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体腔压力的气压调节机构、检测导管及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864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08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体腔压力的气压调节机构、检测导管及检测装置。所述气压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物件,底部设置有第一通气口;第二物件,套设在所述第一物件内,用于调节进出所述第一通气口的气体量;所述第二物件具有贯通设置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一通气口导通,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为自由端,用于连接测试主机;单向阀组件,位于所述气体通道内,能够密封所述自由端,并在检测体腔压力时,能够导通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测试主机;其中,所述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之间是气密封的。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便捷、快速地压力测试,无需执行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体腔压力的气压调节机构、检测导管及检测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体腔压力的气压调节机构、检测导管及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疫情大面积爆发,对于大量出现呼吸衰竭甚至进展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使用呼吸机等设备帮助病人维持呼吸,保障机体氧气供给,为免疫系统的恢复和其他治疗手段的实施争取时间。
[0003]在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机械通气中,如何在减少肺泡塌陷和防止肺过度膨胀间实现利益平衡依然充满挑战。通过测定食道压和胃压来估算跨肺压、跨膈压等重要参数,个体化设置呼吸机参数以适应不同患者在肺和胸壁力学特征上的差异,并有可能减少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一步的肺损伤。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检测病人的胃压或食道压时,医护人员需要将注射器与检测导管的接口连接,通过注射器将气体注射到气囊中检测胃压或食道压,并根据注射器的刻度确定注射入气体的体积,然而,使用观察注射器刻度来确定注射气体的体积的方式往往存在定量不够精确;另外,注射器在向气囊注射气体后,检测导管需要与其分离,然后再与外部仪器导通,这样外部仪器才能采集气囊的气压信号实现对病人的胃压或食道压的检测。在面对大量的检测时,反复执行分离

导通操作,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荷,导致检测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体腔压力的气压调节机构、检测导管及检测装置。
[0006]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体腔压力的气压调节机构。
[0007]具体地,所述气压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物件,底部设置有第一通气口;第二物件,套设在所述第一物件内,用于调节进出所述第一通气口的气体量;所述第二物件具有贯通设置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一通气口导通,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为自由端,用于连接测试主机;单向阀组件,位于所述气体通道内,能够密封所述自由端,并在检测体腔压力时,能够导通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测试主机;其中,所述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之间是气密封的。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物件和/或所述第二物件为弹性材料;或者所述气压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物件与所述第二物件之间,用于实现气密封。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圈,套接在所述第二物件上;或者所述第一密封件为折叠气囊;所述第一通气口的一端、所述气体通道的另一端位
于所述折叠气囊内部。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物件包括调节套筒,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物件调节进出所述第一通气口的气体量。
[0011]可选地,所述调节套筒具有调节端和固定端,其中,所述调节套筒的调节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物件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
[0012]可选地,所述调节套筒包括限位部,被配置对所述第一物件或调节套筒进行限位或定位。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物件还包括止转件;所述调节套筒相对所述止转件可发生转动,并且在所述调节套筒与所述止转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0014]可选地,所述止转件包括止转基座,所述止转基座呈阶梯轴结构;所述调节套筒抵接于所述止转基座的阶梯轴上。
[0015]可选地,所述止转件还包括止转柱和导气腔;所述止转柱沿所述止转基座的中心向上延伸形成,并插置于所述气体通道中;所述导气腔轴向贯通所述止转基座、止转柱设置,并在所述止转基座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一通气口。
[0016]可选地,所述调节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气体进出量定位标识;或者所述调节套筒与所述第二物件之间设置有定位件,用于定量调节气体进出量。
[0017]可选地,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阀帽以及位于所述气体通道内的第三密封件、阀芯和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阀帽与阀芯之间;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物件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相接触并将其顶靠于所述阀帽上实现气密封。
[0018]可选地,所述阀帽装配于所述第二物件顶部,具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物件的底部之间形成所述气体通道。
[0019]可选地,所述第二物件包括:分体设置的承载件和气压调节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单向阀组件;所述气压调节件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调节进出所述第一通气口的气体量。
[0020]可选地,所述承载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物件内,并通过弹簧抵接于所述第一物件的底部。
[0021]可选地,所述承载件顶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相应地,所述气压调节件上设置有第四密封件,用于与所述凸起配合实现气密封。
[0022]可选地,所述气压调节件的端部向外突出形成顶针结构,用于导通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测试主机。
