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的门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884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4
一种防风的门式起重机,包括下端梁,下端梁的两端均设有大车行走机构,下端梁的顶端均固定有起重机支腿,两个起重机支腿之间设有主梁,主梁的顶端铺设有小车行走轨道,小车行走轨道上装配有起重机小车,两个下端梁的两端均固定有夹轨装置,夹轨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底端设有滑轨,两个滑轨之间设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之间设有调节杆,两个滑轨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支撑板连接在调节杆上的外螺纹处,两个支撑板的下端延伸到大车行走轨道的两侧,两个支撑板靠近大车行走轨道的一侧设有水平设置的夹持柱,夹持柱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的门式起重机


[0001]本技术属于起重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防风的门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起重机主要包括起升机构、运行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和金属结构等,而门式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一种变形,又叫龙门吊,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作业,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由于门式起重机用在室外,会遇到大风暴雨的袭击,当门式起重机的大车行走的轨道方向与风向一致时,门式起重机在大风的吹动下会发生溜动,当风力较大时,门式起重机可能会发生倾倒,造成事故,因此现有的门式起重机在室外遇到极端大风天气时存在溜动或者倾倒等安全隐患,所以现有的门式起重机缺少防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门式起重机在大风天气时可能发生溜动甚至发生倾倒事故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防风的门式起重机,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下端梁,下端梁起到支撑作用,下端梁的两端均设有大车行走机构,大车行走机构能够带动门式起重机沿大车行走轨道自由往复移动,下端梁的顶端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起重机支腿,起重机支腿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两个起重机支腿之间设有主梁,主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其对应的起重机支腿的顶端,主梁的顶端铺设有小车行走轨道,小车行走轨道上装配有起重机小车,起重机小车上装配有起升机构和小车行走机构,小车行走机构能够带动起重机小车沿小车行走轨道往复自由移动,起升机构能够起吊重物。两个下端梁的两端均可拆卸固定有夹轨装置,夹轨装置包括呈L型的支撑架,支撑架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支撑架固定在下端梁的顶端,支撑架的底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轨,滑轨起导向作用,两个滑轨之间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起固定支撑的作用,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在支撑架的底端,两个支撑柱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调节杆,调节杆通过轴承可转动装配在支撑柱上,调节杆的两端均延伸出支撑柱,且调节杆的两端开设有相反的外螺纹。两个滑轨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的底端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与调节杆对应设置的具有内螺纹的通孔,两个支撑板连接在调节杆上的外螺纹处,两个支撑板的下端延伸到大车行走轨道的两侧,两个支撑板靠近大车行走轨道的一侧设有水平设置的夹持柱,夹持柱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支撑板上,顺时针转动调节杆,两个支撑板同步朝向大车行走轨道移动,夹持柱的端部与大车行走轨道接触并顶紧;当逆时针转动调节杆时,两个支撑板同步朝向背离大车行走轨道的方向移动,夹持柱脱离与大车行走轨道的接触。
[0004]优选地,两个支撑柱的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柱上,且支撑板上开设有与导向杆对应设置的通孔,导向杆的另一端可滑动连接在支撑板上,导向杆起到导向支撑的作用。
[0005]优选地,调接杆的一端固定有调节手轮,调节手轮方便转动调节杆,调节杆的另一
端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起到限位作用。
[0006]优选地,夹持柱靠近大车行走轨道的一端设有防滑齿,防滑齿增强与大车行走轨道的摩擦力。
[0007]优选地,起重机支腿呈A型,且起重机支腿上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杆,支撑杆起到稳固作用。
[0008]优选地,其中一个起重机支腿下端设有线缆收放盘,方便对供电线缆的收放。
[0009]优选地,大车行走机构和起重机小车均通过线缆连接电源,且大车行走机构和起重机小车均通过线缆连接PLC控制器。
