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辛忠来专利>正文

一种铝镁合金冲压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60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铝镁合金冲压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间区域冲压有防爆“凹”形孔,所述防爆“凹”形孔的底端冲压有防爆片,所述防爆片的上端边缘的内侧冲压有爆破刻痕,所述防爆“凹”形孔和防爆片的截面厚度小于盖板的截面厚度,防爆“凹”形孔和防爆片的截面厚度相等,所述盖板的下端通过冲压固定的方式安装有防溅罩,所述防爆“凹”形孔的截面为波浪形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防溅罩将撕裂分离的防爆片中间区域进行阻挡,最后通过防溅罩的排气孔将电池的内部气压排出,可以避免防爆片的分离区域由于气压过大完全与本体分离,产生溅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零件损坏以及人员受伤。受伤。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镁合金冲压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
,具体的说是一种铝镁合金冲压件。

技术介绍

[0002]冲压件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动力电池的防爆片也为冲压件的一种,通常是在电池壳体上打压痕形成简易防爆结构,当电池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电池壳体上的压痕由于强度较弱就会被打开,从而释放电池的内压以减小电池在意外状况下发生爆炸。
[0003]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关于动力电池防爆片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911094226.1的中国专利,一种防爆组合型动力电池盖板,它包括上盖板、极柱、塑料支架、连接软片,所述极柱包括正、负极柱,装于所述上盖板,上盖板中央设有防爆阀和防爆阀保护膜,所述塑料支架有两个,分别固定于所述上盖板下表面,与正负极柱相对应,所述连接软片包括正、负连接软片,各有两片叠放设置,分别固定于两个塑料支架下部,所述连接软片有两条以上盖板纵向中线为轴轴对称的折弯线,折弯线处有弧形拱起,本专利技术结构及加工工序简单,由各零件组合而成,防爆性好,在本领域有技术进步。
[0004]但是在该方案中并没有对防爆片的爆破后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因此在爆破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十分容易产生防爆片撕裂区域与本体分离,产生溅射现象,造成人员受伤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动力电池防爆片爆破无保护措施,容易导致防爆片爆破后溅射、脱落,使防爆片溅射到其它设备上,影响到其它设备的正常使用或者造成人员受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铝镁合金冲压件。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铝镁合金冲压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间区域冲压有防爆“凹”形孔,所述防爆“凹”形孔的底端冲压有防爆片,所述防爆片的上端边缘的内侧冲压有爆破刻痕,所述防爆“凹”形孔和防爆片的截面厚度小于盖板的截面厚度,防爆“凹”形孔和防爆片的截面厚度相等,所述盖板的下端通过冲压固定的方式安装有防溅罩;
[0007]此冲压件中,盖板与防爆“凹”形孔之间采用一体冲压成型技术,减少了单独的阀体与盖板之间的焊接工序,使组装更加方便,更利于全自动化生产,极大的降低了产品成本;整体结构通过激光将盖板焊接在动力电池的金属外壳上进行组装使用,使用过程中,当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动力电池的内部气压增加时,电池的内部气压会逐步接近临界值,防爆“凹”形孔底端的防爆片开始变形并且向外部膨胀,由于爆破刻痕的开槽轨迹区域为薄弱区,在防爆片膨胀变形的过程中,防爆片的中间区域以爆破刻痕的开槽轨迹进行屈服,随着拉伸应力的增加,爆破刻痕的开槽轨迹继续屈服,而导致槽底的厚度减少,最终导致防爆片
中间区域爆破,形成撕裂分离,使电池内部的压力排出,达到对动力电池内部进行泄压的效果,同时,通过防溅罩将撕裂分离的防爆片中间区域进行阻挡,避免了防爆片的分离区域由于气压过大完全与本体分离,产生溅射现象,造成人员受伤现象,并避免防爆片上分离的部分溅射到其他设备上,影响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0008]优选的,所述防爆“凹”形孔的截面为波浪形设计,所述防爆片的中间位置向着远离防溅罩的方向凸起;
