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压模头及极片涂布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挤压模头包括开设有下进料孔的下模头、上模头和垫片:上模头与下模头沿第一方向连接,上模头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开设有第一进料孔,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垫片靠近上模头的侧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出料口,垫片靠近下模头的侧面上开设有下出料口,两个第一出料口沿第二方向设置于下出料口的两侧,且第一出料口和下出料口分别沿垫片外沿开设;上模头与两个第一出料口形成两个第一涂布唇口,下模头与下出料口形成下涂布唇口,第一涂布唇口与第一进料孔连通设置,下涂布唇口与下进料孔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挤压模头及极片涂布装置,可以实现极片的边缘涂布,提高了面密度一致性。高了面密度一致性。高了面密度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压模头及极片涂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挤压模头及极片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HEV(Hybird Electirc Vehicle,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极片涂布面密度低,厚度薄,生产控制较难,现有技术中,极片的面密度一致性及良率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当前锂电企业对极片进行薄涂布时主要使用以下方式:外置点胶机构、改造模头或者垫片点胶槽等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均可实现膜区边缘点胶,但是这三种方式仍存在如下问题:
[0003]一是外置点胶机构,生产时需要单独调节实现点胶,操作困难,影响效率且成本高;
[0004]二是改造模头,模头改造花费巨大,且在产品换型时不能再使用,造成成本浪费;
[0005]三是垫片点胶槽,即常规垫片外加点胶槽,然而,垫片过厚会造成面密度一致性差,面密度调节困难,垫片过薄易造成绝缘浆料与普通浆料串料,影响电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模头,可以实现极片的边缘涂布,提高面密度横向一致性,提高涂布效率,降低成本。
[0007]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挤压模头,包括:
[0009]下模头,其开设有下进料孔;
[0010]上模头,与所述下模头沿第一方向连接,所述上模头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料孔,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11]垫片,其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所述垫片靠近所述上模头的侧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出料口,所述垫片靠近所述下模头的侧面上开设有下出料口,两个所述第一出料口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下出料口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下出料口分别沿所述垫片外沿开设;
[0012]所述上模头与两个所述第一出料口形成两个第一涂布唇口,所述下模头与所述下出料口形成下涂布唇口,所述第一涂布唇口与所述第一进料孔连通设置,所述下涂布唇口与所述下进料孔连通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上模头还开设第二进料孔,所述第二进料孔开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进料孔之间;
[0014]所述垫片靠近所述上模头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分隔为两个分出口,所述上模头与两个所述分出口形成两个第二涂布唇口,两个所述第二涂布唇口均与所述第二进料孔连通设置。
[0015]可选地,所述垫片上开设有n个所述第二出料口和n+1个所述下出料口,各个所述第二出料口分别间隔设置于相邻个所述下出料口之间,其中,n≥0;
[0016]所述上模头上开设有n个第二进料孔,各个所述第二进料孔与各个所述第二出料口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下模头上开设有n+1个下进料孔,各个所述下进料孔与各个所述下出料口一一对应设置。
[0017]可选地,所述垫片上开设有:
[0018]两个第一凹槽,其开设于靠近所述上模头的侧面上,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进料孔一一对应连通设置;
[0019]第二凹槽,其开设于靠近所述上模头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凹槽用于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孔和所述第二出料口;
[0020]下凹槽,其开设于靠近所述下模头的侧面上,所述下凹槽用于连通所述下出料口和所述下进料孔。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所述分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
[0022]可选地,所述第二出料口上设置有间隔部,所述间隔部使所述第二出料口分隔形成两个所述分出口,所述间隔部与所述垫片靠近所述上模头的端面的高度相同。
[0023]可选地,所述第一涂布唇口和/或所述第二涂布唇口和/或所述下涂布唇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边沿上分别开设有倒角;或
[0024]所述第一涂布唇口和/或所述第二涂布唇口和/或所述下涂布唇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边沿上分别开设有倒圆角。
