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过滤装置,属于尾气过滤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过滤筒、过风筒和连接筒,过滤筒包括下过滤筒和上过滤筒,下过滤筒和上过滤筒均呈半圆弧形结构,下过滤筒和上过滤筒的内壁均设置有至少三组弧形卡槽,弧形卡槽的内部均卡设有过滤板,下过滤筒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剂槽,过滤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风导流筒,过滤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导流筒,出风导流筒远离过滤筒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该装置将传统的内置结构更新为外置安装,直接卡紧固定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管道上,安装方便快捷,过滤筒内卡接有三级过滤结构,过滤精度逐级升高,使过滤功能提升,同时过滤筒采用上下连接式,方便过滤板更换检修。板更换检修。板更换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尾气过滤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用于非道路上的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可运输工业设备以及不以道路客运、货运为目的的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叉车、桩工机械、堆高机、牵引车、摆渡车、场内车辆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多为柴油驱动,存在区域流动性强、保有量多、使用强度大、污染控制水平低、单车排放高等特征。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总体数量虽然不如汽车,但是其排污量却很“可观”,冒黑烟的现象较为普遍。但目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过滤均采用内置式装置,且过滤结构单一,不便于更换,长时间使用后堵塞过滤层,造成过滤性能差,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过滤装置,将传统的内置结构更新为外置安装,直接卡紧固定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管道上,安装方便快捷,过滤筒内卡接有三级过滤结构,过滤精度逐级升高,使过滤功能提升,同时过滤筒采用上下连接式,方便过滤板更换检修。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过风筒和连接筒,所述过滤筒包括下过滤筒和上过滤筒,所述下过滤筒和所述上过滤筒均呈半圆弧形结构,所述下过滤筒的两侧设置有下连接耳,所述上过滤筒的两侧设置有上连接耳,所述上连接耳与所述下连接耳螺栓连接,所述下过滤筒和所述上过滤筒的内壁均设置有至少三组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的内部均卡设有过滤板,所述下过滤筒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剂槽,所述过滤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风导流筒,所述过滤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导流筒,所述进风导流筒和所述出风导流筒均呈锥形结构,所述出风导流筒远离所述过滤筒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过风筒固定连接于所述进风导流筒远离所述过滤筒的一端,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于所述过风筒远离所述进风导流筒的一端。
[000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槽的顶部为开口结构,且与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连通,所述吸附剂槽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数量与所述弧形卡槽的数量对应,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所述下过滤筒内的所述弧形卡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所述吸附剂槽的底板之间预留连通间隙。
[000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槽的一侧设置有补液管,所述补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吸附剂槽的内部连通,所述补液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补液口,所述补液口朝上设置,所述补液口的一侧铰接有盖板。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补液管的一侧设置有液位窗,所述液位窗嵌设于所述吸附剂槽的侧壁上。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过风筒的内部设置有助力风扇,所述助力风扇与所述过风筒中心同轴设置,所述助力风扇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端与所述过风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过风筒的外壁轴向等距阵列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过风筒的外壁为一体成型。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导流筒的侧壁设置有尾气检测传感器,所述出风口的外壁设置有LED灯带,所述尾气检测传感器与所述LED灯带电性连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筒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三组卡紧板,所述卡紧板呈弧形设置,所述卡紧板的一侧与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管外壁抵接,所述卡紧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连接筒的侧壁后设置有手柄,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紧板的一侧和所述连接筒的内侧壁抵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设置有至少三组,且分别为聚酯纤维板、蜂窝活性炭吸附板和泡沫铁镍板,所述吸附剂槽内填充有液体吸附剂。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过滤筒的顶部设置有把手。
[0015]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过滤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0016](1)装置一端设置的连接筒套入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管的外壁,并利用多组卡紧板和弹簧件的配合使连接更加牢固,防止因机械运行晃动而脱落,过风筒内的助力风扇对排放尾气起到增压导流的作用,使尾气能均匀通过过滤筒,同时通过散热翅片将尾气做降温处理,降低因高温对过滤性能的影响;
[0017](2)过滤筒采用三级过滤的结构,过滤精度层层递增,同时配置有吸附剂,吸收并催化分解尾气中部分污染物,使污染物截留去除效率更高,过滤性能更好。
[0018](3)出风端配置尾气检测装置,通过传感器检测控制显示灯带的颜色变化,提示及时更换过滤板,以达到更加优质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过滤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过滤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23]图4为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筒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
‑
过滤筒;101
‑
下过滤筒;1011
‑
下连接耳;102
‑
上过滤筒;1021
‑ꢀ
上连接耳;1022
‑
把手;103
‑
弧形卡槽;1031
‑
过滤板;104
‑
吸附剂槽;1041
‑
挡板;1042
‑
补液管;1043
‑
补液口;1044
‑
盖板;1045
‑
液位窗;105
‑
进风导流筒; 106
‑
出风导流筒;1061
‑
出风口;1062
‑
尾气检测传感器;1063
‑
LED灯带;107
‑ꢀ
过风筒;1071
‑
助力风扇;1072
‑
固定座;1073
‑
散热翅片;108
‑
连接筒;1081
‑ꢀ
卡紧板;1082
‑
连接杆;1083
‑
手柄;1084
‑
弹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筒(100)、过风筒(107)和连接筒(108),所述过滤筒(100)包括下过滤筒(101)和上过滤筒(102),所述下过滤筒(101)和所述上过滤筒(102)均呈半圆弧形结构,所述下过滤筒(101)的两侧设置有下连接耳(1011),所述上过滤筒(102)的两侧设置有上连接耳(1021),所述上连接耳(1021)与所述下连接耳(1011)螺栓连接,所述下过滤筒(101)和所述上过滤筒(102)的内壁均设置有至少三组弧形卡槽(103),所述弧形卡槽(103)的内部均卡设有过滤板(1031),所述下过滤筒(101)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剂槽(104),所述过滤筒(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风导流筒(105),所述过滤筒(1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导流筒(106),所述进风导流筒(105)和所述出风导流筒(106)均呈锥形结构,所述出风导流筒(106)远离所述过滤筒(100)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1061),所述过风筒(107)固定连接于所述进风导流筒(105)远离所述过滤筒(100)的一端,所述连接筒(108)固定连接于所述过风筒(107)远离所述进风导流筒(105)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槽(104)的顶部为开口结构,且与所述过滤筒(100)的内部连通,所述吸附剂槽(104)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041),所述挡板(1041)的数量与所述弧形卡槽(103)的数量对应,所述挡板(1041)的顶部与所述下过滤筒(101)内的所述弧形卡槽(10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041)的底部与所述吸附剂槽(104)的底板之间预留连通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槽(104)的一侧设置有补液管(1042),所述补液管(1042)的一端与所述吸附剂槽(104)的内部连通,所述补液管(1042)的另一端设置有补液口(1043),所述补液口(1043)朝上设置,所述补液口(1043)的一侧铰接有盖板(104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梅,牛克,康娇娇,尹继法,
申请(专利权)人:刘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