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及仿真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311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4
本申请涉及人造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及仿真花,旨在用更简单的方式解决仿真花制作过程中的“毛边脱开”问题。本申请的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以无纺布为制作花瓣的原料,所述无纺布的制作工艺为:步骤一、将纺丝粒子烘干,加热熔融,形成纺丝料;步骤二、将纺丝料经喷丝口喷出纺制成纤维长丝;步骤三、将纤维长丝平铺成网后,用至少一根压纹辊与承压辊配合进行热压定型,得无纺布;所述压纹辊表面均布有压纹凸块。采用本申请工艺制作仿真花不易出现“毛边脱开问题”,也无需对花瓣边缘进行“熔化或熔合”处理,无需对花瓣原料进行涂层处理,具有工艺简单、低VOC的优势。本申请还相应公开了一种由前述工艺制得的仿真花。仿真花。仿真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及仿真花


[0001]本申请涉及人造花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及仿真花。

技术介绍

[0002]仿真花是指用绷绢、皱纸、涤纶、塑料、水晶等材料制成的假花,业界泛称为人造花。仿真花一般由织物花瓣组成主体部分,模仿花瓣的织物片被模塑成逼真的造型,并着色和/或印制,在视觉上提供逼真的外表。布匹由于容易制造等优点,被广泛于无纺布制作,通常为了使得花瓣长久保持硬挺、立体的造型,以机织物制作仿真花花瓣更为常见,特别是以聚酯机织物制作仿真花。这类以机织物为原料制作仿真花的工艺通常会存在如下问题:机织物由织线或纤维横纵交织而成,在将机织物裁切成花瓣形状的料片时,边缘部位容易出现“毛边脱开”问题。
[0003]针对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主要有以下解决方式:其一,采用加热熔化或熔合的方式消除织物边缘部位的织线或纤维的作用,减少毛边脱开,该种方式相应地也增加了仿真花制作工艺的工序繁琐度。
[0004]其二,直接采用热切的方式对织物进行裁切,即在裁切花瓣形状的料片时使纤维的切端口融合从而防止其散开脱落,但是该种方式通常适用于单层织物裁切,多层织物叠放后裁切时容易使得织物层之间发生黏连,影响加工效率以及裁切效果,限制了仿真花制作效率的提升。
[0005]其三,对机织物进行涂层处理,提升机织物硬挺度的同时使得机织物的织线或纤维被涂层黏连,裁切后边缘部位织线或纤维不易脱开,但该种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VOC污染问题。
[0006]因而,如何寻找一种能更好地解决仿真花制作过程中“毛边脱开”问题的替代解决方案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减少仿真花制作过程中的毛边脱开,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及仿真花。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以无纺布为制作花瓣的原料,所述无纺布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纺丝粒子烘干,加热熔融,形成纺丝料;步骤二、将纺丝料经喷丝口喷出纺制成纤维长丝;步骤三、将纤维长丝平铺成网后,用至少一根压纹辊与承压辊配合进行热压定型,得无纺布;所述压纹辊表面均布有压纹凸块。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特定工艺制得的无纺布作为制作仿真花的原料,裁切
后不易出现“毛边脱开”问题,省去了常规的“熔化或熔合”工序,极大精简了工序。同时,由于无纺布制备过程中采用带有压纹凸块的压纹辊进行热压,使得无纺布表面形成凹凸纹路,在后续制作工序中花瓣受热呈现一定的收缩,使得花瓣可以长久保持立体的造型效果,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无需对无纺布进行涂层处理,具有低VOC、绿色环保的优势。此外,由于采用无纺布作为原料,相较于机织物生产更高效,使得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制作无纺布仿真花,经济效益显著。
[0010]优选地,步骤一所用纺丝粒子为PET粒子、PP粒子、或者PET粒子与PBT粒子的混合物。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得的无纺布不进行涂层处理也均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制成的仿真花造型立体且持久,裁切后边缘不易出现“毛边脱开”问题。
[0012]优选地,步骤二制成的纤维长丝的粗细度为1~2D;步骤三所得无纺布的克重为20~120g/m2。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得无纺布原料更为轻薄,但同时能够保持花瓣造型后的耐久度,制作的仿真花更为逼真。
