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品字型电缆终端设备平台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00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品字型电缆终端设备平台布置结构,包括支撑座、安装在支撑座上方的上翻主梁和安装在上翻主梁上方的悬臂次梁;所述支撑座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两榀三角桁架;所述上翻主梁的中段与两榀三角桁架相连,其前后两端分别悬挑至两榀三角桁架的外侧;所述上翻主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A相电缆终端头的开口和用于安装C相电缆终端头的开口;所述悬臂次梁的中左端安装在上翻主梁上,右端悬挑至上翻主梁的外侧,且右端部设有用于安装B相电缆终端头的开口。该布置结构能够彻底解决单芯电缆附近金属构件构成横向磁路闭合的缺陷,消除了电磁环流的产生和电能损耗。流的产生和电能损耗。流的产生和电能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品字型电缆终端设备平台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电缆终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品字型电缆终端设备平台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根据高压电缆终端设备的绝缘类型的不同,输电线路电缆终端头可分为湿式(套管腔内充油)和干式(套管腔内不充油)两种。干式电缆终端头由于运行维护难度大,抗机械外力性能差,其在输电线路工程中已很少使用。湿式电缆终端头重量大,需要安装平台支架固定,便于运行维护。目前,常用的电缆终端安装平台分为独立平台结构和自带平台结构两种。采用角钢电缆终端塔自带平台结构,将固定电缆终端的平台与铁塔合并建设,可以大大减少工程用地,在城市电缆终端塔设计中被广泛采用。
[0003]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电缆线路分册》(2017版)中的220kV双回路电缆终端塔自带平台模块(K
‑9‑
T)为例。为简化结构力学计算,大部分输电线路三相电缆终端头采用“一字型”水平排列。湿式电缆终端头底部通过4颗螺栓与“次梁”角钢固定,“次梁”角钢两端与“主梁”H型钢连接,此种构造措施形式上构成了横向闭合磁路。为减少高压单芯电力电缆终端平台环流,破坏金属回路的完整性,一般采用在可能引起电磁闭合回路的节点安装铜螺栓配合铝垫圈的解决方法。此种方法理论上消除了平台产生电磁环流的可能性,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0004](1)铜螺栓和铝垫圈的使用量大。以220kV双回路电缆终端平台为例,需采用208颗铜螺栓,456个铝垫圈。实际安装环节易出现漏安装、不同材质螺栓混用等情况,给验收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也给后续线路运行带来隐患。
[0005](2)铜螺栓加工标准不统一,质量不易保证。
[0006](3)铜螺栓、铝垫圈采购困难,且甲供材采购单价高。
[0007](4)在个别安装距离紧张的节点,可能由于加工误差导致杆件接触,从而引起电磁环流。一旦发生接触,只能采取在接触面上增加不锈钢垫片的补救措施。
[0008](5)耐压试验后或运行过程中出现铝制垫片脱落或失效的情况时,不易补救或补救措施实施困难,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0009]因此,如何调整电缆终端设备平台的布置结构,彻底避免单芯电缆附近金属构件构成横向磁路闭合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品字型电缆终端设备平台布置结构,该布置结构能够彻底解决单芯电缆附近金属构件构成横向磁路闭合的缺陷,消除了电磁环流的产生和电能损耗。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2]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品字型电缆终端设备平台布置结构,包括支撑座、安装在支撑座上方的上翻主梁和安装在上翻主梁上方的悬臂次梁;所述支撑座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两榀三角桁架;所述上翻主梁的中段与三角桁架相连,其前后两端分别悬挑至两榀三角桁架的外侧;所述上翻主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A相电缆终端头的开口和用于安装C相电缆终端头的开口;所述悬臂次梁的中左端安装在上翻主梁上,右端悬挑至上翻主梁的外侧,且右端部设有用于安装B相电缆终端头的开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翻主梁和悬臂次梁均采用H型钢。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翻主梁包括一根上翻主梁一和两根上翻主梁二;所述上翻主梁通过螺栓与三角桁架相连;所述悬臂次梁通过螺栓分别与一根上翻主梁一、两根上翻主梁二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上翻主梁和悬臂次梁的内侧上翼缘均设有用于连接电缆终端头的法兰螺栓。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两榀三角桁架为收口布置,两榀三角桁架的夹角由左向右依次减小。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桁架包括三角桁架主体和设置在三角桁架主体斜平面内的若干加固连接件;所述三角桁架采用角钢材质。