[0010]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1]夹轨装置的设置起到固定作用,当遇到大风天气时,可通过夹轨装置将门式起重机与大车行走轨道固定,能够避免门式起重机沿大车行走轨道溜动,同时能够减少门式起重机发生倾倒的事故;调节杆与支撑板的配合使用,通过转动调节杆来调节支撑板相对于大车行走轨道的距离,通过转动调节杆来控制夹持柱对大车行走机构的夹持;夹持柱的端部设置的防滑齿起到的作用是增大与大车行走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导向杆的作用起到导向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夹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夹轨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3的A部放大图。
[0017]附图标记:1、下端梁;2、起重机支腿;3、主梁;4、起重机小车;5、夹轨装置;6、线缆收放盘;11、大车行走机构;12、大车行走轨道;21、支撑杆;51、支撑架;52、滑轨;53、支撑柱;54、调节杆;541、外螺纹;542、调节手轮;543、限位块;55、滑块;56、支撑板;57、导向杆;58、夹持柱;581、防滑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5所示,一种防风的门式起重机,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下端梁1,下端梁1起到支撑作用,下端梁1的两端均设有大车行走机构11,大车行走机构11能够带动门式起重机沿大车行走轨道12自由往复移动,下端梁1的顶端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起重机支腿2,起重机支腿2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两个起重机支腿2之间设有主梁3,主梁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其对应的起重机支腿2的顶端,主梁3的顶端铺设有小车行走轨道,小车行走轨道上装配有起重机小车4,起重机小车4上装配有起升机构和小车行走机构,小车行走机构能够带动起重机小车4沿小车行走轨道往复自由移动,起升机构能够起吊重物。两个下端梁1的两端均可拆卸固定有夹轨装置5,夹轨装置5包括呈L型的支撑架51,支撑架51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支撑架51固定在下端梁1的顶端,支撑架51的底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轨52,滑轨52起导向作用,两个滑轨52之间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53,支撑柱53起固定支撑的作用,支撑柱53的顶端固定在支撑架51的底端,两个支撑柱53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调节
杆54,调节杆54通过轴承可转动装配在支撑柱53上,调节杆54的两端均延伸出支撑柱53,且调节杆54的两端开设有相反的外螺纹541。两个滑轨52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55,两个滑块55的底端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56,支撑板56上开设有与调节杆54对应设置的具有内螺纹的通孔,两个支撑板56连接在调节杆54上的外螺纹处,两个支撑板56的下端延伸到大车行走轨道12的两侧,两个支撑板56靠近大车行走轨道12的一侧设有水平设置的夹持柱58,夹持柱58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支撑板56上,顺时针转动调节杆54,两个支撑板56同步朝向大车行走轨道12移动,夹持柱58的端部与大车行走轨道12接触并顶紧;当逆时针转动调节杆54时,两个支撑板56同步朝向背离大车行走轨道12的方向移动,夹持柱58脱离与大车行走轨道的接触。
[0019]优选地,两个支撑柱58的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导向杆57,导向杆57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柱53上,且支撑板56上开设有与导向杆57对应设置的通孔,导向杆57的另一端可滑动连接在支撑板56上,导向杆57起到导向支撑的作用。
[0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的门式起重机,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下端梁,下端梁的两端均设有大车行走机构,下端梁的顶端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起重机支腿,两个起重机支腿之间设有主梁,主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其对应的起重机支腿的顶端,主梁的顶端铺设有小车行走轨道,小车行走轨道上装配有起重机小车,其特征在于:两个下端梁的两端均可拆卸固定有夹轨装置,夹轨装置包括呈L型的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下端梁的顶端,支撑架的底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轨,两个滑轨之间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在支撑架的底端,两个支撑柱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调节杆,调节杆通过轴承可转动装配在支撑柱上,调节杆的两端均延伸出支撑柱,且调节杆的两端开设有相反的外螺纹;两个滑轨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的底端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与调节杆对应设置的具有内螺纹的通孔,两个支撑板连接在调节杆上的外螺纹处,两个支撑板的下端延伸到大车行走轨道的两侧,两个支撑板靠近大车行走轨道的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训华毛庆华王恩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晟源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