[0023]可选地,所述气压调节件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第一物件内壁设置有适配所述卡扣的多个卡槽;或者所述第一物件内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气压调节件外壁上设置有适配所述卡扣的多个卡槽;或者所述气压调节件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物件内壁设置有适配所述外螺纹的内螺纹。
[0024]可选地,所述气压调节件的外表面设置有气体进出量定位标识。
[0025]可选地,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承载件内的第五密封件、第二阀芯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物件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相接
触并将其顶靠于所述第五密封件上实现气密封。
[0026]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导管。
[0027]具体地,所述检测导管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
[0028]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子通道管路,每个子通道管路与至少一个所述气压调节机构的第一通气口连通。
[0029]可选地,还包括:壳本体,被配置为固定支撑并容置所述子通道管路和气压调节机构的至少一部分。
[0030]可选地,所述气压调节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布置在所述壳本体上。
[0031]可选地,还包括:容置于所述壳本体内的转接仓和转接管路,所述气压调节机构与所述子通道管路在所述转接仓内通过所述转接管路连通。
[0032]可选地,还包括:多通道管路,部分容置于所述壳本体内;所述多通道管路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子通道管路。
[0033]可选地,还包括:主通道管路,设置于所述多通道管路内。
[0034]可选地,还包括:密封仓与至少一个密封件;所述密封仓与所述密封件形成密闭空间,用于容置所述子通道管路;其中,所述第一通气口为空心针结构,可穿透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子通道管路连通。
[0035]可选地,所述密封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设置在所述密封仓一侧或者对称布置在所述密封仓上。
[0036]可选地,还包括:多通道管路,所述密封仓为多通道管路的一部分;所述多通道管路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子通道管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体腔压力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物件,底部设置有第一通气口;第二物件,套设在所述第一物件内,用于调节进出所述第一通气口的气体量;所述第二物件具有贯通设置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一通气口导通,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为自由端,用于连接测试主机;单向阀组件,位于所述气体通道内,能够密封所述自由端,并在检测体腔压力时,能够导通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测试主机;其中,所述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之间是气密封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件和/或所述第二物件为弹性材料;或者所述气压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物件与所述第二物件之间,用于实现气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圈,套接在所述第二物件上;或者所述第一密封件为折叠气囊;所述第一通气口的一端、所述气体通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折叠气囊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件包括调节套筒,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物件调节进出所述第一通气口的气体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筒具有调节端和固定端,其中,所述调节套筒的调节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物件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筒包括限位部,被配置对所述第一物件或调节套筒进行限位或定位。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件还包括止转件;所述调节套筒相对所述止转件可发生转动,并且在所述调节套筒与所述止转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件包括止转基座,所述止转基座呈阶梯轴结构;所述调节套筒抵接于所述止转基座的阶梯轴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件还包括止转柱和导气腔;所述止转柱沿所述止转基座的中心向上延伸形成,并插置于所述气体通道中;所述导气腔轴向贯通所述止转基座、止转柱设置,并在所述止转基座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一通气口。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气体进出量定位标识;或者所述调节套筒与所述第二物件之间设置有定位件,用于定量调节气体进出量。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阀帽以及位于所述气体通道内的第三密封件、阀芯和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阀帽与阀芯之间;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物件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相接触并将其顶靠于所述阀帽上实现气密封。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帽装配于所述第二物件顶部,具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物件的底部之间形成所述气体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件包括:分体设置的承载件和气压调节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单向阀组件;所述气压调节件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调节进出所述第一通气口的气体量。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物件内,并通过弹簧抵接于所述第一物件的底部。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顶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相应地,所述气压调节件上设置有第四密封件,用于与所述凸起配合实现气密封。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调节件的端部向外突出形成顶针结构,用于导通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测试主机。17.根据权利要求14

16任一项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调节件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第一物件内壁设置有适配所述卡扣的多个卡槽;或者所述第一物件内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气压调节件外壁上设置有适配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岭刘松张志新汪会盛柴静徐远达许钊祥林志敏周静郑海崇王颖治钟南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