[0018]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充分发挥了高压单芯电缆在满足转弯半径的前提下能够灵活转弯的特点,将B相电缆终端头布置在A、C相电缆端头所在竖直平面之外,形成“品字型”排列,可以实现每相电缆终端头固定点处断开的目的,长度消除电缆环流的产生和电能损耗。本技术可以应用在角钢电缆终端塔的平台布置中。现有地2500mm2截面220kV电缆平台环流损耗约80W,630mm2截面110kV电缆平台环流损耗约20W,以安徽省为例,采用本技术后每年可减少环流损耗造成的电能浪费约52.6万千瓦时,每年节约费用约31.5万元。同时,电缆终端平台环流问题的消除,也可提高电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一;
[0021]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二;
[0022]图4是图1中电缆终端头与平台连接的结构侧视图。
[0023]其中:
[0024]1、三角桁架,2、上翻主梁一,3、上翻主梁二,4、悬臂次梁,5、电缆水平路径,6、B相电缆,7、A相电缆,8、C相电缆,9、法兰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

图4所示的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品字型电缆终端设备平台布置结构,包括支撑座、安装在支撑座上方的上翻主梁和安装在上翻主梁上方的悬臂次梁4。
[0027]所述支撑座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两榀三角桁架1。所述三角桁架1包括三角桁架主体和设置在三角桁架主体斜平面内的若干加固连接件。所述三角桁架采用角钢材
质。三角桁架主体和加固连接件交叉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超静定结构体系,为电缆终端设备平台提供牢固的竖向支持系统。所述两榀三角桁架1为收口布置,两榀三角桁架1的夹角由左向右依次减小,以减小上翻主梁一2和上翻主梁二3的计算跨度,降低跨中挠度,满足上翻主梁一和上翻主梁二的挠度限值要求。收口尺寸以满足电缆水平路径5的转弯半径和电气安全距离为准。
[0028]所述上翻主梁包括一根上翻主梁一2和两根上翻主梁二3;采用两根上翻主梁二3是为了同时支撑A相和C相电缆终端头,一根上翻主梁一2是和两根上翻主梁二3同时支撑悬挑次梁4,形成超静定梁式结构,增加结构可靠度。所述上翻主梁通过螺栓与三角桁架1相连,前后两端分别悬挑超过前后两榀三角桁架1一定距离并在端部形成断开的开口形式,形成端部断开的断臂结构,分别用于安装A相电缆7终端头和C相电缆8终端头。上翻主梁前后两端分别悬挑超过前后两榀三角一定距离并在端部形成断开的开口形式,目的是不在电缆终端头四周形成横向磁路闭合。所述上翻主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A相电缆终端头的开口和用于安装C相电缆终端头的开口。
[0029]所述悬臂次梁4的中左端安装在上翻主梁上,右端悬挑至上翻主梁的外侧,且悬臂次梁4的右端部设有用于安装B相电缆终端头的开口。所述悬臂次梁4通过螺栓分别与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品字型电缆终端设备平台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安装在支撑座上方的上翻主梁和安装在上翻主梁上方的悬臂次梁;所述支撑座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两榀三角桁架;所述上翻主梁的中段与两榀三角桁架相连,其前后两端分别悬挑至两榀三角桁架的外侧;所述上翻主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A相电缆终端头的开口和用于安装C相电缆终端头的开口;所述悬臂次梁的中左端安装在上翻主梁上,右端悬挑至上翻主梁的外侧,且右端部设有用于安装B相电缆终端头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品字型电缆终端设备平台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主梁和悬臂次梁均采用H型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品字型电缆终端设备平台布置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政张树林牛林华邹威林周贺万俊煌徐智东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