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负压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14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负压吸引器,包括外壳、主板和真空泵,外壳的下端设有容置腔,主板和真空泵安装在外壳的容置腔内,外壳的底面设有散热孔,外壳的容置腔内设有防水结构,防水结构罩在散热孔上,防水结构上设有弯曲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连通外壳的内部腔体与散热孔。由于在外壳的容置腔内设有防水结构,防水结构罩在散热孔上,使得从散热孔进入的水能够被防水结构内弯曲的排气通道挡住,避免了水进入到外壳的容置腔内损坏元器件,同时与散热孔连通的排气通道能够并不影响散热效果。连通的排气通道能够并不影响散热效果。连通的排气通道能够并不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负压吸引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胸腔负压吸引器。

技术介绍

[0002]胸腔负压吸引器用于针对外伤性气胸,经过心脏或胸腔手术后,以及胸部损伤,胸膜腔积液,胸膜腔积浓或其他相关条件下的胸膜腔和纵膈腔的负压引流。将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排出胸腔。
[0003]胸腔负压吸引器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的主板等元器件会产生热量,因此在外壳的下端会设置散热孔;但胸腔负压吸引器在使用时悬挂在床下,距离地面比较近,或者胸腔负压吸引器直接放置在地上使用时,当地上有水,或是医护人员拖地,或是水洒在地上溅射,可能会通过外壳底部散热孔进入外壳内部,触及内部元器件,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防水的胸腔负压吸引器。
[0005]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胸腔负压吸引器,包括外壳、主板和真空泵,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容置腔,所述主板和真空泵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容置腔内,所述外壳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散热孔,所述外壳的容置腔内设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罩在所述散热孔上,所述防水结构上设有弯曲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外壳的容置腔与所述散热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环形侧板,所述环形侧板安装在所述容置腔的内侧面上,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环形侧板围合的区域内,所述环形侧板内设有所述排气通道。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安装在所述环形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所述环形侧板内的空间区域分隔成所述排气通道。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侧板相对的两个内侧面上,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环形侧板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环形侧板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环形侧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以及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弯曲的排气通道。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朝下倾斜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安装在所述环形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环形侧板内的区域分隔成上中下三个区域,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分别与所述散热孔和所述第二透气孔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错开设置;所述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以及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弯曲的排气通道。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朝下倾斜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为曲面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中部朝下弯曲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设置在所述散热孔的外围,所述环形侧板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侧面设有下沉的台阶面,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所述台阶面内。
[0015]依据上述实施例的胸腔负压吸引器,由于在外壳的容置腔内设有防水结构,防水结构罩在散热孔上,使得从散热孔进入的水能够被防水结构内弯曲的排气通道挡住,避免了水进入到外壳的容置腔内部损坏元器件,同时与散热孔连通的排气通道能够并不影响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胸腔负压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胸腔负压吸引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一种实施例中胸腔负压吸引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一种实施例中胸腔负压吸引器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5为一种实施例中胸腔负压吸引器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0022]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0023]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24]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胸腔负压吸引器,胸腔负压吸引器的底面设有散热孔,散热孔能够将外壳的容置腔内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散出,有效保障胸腔负压吸引器的正常运行。并且在散热孔上罩有防水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水进入到外壳的容置腔内,有效保障元器件的安全。
[0025]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胸腔负压吸引器主要包括外壳1和防水结构2。胸腔负压吸引器还包括主板、真空泵和电磁阀等器件。
[0026]外壳1为L型结构,外壳1的下端为一个盒体结构,盒体内具有容置腔,真空泵、电磁阀和主板等器件安装在外壳1下端的容置腔内。其中主板位于最下端,主板与真空泵和电磁阀连接,主板控制整个胸腔负压吸引器的运行,真空泵用于提供负压源,主板和真空泵为主要的热源。
[0027]外壳1的底面设有散热孔11,散热孔11具有多个,多个散热孔11分布在一个矩形区域内,多个散热孔11也可以分布在一个圆形、扇形等其他形状区域内。散热孔11与电路板相对设置,以使得电路板上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发外外壳1外部,避免外壳1内部温度过高。
[0028]防水结构2安装在外壳1的容置腔的内侧面上,并且防水结构2罩在散热孔11上。
[0029]请参考图3和图4,防水结构2包括环形侧板21、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环形侧板21由四块板围合而成,四块板围合成一个方环结构,环形侧板21围合成的区域面积大于散热孔11分布的面积,使得散热孔11全部位于环形侧板21围合成的区域内。环形侧板21的四块板之间通过折弯及焊接或粘接而成,在焊接会粘接处,设置凹凸卡接连接,以使得环形侧板21的四块板之间没有缝隙。
[0030]环形侧板21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外壳1的容置腔的内侧面上,外壳1的容置腔的内侧面上设有两个安装柱12,安装柱12设有轴向的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板和真空泵,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容置腔,所述主板和真空泵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容置腔内,所述外壳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散热孔,所述外壳的容置腔内设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罩在所述散热孔上,所述防水结构上设有弯曲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外壳的容置腔与所述散热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环形侧板,所述环形侧板安装在所述容置腔的内侧面上,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环形侧板围合的区域内,所述环形侧板内设有所述排气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安装在所述环形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所述环形侧板内的空间区域分隔成所述排气通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侧板相对的两个内侧面上,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环形侧板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环形侧板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环形侧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以及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区域形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宁薇黄俊俊邓杰宦广红曹海军仇广中别良伟姜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