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吸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496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吸具结构,包括壳体、真空单元和海绵;壳体具有吸附面、真空腔、出气腔和进气腔;出气腔具有连通其内部和外界的出气口;进气腔具有连通其内部和外界的进气口;吸附面开设有连通真空腔和外界的连通孔;真空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组,并均内置在真空腔内;各真空单元包括真空管和真空发生器;真空管的一端与进气腔连通,真空管的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端连通;真空发生器的出气端与出气腔连通;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端与真空腔连通;海绵固定在吸附面,并贯通有与连通孔正对且连通的吸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通过同一外部设备为至少两个真空发生器同时提供压缩空气,提高真空腔内的吸附力,利于吸稳板件。利于吸稳板件。利于吸稳板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吸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吸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吸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兴起,木工行业逐步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下料板件,提高工作效率,目前针对小板件的下料广泛使用海绵吸具进行抓取、移送和放料,现有的海绵吸具必须要有足够真空吸附力,保证抓取板件稳定。现有的海绵吸具的真空发生器直接与海绵吸具的进气口连通,从而可通过进气口接收外部供气设备供给的压缩空气,此时,一个外部供气设备仅能为一个真空发生器供气,如此,现有的海绵吸具仅具有一根真空发生器,吸附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吸具结构,其可实现通过同一外部设备为至少两个真空发生器同时提供压缩空气,以可在海绵吸具结构内设置至少两个真空发生器,提高真空腔内的吸附力,利于吸稳板件。
[0004]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海绵吸具结构,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吸附面,以及互不连通的真空腔、出气腔和进气腔;所述出气腔具有连通其内部和外界的出气口;所述进气腔具有连通其内部和外界的进气口;所述吸附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真空腔和外界的连通孔;
[0007]真空单元,所述真空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组,并均内置在所述真空腔内;各所述真空单元包括真空管和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真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腔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端与所述真空腔连通;
[0008]海绵,所述海绵固定在所述吸附面,并贯通有与所述连通孔正对且连通的吸附孔。
[0009]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单元的数量为两组。
[0010]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连接有进气接头。
[0011]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口连接有出气接头。
[0012]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还固定有连接板。
[0013]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
[0014]型材,所述型材具有真空槽,所述真空槽具有两个侧开口;所述吸附面形成在所述型材上;
[0015]进气端板,所述进气端板密闭封罩其中一个所述侧开口,并与所述型材固定连接;所述进气腔形成在所述进气端板;
[0016]出气端板,所述出气端板密闭封罩其中一个所述侧开口,并与所述型材固定连接;所述出气腔形成在所述出气端板;所述出气端板、所述进气端板和所述真空槽的槽壁三者
共同围合构成所述真空腔。
[0017]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型材为铝型材。
[0018]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端板和所述出气端板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型材连通。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气腔,进气腔具有进气口,这样,设置在真空腔内的至少两组真空单元的真空发生器可通过与进气腔的连通,再通过进气口连通外部设备而实现通过同一外部设备为至少两个真空发生器同时提供压缩空气,以提高真空腔内的吸附力,利于吸稳板件。
[0021]2.本技术通过设置出气腔,出气腔具有出气口,这样,至少两组真空单元的发生器可通过与出气腔连通,并通过出气口统一排出,此时,若需要对真空发生器的出气进行消音而安装消声器时,仅需对应出气口出进行安装,简化结构;同时,出气腔直接设置出气口,需要将出气腔内的气体导流至其他区域再进行排出,简化结构。
[0022]3.本技术通过进气口连接有进气接头,出气口连接有出气接头,以便于将进气口或出气口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
[0023]4.本技术通过在壳体上固定连接板,连接板可用于提供外部机械手的安装位置。
[0024]5.本技术的真空腔通过型材、出气端板和进气端板三者拼接后围合构成,这样,合理利用型材的结构,相对现有采用在铝块上铣出真空腔体的方式,节约成本,减少材料浪费,采用市面常见铝型材,加装端盖,节省大量材料及加工费;同时,合理利用型材空间,可利于加装至少两个真空发生器。
[0025]6.本技术通过进气端板和出气端板分别通过螺钉与型材连通,拆装便捷。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海绵吸具结构。
[0027]图2为本技术的海绵吸具结构的剖视图。
[0028]图中:10、壳体;11、型材;12、进气端板;121、进气腔;13、出气端板;131、出气腔;14、真空腔;20、真空单元;21、真空发生器;22、真空管;30、进气接头;40、出气接头;50、连接板;60、海绵;61、吸附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
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003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2]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3]实施例一:
[0034]参照图1

2,一种海绵吸具结构,包括:
[0035]壳体10,壳体10具有吸附面,以及互不连通的真空腔14、出气腔131和进气腔121;出气腔131具有连通其内部和外界的出气口;进气腔121具有连通其内部和外界的进气口;吸附面开设有连通真空腔14和外界的连通孔;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吸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吸附面,以及互不连通的真空腔、出气腔和进气腔;所述出气腔具有连通其内部和外界的出气口;所述进气腔具有连通其内部和外界的进气口;所述吸附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真空腔和外界的连通孔;真空单元,所述真空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组,并均内置在所述真空腔内;各所述真空单元包括真空管和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真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腔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端与所述真空腔连通;海绵,所述海绵固定在所述吸附面,并贯通有与所述连通孔正对且连通的吸附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吸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单元的数量为两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吸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连接有进气接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吸具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雷李滋鹏江玲玲陈宏张佳超甘珍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纬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