,包括桥壳、轮毂、制动器和轮边散热结构,轮边散热结构、轮毂和制动器均设置在桥壳上,轮边散热结构位于轮毂和制动器之间。
[0017]在上述的车辆后桥中,可选的是,至少两个出风端包括靠近轮毂的第一出风端和靠近制动器的制动蹄的第二出风端,第一出风端与轮毂之间具有间隔。这样设置不仅可以避免轮毂与风环之间进行热传递,还可以使得轮毂具有更大的受风面积,进而提高轮毂的散热效果。
[0018]和/或,第二出风端与制动蹄之间具有间隔。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制动蹄在制动过程中与风环产生干涉,保证轮边散热结构的设置不会对车辆的制动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可以使制动蹄在制动过程中,制动蹄的表面一直受风,有利于提高制动蹄的散热效果和制动效果。
[0019]在上述的车辆后桥中,可选的是,底座与桥壳连接的一面为弧形面,且桥壳靠近底座的一面为弧形面,底座的弧形面与桥壳的弧形面相适配,底座的弧形面的曲率与桥壳的弧形面的曲率相等。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底座与桥壳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减小轮边散热结构工作时的震动和噪音。
[0020]在上述的车辆后桥中,可选的是,轮边散热结构设有两个,且沿桥壳的圆周方向间隔180度设置,两个轮边散热结构的第二出风端与制动器的两个制动蹄一一对应,两个轮边散热结构的第一出风端与轮毂的不同位置对应。这样设置可以增大制动器与轮毂之间空气的流动性,还可以增大轮毂与制动器的受风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的车辆后桥,通过在桥壳上设置有轮边散热结构、轮毂和制动器,轮边散热结构位于轮毂和制动器之间,并且在轮边散热结构与轮毂之间、轮边散热结构与制动器之间均设有间隔,轮边散热结构可以加速轮毂与制动器之间的空气流动,从而对轮毂与制动器进行散热,可以解决结构紧凑的轮毂轴承容易发生轮毂的温度偏高的问题,进而保证轮毂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可以缓解制动蹄在制动时容易发生温度过高的问题,进而保证制动效果。
[002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车辆后桥,车辆后桥设置在车辆本体上。
[0023]本技术提供的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车辆后桥,车辆后桥设置在车辆本体上,
通过在车辆后桥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以加速轮毂与制动器之间的空气流动的轮边散热结构,对车辆的轮毂与制动器进行散热,可以解决车辆使用结构紧凑的轮毂轴承容易发生轮毂的温度偏高的问题,进而降低发生轮毂油封早期损坏和爆胎的风险,也可以缓解车辆因长距离下坡或紧急刹车造成的制动蹄温度过高的问题,进而避免制动效果变差,保障行车安全。
[0024]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边散热结构的爆炸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边散热结构的透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车辆后桥(含制动鼓)的爆炸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边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风罩,所述风罩的内腔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风罩远离所述底座的一面设置有风环,所述风环的内部设有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风罩的内腔连通,所述风罩上设有进风口,所述风环上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风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端,至少两个所述出风端均与出风口连通,并且至少两个所述出风端的朝向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口在所述风罩的侧面间隔设置,和/或,多个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风罩的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和/或,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风环的内侧面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边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靠近所述风环的一面设置有过风孔,所述过风孔与所述风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边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风道沿所述风环的周向延伸形成环形风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边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包括承载部和通风部,所述通风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承载部设置在所述通风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承载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面设置所述过风孔,所述承载部远离所述底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胡红峰徐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