[0025]可选地,所述分出口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尺寸相同。
[0026]可选地,所述上模头、所述下模头及所述垫片可拆卸连接。
[0027]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涂布装置,可以实现极片的边缘涂布,提高面密度横向一致性,提高涂布效率,降低成本。
[002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9]一种极片涂布装置,包括上供料装置、下供料装置和上述的挤压模头,所述上供料装置与所述挤压模头的第一涂布唇口连通,所述下供料装置与所述下涂布唇口连通。
[00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挤压模头,通过在垫片上分别设置第一出料口和下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与上模头形成第一涂布唇口,第二出料口与下模头形成下涂布唇口,第一涂布唇口和下涂布唇口分别在极片上同时进行不同浆料涂布;且两个第一涂布唇口在极片的两个边缘涂布绝缘浆料形成边缘涂布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涂布效率高;通过设置第一出料口和下出料口的大小以及外部浆料供料系统,可以实现极片的面密度及厚度的控制;可通过更换垫片,以适用于不同尺寸涂布,避免改造上模头及下模头,适用性强,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方便换型。
[0032]两个第一出料口沿第二方向设置于下出料口的两侧,即第一出料口和下出料口在第一方向上不重合,第一涂布唇口和下涂布唇口沿第一方向相互错开,避免涂布时受到腔体压力影响,使不同浆料涂布时能够有效防止串料,避免混料,提高不同涂布区涂布可靠性;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垫片厚度,有效降低第一涂布唇口和下涂布唇口的涂布浆料之间的高度差,便于实现薄涂布面密度横向一致性控制。
[003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极片涂布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挤压模头,提高了极片涂布的效率,且能够在极片的两个边缘涂布绝缘浆料形成边缘涂布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第一涂布唇口和下涂布唇口沿第一方向相互错开,避免混料,提高不同涂布区涂布可靠性;便于实现薄涂布面密度一致性控制。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挤压模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挤压模头的左视图;
[0036]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垫片的俯视图;
[0037]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垫片的仰视图;
[0038]图5是图3的A处放大图;
[0039]图6是图3的B处放大图。
[0040]图中:
[0041]1、上模头;111、第一进料孔;112、第二进料孔;
[0042]2、下模头;21、下进料孔;22、进料腔;
[0043]3、垫片;311、第一出料口;312、第二出料口;3121、倒角;32、下出料口;33、第一凹槽;34、第二凹槽;341、间隔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头(2),其开设有下进料孔(21);上模头(1),与所述下模头(2)沿第一方向连接,所述上模头(1)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料孔(111),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垫片(3),其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模头(1)和所述下模头(2)之间,所述垫片(3)靠近所述上模头(1)的侧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出料口(311),所述垫片(3)靠近所述下模头(2)的侧面上开设有下出料口(32),两个所述第一出料口(311)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下出料口(32)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出料口(311)和所述下出料口(32)分别沿所述垫片(3)外沿开设;所述上模头(1)与两个所述第一出料口(311)形成两个第一涂布唇口,所述下模头(2)与所述下出料口(32)形成下涂布唇口,所述第一涂布唇口与所述第一进料孔(111)连通设置,所述下涂布唇口与所述下进料孔(21)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头(1)还开设第二进料孔(112),所述第二进料孔(112)开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进料孔(111)之间;所述垫片(3)靠近所述上模头(1)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二出料口(312),所述第二出料口(312)分隔为两个分出口,所述上模头(1)与两个所述分出口形成两个第二涂布唇口,两个所述第二涂布唇口均与所述第二进料孔(112)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上开设有n个所述第二出料口(312)和n+1个所述下出料口(32),各个所述第二出料口(312)分别间隔设置于相邻个所述下出料口(32)之间,其中,n≥0;所述上模头(1)上开设有n个第二进料孔(112),各个所述第二进料孔(112)与各个所述第二出料口(312)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下模头(2)上开设有n+1个下进料孔(21),各个所述下进料孔(21)与各个所述下出料口(32)一一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上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英超,曾轲,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