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莹莹专利>正文

自动混液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689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自动混液加热装置,属于混合设备领域,包括多个供液瓶,用于提供多种不同待混合的液体或粉末;第一输送泵,每个供液瓶匹配设置一个第一输送泵,用于将对应供液瓶内的液体泵送到集液瓶内,所述集液瓶的下端设有称重传感器;第二输送泵,用于将集液瓶内的液体泵送到加热槽内,所述加热槽前后平移,以使得加热槽上下料;加热棒,相对所述加热槽上下移动,对加热槽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不同剂量试剂的加液和自动混合,而且可实现自动称重和加温,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混液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液体混合设备领域,涉及自动混液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体混合加热是实验室科研过程中常见的操作,通常指用机械方法使两种或多种物料相互分散而达到均状态的操作。用以加速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如硝化、磺化、皂化等),也用以促进物理变化,制取许多混合体,如溶液、乳浊液、悬浊液、混合物等。可在混合器等中进行,目前混合设备也有很多,常见的多用于大量液体的混合,在遇到微量试剂混合的时候目前也多采用人工完成,精度不够精准,而且混合后的液体很多需要加热,人工操作需要中间很多环节的转运,转运过程中可能会涉及液体的泄漏或者晃动等,对液体的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多次操作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自动混液加热装置,能够实现不同剂量试剂的加液和自动混合,而且可实现自动称重和加温,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混液加热装置包括多个供液瓶,用于提供多种不同待混合的液体或粉末;
[0005]第一输送泵,每个供液瓶匹配设置一个第一输送泵,用于将对应供液瓶内的液体泵送到集液瓶内,所述集液瓶的下端设有称重传感器;
[0006]第二输送泵,用于将集液瓶内的液体泵送到加热槽内,所述加热槽前后平移,以使得加热槽上下料;
[0007]加热棒,相对所述加热槽上下移动,对加热槽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箱体,所述供液瓶固设在固定箱体的外侧,加热槽相对固定箱体前后水平移动,通过平移结构伸出固定箱体外下料,所述固定箱体上设有与加热槽对应的进出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为电机驱动的丝母丝杠结构、油缸驱动结构、气缸驱动结构或电动推杆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多个通风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供液瓶的下端设有磁力搅拌器,用于搅拌所述供液瓶内部的液体,以使得液体混合均匀。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泵通过多通阀分为多个支路对加热槽泵送液体,支路的数量与所述加热槽分割的区间数量一致,所述加热棒的数量与所述加热槽分割的区间数量一致且一对一匹配设置。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架和升降板,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通过丝母丝杠结构驱动升降板相对加热槽上下移动,多个加热棒均固定在升降板上,所述加热棒
竖直向下设置在加热槽的上方。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二感应开关,用于感应升降板的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两个极限位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泵对应的输送管上均设有控制液体流向的电磁阀,所述第二输送泵对应的输送管上均设有控制液体流向的电磁阀。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设置供液瓶、第一输送泵和集液瓶,实现了多种液体或粉末的混合,而且集液瓶可进行称重,实现了定量混合,每个液体加入的量可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实现了混合的自动化,在此基础上,设置第二输送泵,将液体从集液瓶转移到加热槽,通过加热棒对液体进行加热,然后加热槽移动推出,实现下料,从液体的混合,加热到下料阶段都是自动化完成,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
[0018]2、加热棒可实现上下移动,而且设置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二感应开关,对加热棒的上下极限位置进行限定,实现了动作的精确控制;
[0019]3、设置固定箱体,方便进行整体的移动,实现了设备的集成化,方便进行转运,可用于多个试验室,提升设备的利用率,而且更换供液瓶即可完成不同的多种混合试验,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技术自动混液加热装置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自动混液加热装置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自动混液加热装置不含部分固定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图3的A部放大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固定箱体;11、通风口;12、进出口;2、供液瓶;3、第一输送泵;4、集液瓶;5、第二输送泵;6、支路;7、加热槽;8、加热棒;81、升降板;82、固定架;83、升降电机;84、第一感应开关;85、第二感应开关;86、感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31]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为自动混液加热装置,包括多个供液瓶2,用于提供多种不同待混合的液体或粉末;
[0032]第一输送泵3,每个供液瓶2匹配设置一个第一输送泵3,用于将对应供液瓶2内的液体泵送到集液瓶4内,集液瓶4的下端设有称重传感器;
[0033]第二输送泵5,用于将集液瓶4内的液体泵送到加热槽7内,加热槽7前后平移,以使得加热槽7上下料;
[0034]加热棒8,相对加热槽7上下移动,对加热槽7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0035]优选地,还包括固定箱体1,供液瓶2固设在固定箱体1的外侧,加热槽7相对固定箱体1前后水平移动,通过平移结构伸出固定箱体1外下料,固定箱体1上设有与加热槽7对应的进出口12。
[0036]优选地,平移机构包括为电机驱动的丝母丝杠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混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供液瓶,用于提供多种不同待混合的液体或粉末;第一输送泵,每个供液瓶匹配设置一个第一输送泵,用于将对应供液瓶内的液体泵送到集液瓶内,所述集液瓶的下端设有称重传感器;第二输送泵,用于将集液瓶内的液体泵送到加热槽内,所述加热槽前后平移,以使得加热槽上下料;加热棒,相对所述加热槽上下移动,对加热槽内的液体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箱体,所述供液瓶固设在固定箱体的外侧,加热槽相对固定箱体前后水平移动,通过平移结构伸出固定箱体外下料,所述固定箱体上设有与加热槽对应的进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混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平移机构包括为电机驱动的丝母丝杠结构、油缸驱动结构、气缸驱动结构或电动、电动推杆、手动推杆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混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多个通风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瓶的下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刘莹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