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纺布的一体化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0463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纺布的一体化制备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台上的喷料机构和成型机构,喷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台上的支撑架,支撑架上方设置搅拌箱,搅拌箱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下端设置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搅拌轴周向外侧的若干搅拌杆,搅拌箱下方连接有浆料喷洒器,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台上方的若干固定架,固定架通过传动轴连接收集带,收集带包括:设置两个装配带之间的接料板,两个装配带设置在传动轴两端,接料板表面设置若干凹槽,若干凹槽设置在接料板上表面。通过将喷料机构和成型机构一体设置,直接通过浆料喷洒器喷洒至成型机构,一体化的制备流水线,有效提高无纺布的制备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纺布的一体化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纺布的一体化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等,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因为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0003]目前,现有的无纺布制备装置结构都较为简单,通常是拌料和成型分开设置,难以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且现有的无纺布制备装置效率较低,导致生产速度缓慢,另一方面,现有的无纺布制备之后结构也很简单,传统的晾干效率较低,生产速度太慢,因此亟需对现有技术中的无纺布制备装置进一步改进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无纺布的一体化制备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无纺布的一体化制备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台上的喷料机构和成型机构,所述喷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台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设置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端设置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轴周向外侧的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箱下方连接有浆料喷洒器,所述浆料喷洒器下方设置成型机构。
[0006]所述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台上方的若干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通过传动轴连接收集带,所述收集带包括:设置两个装配带之间的接料板,两个所述装配带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两端,所述接料板表面设置若干凹槽,若干所述凹槽以线性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接料板上表面。
[0007]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装配带侧面均设置若干装配孔,每个所述接料板两端均设置连接杆,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连接杆对应配合。
[0008]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带的顶面高于所述接料板的顶面。
[0009]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带一侧设置刮板,且所述刮板底面与所述装配带顶面平齐。
[00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带与所述接料板均由橡胶材质制成。
[00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台上设置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台上方的热风机。
[00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指向所述收集带,且所述收集带的上部设置在所述热风机正上方。
[0013]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环形内凹状、球形内凹状、棱柱性内凹状以及锥形状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0014]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浆料箱同轴设置,且所述搅拌组件整体直径小于所述浆料箱内径。
[0015]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机构右侧设置传送辊,所述传送辊用于将成型之后的无纺布传送至下一工序。
[0016]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将喷料机构和成型机构一体设置,搅拌箱搅拌形成浆料之后,直接通过浆料喷洒器喷洒至成型机构,一体化的制备流水线,有效提高无纺布的制备效率,同时,通过在收集带一侧设置的热风机,加快收集带上浆料的干燥速度,有效提高无纺布料的成型效率。
[0018](2)本技术通过装配孔与连接杆的对应配合,使接料板在收集带上能够顺利循环传送,从而持续接收浆料喷洒器喷洒的浆料,且装配带与接料板均由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形变性能,进一步确保接料板和装配带围绕传动轴运动,同时,通过将装配带的顶面高于接料板的顶面,能够使浆料具备一定的厚度,不至于溢出装配带边缘,从而确保浆料整体最终形成均匀厚度的无纺布。
[0019](3)本技术通过在接料板表面设置的多个凹槽,能够使成型之后的无房不表面具有很多的凸点,在使用时触感更好,尤其是在装饰以及铺垫方面,给使用制更好的体验,同时将凹槽设置为为环形内凹状、球形内凹状、棱柱性内凹状以及锥形状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使无纺布整体美观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接料板的立体结构图。
[0025]具体地,100

安装台,110

搅拌箱,111

驱动电机,112

搅拌轴,113

搅拌杆,120

固定架,130

传动轴,131

支撑架,140

装配带,150

固定台,151

热风机,160

传送辊,170

接料板,171

凹槽,172

连接杆,180

刮板,190

浆料喷洒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7]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无纺布的一体化制备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台上的喷料机构和成型机构,通过将喷料机构和成型机构一体设置,搅拌箱搅拌形成浆料之后,直接通过浆料喷洒器喷洒至成型机构,一体化的制备流水线,有效提高无纺布的制备效率。
[0028]如图2和图3所示,喷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台上的支撑架,支撑架上方设置搅拌
箱,搅拌轴与浆料箱同轴设置,且搅拌组件整体直径小于浆料箱内径,确保搅拌轴在搅拌箱内顺利转动,搅拌箱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下端设置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搅拌轴周向外侧的若干搅拌杆,搅拌箱下方连接有浆料喷洒器,浆料喷洒器下方设置成型机构。
[0029]如图3和图4所示,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台上方的若干固定架,固定架通过传动轴连接收集带,收集带包括:设置两个装配带之间的接料板,两个装配带设置在传动轴两端,接料板表面设置若干凹槽,若干凹槽以线性排列方式设置在接料板上表面,成型机构右侧设置传送辊,传送辊用于将成型之后的无纺布传送至下一工序。
[003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安装台上设置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台上方的热风机,热风机的出风口指向收集带,且收集带的上部设置在热风机正上方,通过在收集带一侧设置的热风机,加快收集带上浆料的干燥速度,有效提高无纺布料的成型效率。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纺布的一体化制备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台上的喷料机构和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台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设置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端设置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轴周向外侧的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箱下方连接有浆料喷洒器,所述浆料喷洒器下方设置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台上方的若干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通过传动轴连接收集带,所述收集带包括:设置两个装配带之间的接料板,两个所述装配带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两端,所述接料板表面设置若干凹槽,若干所述凹槽以线性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接料板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纺布的一体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装配带侧面均设置若干装配孔,每个所述接料板两端均设置连接杆,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连接杆对应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纺布的一体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带的顶面高于所述接料板的顶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纺布的一体化制备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博文姚莉史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睿帛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