[0009]在防爆片爆破前,由于电池的内部气压持续增大,此时防爆“凹”形孔中的波浪形区域随着气压的增大,发生拉伸变形,最终防爆“凹”形孔拉伸呈半球形,以此使电池内部的空间进行增大,对气压进行极限缓冲,若在极限缓冲后气压仍持续升高,再通过防爆片进行爆破泄压,因此,在电池的内部空间气压增大的时候,防爆“凹”形孔的内壁随着气压的增大进行拉伸变形,为电池的内部增加了气压释放空间,消减电池内部增加的压力携带的能量,使电池内部在出现气压异常增加情况的时候,对电池进行初步变形保护。
[0010]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下端靠近防爆“凹”形孔的外侧区域冲压有上连接环,所述防溅罩的上端边缘处设置有下连接环,所述下连接环在防溅罩冲压成型的工序中同步形成,所述上连接环的底端开设有多组“凹”形槽环,所述下连接环的上端冲压有多组“凸”形环,所述上连接环与下连接环通过冲压工艺固定连接;
[0011]在防溅罩与盖板进行组装时,通过冲压固定的工艺将下连接环上的“凸”形环挤压至上连接环的“凹”形槽环内部,同时,通过冲压的力量使各组“凸”形环在对应的“凹”形槽环的内部进行挤压配合变形,最终下连接环通过冲压固定的工艺安装在上连接环的下端,使防溅罩在盖板得下端安装的更为稳固,此结构通过在上连接环的上端设置多组“凸”形环和在下连接环的下端设置多组对应的“凹”形槽环,使下连接环与上连接环冲压固定的过程中,减小了整体冲压的面积,同时提高了防溅罩与盖板的连接稳固性。
[0012]优选的,所述防溅罩的内部底部为“凸”形设计的“凸”形台,所述“凸”形台的凸起方向朝向防爆片,所述“凸”形台的上端与防爆片的下端之间存在间隙;
[0013]由于防溅罩的底部比较薄弱,当防爆片受到电池内部压力撕裂分离后,分离的区域会产生冲击力,此时分离的区域首先会与防溅罩的凸形台顶端进行接触,通过防溅罩的凸形台对防爆片分离区域的溅射动作进行阻挡,当防爆片的溅射冲击力过大且超过防溅罩下端阻力的时候,此时防溅罩的凸形台会向其反方向进行翻转,以此对防爆片产生的巨大冲击能量进行消减,以此避免防爆片分离区域的溅射冲击力对防溅罩的底部进行破坏,并且,防溅罩底部的凸台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防溅罩的结构强度。
[0014]优选的,所述防溅罩的内部底端同时冲压有多组加强槽,所述加强槽均匀分布在防溅罩的内部底端斜面,且加强槽的开口朝向防爆片;
[0015]在防爆片爆破产生的冲击力传送到防溅罩的凸形台的时候,防溅罩的凸形台会将接收到的冲击力传送到防溅罩的底部,此时若冲击力过大仍能够将防溅罩的底端冲破,因此防溅罩再将冲击力分散到各组加强槽上,通过加强槽将该冲击力进行分解,以此可以进一步对防溅罩进行稳固性加强。
[0016]优选的,所述加强槽的槽内安装有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强度和硬度均高于防溅罩的对应值;
[0017]在加强槽受到冲击力以后,若冲击力任然过大,会对加强槽以及防溅罩造成损毁,
导致防爆片破裂后产生的碎片出现飞溅,对人员以及其他设备产生威胁,此时通过金属丝可以对加强槽的内部进行稳定性加强,以此使得加强槽的抗冲击性进行加强,进一步达到防溅罩的稳固效果,防止出现防爆片的碎片飞溅。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铝镁合金冲压件,使用时,当电池的内部气压超过临界值以后,防爆片的中间区域开始爆破分离,之后,通过防溅罩将撕裂分离的防爆片中间区域进行阻挡,最后通过防溅罩的排气孔将电池的内部气压排出,此结构可以避免防爆片的分离区域由于气压过大完全与本体分离,产生溅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零件损坏以及人员受伤。
[0020]2.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镁合金冲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所述盖板(1)的中间区域冲压有防爆“凹”形孔(21),所述防爆“凹”形孔(21)的底端冲压有防爆片(22),所述防爆片(22)的上端边缘的内侧冲压有爆破刻痕(23),所述防爆“凹”形孔(21)和防爆片(22)的截面厚度小于盖板(1)的截面厚度,防爆“凹”形孔(21)和防爆片(22)的截面厚度相等,所述盖板(1)的下端通过冲压固定的方式安装有防溅罩(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铝镁合金冲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凹”形孔(21)的截面为波浪形设计,所述防爆片(22)的中间位置向着远离防溅罩(31)的方向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铝镁合金冲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的下端靠近防爆“凹”形孔(21)的外侧区域冲压有上连接环(25),所述防溅罩(31)的上端边缘处设置有下连接环(35),所述下连接环(35)在防溅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忠来詹伟
申请(专利权)人:辛忠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