[0014]优选地,包括如下步骤,裁切工序:将无纺布裁切成花瓣形状,得裁切料片;染色工序:将裁切料片浸渍于染液,浸渍结束后脱液、烘干,得上色料片;定型工序:于180-250℃将上色料片模塑热压成型,得具有立体花瓣形状的发色料片;组装工序:用粘合剂将发色料片与花蕊部件、花萼部件和花柄部件粘合固定,得仿真花。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裁切步骤得到裁切料片外缘齐整,不易出现“毛边脱开”问题;染色工序和定型工序相互关联,染色工序浸渍、脱液和烘干,染料附着于料片,在模塑热压时,可同时获得立体造型和使得染料上染固着,得到发色料片不仅颜色鲜艳且形状立体持久;最后,经过组装即可得到完成立体造型的仿真花。按照本申请工艺制作仿真花,无需对花瓣外缘进行额外的“熔化或熔合”处理,也无需进行喷涂上色,精简了工序,提高了仿真花制作效率。
[0016]优选地,所述裁切工序将至少两片无纺布层叠后同步裁切,得多片裁切料片;和/或,所述染色工序将至少两片裁切料片层叠后同步浸渍染液,得多片上色料片;和/或,所述成型工序将至少两片上色料片层叠后同步模塑热压成型,得多片发色料片。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裁切工序、染色工序和成型工序可同时加工多片料片,极大提高仿真花制作效率、减小了同批次加工料片的尺寸差异,制得的仿真花质量均一性更好。
[0018]优选地,所述裁切工序将至少两片无纺布层叠后同步裁切,得多片裁切料片;且,所述染色工序将至少两片裁切料片层叠后同步浸渍染液,得多片上色料片;且,所述成型工序将至少两片上色料片层叠后同步模塑热压成型,得多片发色料片。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仿真花制作效率、减小了同批次加工的仿真花的质量差异。
[0020]优选地,所述裁切工序层叠的无纺布层数是2~20层,所述染色工序层叠的裁切料片层数是2~20层,所述成型工序层叠的上色料片的层数是2~20层。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提高制作效率、减少质量差异的同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0022]优选地,所述染色工序采用料片夹紧固定装置对层叠的料片进行固定;所述料片夹紧固定装置包括定夹板、动夹板、连接杆和用于产生抵推作用力驱使动夹板靠近定夹板的锁紧件,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于定夹板、另一端贯穿动夹板设置,所述锁紧件设置于连接杆远离定夹板一端。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色时使得连接杆依次贯穿层叠的料片,然后在连接杆的端部套设动夹板并用锁紧件锁紧,使得层叠的料片被夹紧在动夹板、定夹板之间,根据染色效果需要可以调整夹持松紧度。然后,将层叠的料片和料片夹紧装置共同浸渍于染液,浸渍时间根据染色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即可。浸渍结束后,将料片夹紧固定装置取出,采用离心等方式脱液,去除残余染液,然后烘干使得染料附着于料片,之后再进行成型工序即可。按照该种方式上色,可以使得花瓣外缘形成由外至内的上色效果,着色更加自然,制得的仿真花更为逼真。
[0024]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仿真花花瓣形状的不同,可以使用各种形状的定夹板和动夹板,以形成染色区域非染色区域整齐过度或者非整齐过度的着色效果。
[0025]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内设有注液流道,所述注液流道至少一端延伸至连接杆端部形成注液口,所述注液口处可拆卸设有封堵件,所述连接杆的圆周侧面均布有与注液流道连通的出液微孔。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卸去封堵件后可经由注液口向注液流道内注入染液,然后再将注液口封堵。如此,注液流道内的染液可以缓慢经由出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以无纺布为制作花瓣的原料,所述无纺布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纺丝粒子烘干,加热熔融,形成纺丝料;步骤二、将纺丝料经喷丝口喷出纺制成纤维长丝;步骤三、将纤维长丝平铺成网后,用至少一根压纹辊与承压辊配合进行热压定型,得无纺布;所述压纹辊表面均布有压纹凸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制成的纤维长丝的粗细度为1~2D;步骤三所得无纺布的克重为20~120g/m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裁切工序:将无纺布裁切成花瓣形状,得裁切料片;染色工序:将裁切料片浸渍于染液,浸渍结束后脱液、烘干,得上色料片;定型工序:于180-250℃将上色料片模塑热压成型,得具有立体花瓣形状的发色料片;组装工序:用粘合剂将发色料片与花蕊部件、花萼部件和花柄部件粘合固定,得无纺布仿真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工序将至少两片无纺布层叠后同步裁切,得多片裁切料片;和/或,所述染色工序将至少两片裁切料片层叠后同步浸渍染液,得多片上色料片;和/或,所述成型工序将至少两片上色料片层叠后同步模塑热压成型,得多片发色料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纺布仿真花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工序将至少两片无纺布层叠后同步裁切,得多片裁切料片;且,所述染色工序将至少两片裁切料片层叠后同步浸渍染液,得多片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多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