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过温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36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过温保护电路,过温保护电路包括温度检测模块、软件保护模块和硬件保护模块,软件保护模块和硬件保护模块的输入端均与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软件保护模块和硬件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均与电子设备的加热头的供电开关相连;温度检测模块用以感应加热头的温度并输出与温度相对应的电压信号;软件保护模块用以根据电压信号控制供电开关的工作状态以进行软件过温保护;硬件保护模块用以根据电压信号触发供电开关动作以进行硬件过温保护。由此,实现软硬件同步进行过温保护,能够提供双重保障,提高过温保护的可靠性。温保护的可靠性。温保护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其过温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打印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过温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设备的电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一些发热较严重的器件或外设进行保护。如何区分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发热和异常状态下的发热,并对异常状态下的发热进行及时保护,这需要通过过温保护电路设计实现。该过温保护需要保证是及时有效的,否则温度持续升高,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比如热敏打印机芯的加热头需要持续给热敏纸加热使得热敏纸显示出打印的内容,然而如果机器出现异常,打印机芯的加热头长时间的持续加热,就可能使温度超过纸的着火点,引起机器着火,壳体融化,严重的还会导致安全事故。
[0003]相关技术中,温度检测是通过一颗定值电阻和一颗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电阻串联,对一固定电压进行分压,并将此电压分压连接到主控芯片的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接口。NTC电阻摆放在需要检测温度的位置,由于NTC电阻的特性,当温度升高时,其阻值减小,当温度降低时,其阻值增大,从而引起电压分压改变。主控芯片通过ADC端口读取该电压分压的变化,进而换算出温度的变化,然后根据预设的温度阈值来判断是否要启动过温保护,是否要切断供电电路。
[0004]但是,上述方式完全依赖软件的侦测识别和判断,在过温状态下,软件一旦出现失灵(如系统跑飞、宕机),无法再做出侦测判断,不能及时开启过温保护,从而导致器件过温损坏甚至安全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的过温保护电路,能够实现软硬件同步进行过温保护,能够提供双重保障,提高过温保护的可靠性。
[0006]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过温保护电路,包括:温度检测模块、软件保护模块和硬件保护模块,软件保护模块的输入端和硬件保护模块的输入端均与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软件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和硬件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均与电子设备的加热头的供电开关相连;温度检测模块用以感应加热头的温度并输出与温度相对应的电压信号;软件保护模块用以根据电压信号控制供电开关的工作状态以进行软件过温保护;硬件保护模块用以根据电压信号触发供电开关动作以进行硬件过温保护。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过温保护电路,通过软件保护模块的输入端和硬件保护模块的输入端均与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软件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和硬件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均与电子设备的加热头的供电开关相连,并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感应加热头的温度并输出与温度相对应的电压信号,还通过软件保护模块根据电压信号控制供电开
关的工作状态以进行软件过温保护,同时通过硬件保护模块根据电压信号触发供电开关动作以进行硬件过温保护。由此,即使发生软件出现异常无法侦测判断的情况,硬件保护模块也可以及时生效并与硬件预设的阈值做对比判断有无过温问题,若出现异常发热,能够及时切断供电电路,防止过温问题的发生。即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过温保护电路可以实现软硬件同步进行过温保护,能够提供双重保障,提高过温保护的可靠性。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预设电源相连;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热敏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热敏电阻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软件保护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的ADC端口与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第一控制器的控制端口与供电开关相连。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软件保护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一控制器的ADC端口相连,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软件保护模块包括:AD转换单元,AD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与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采集端口与AD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口与供电开关相连。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硬件保护模块包括:比较器,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与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基准电压提供单元,基准电压提供单元的输出端与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预设电源相连;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供电开关相连,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基准电压提供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三预设电源相连;第四电阻,第四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供电开关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加热头的供电电源相连,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加热头的供电端相连,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软件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和硬件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相连;第三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与软件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和硬件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相连。
[00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子设备的过温保护电路。
[00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上述的电子设备的过温保护电路,即使发生软件出现异常无法侦测判断的情况,硬件保护模块也可以及时生效并与硬件预设的阈值做对比判断有无过温问题,若出现异常发热,能够及时切断供电电路,防止过温问题的发生。即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软硬件同步进行过温保护,能够提供双重保障,提高过温保护的可靠性。
[0019]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过温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供电开关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供电开关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的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检测模块、软件保护模块和硬件保护模块,所述软件保护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硬件保护模块的输入端均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软件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硬件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加热头的供电开关相连;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以感应所述加热头的温度并输出与所述温度相对应的电压信号;所述软件保护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电压信号获得所述加热头的温度,在所述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断开以进行软件过温保护;所述硬件保护模块用以在所述电压信号超过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对应的电压信号时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断开以进行硬件过温保护;所述硬件保护模块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基准电压提供单元,所述基准电压提供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开关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预设电源相连;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接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保护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ADC端口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控制端口与所述供电开关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
申请(专利权)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