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红外拔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862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红外拔罐器,包括具有下开口的罐体,开设在罐体顶壁上的排气口,罐体内腔分为上部的艾灸功能区和下部的拔罐功能区;艾灸功能区,包括用于模拟艾柱燃烧时释放红外线的艾灸红外线模块,用于带动所述艾灸红外线模块上、下往复运动的运动模块,用于控制电子艾灸温度在设定区间的智能控温模块,用于控制运动模块、风扇和艾灸红外线模块的启/停的控制模块,用于采集、处理数据并与智能手机实现通信的云平台模块;拔罐功能区包括负压实时监测及调节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拔罐区内的负压,并调节负压在设定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选用红外线灯模拟艾柱燃烧所发出的特定波长红外线,以达到艾灸红外辐射的效果。以达到艾灸红外辐射的效果。以达到艾灸红外辐射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红外拔罐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理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红外拔罐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艾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其一,艾灸过程中,会产生明火,且艾绒燃烧温度达500~800℃,容易灸伤人体;其二,燃烧的艾柱会产生大量艾烟,研究表明艾柱燃烧后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脂肪烃、芳香烃等有害成份,长期吸入对身体有一定危害。
[0003]传统的拔罐法理疗,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借助热力排去罐体内空气,使罐体内形成负压而吸着于皮肤上。负压可使皮肤毛孔张开,增强汗腺排泄功能、加速体内毒素排出。拔罐法因其祛湿效果显著,广受感冒、腹泻、慢性咽炎患者喜爱。传统拔罐需明火加热,部分疗法还将燃着的棉花置于罐体内部,极易烫伤人体,在理疗过程中,需要专业医师的反复操作,疗效也因不同医师经验不同而疗效不同。同时,传统拔罐无法实时监测罐内压强,常常出现负压不足罐体脱落或负压过高组织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艾灸与拔罐为一体的智能红外拔罐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红外拔罐器,包括具有下开口的罐体,开设在所述罐体顶壁上的排气口,罐体内腔分为上部的艾灸功能区和下部的拔罐功能区;所述艾灸功能区,包括:艾灸红外线模块,用于模拟艾柱燃烧时释放的红外线,实现电子艾灸;运动模块,用于带动所述艾灸红外线模块上、下往复运动,对患者穴位进行悬灸、雀啄灸、隔物灸;智能控温模块,用于控制电子艾灸温度在设定区间;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运动模块、风扇和艾灸红外线模块的启/停;辅助药理模块,用于通过远红外陶瓷材料受热产生红外线,增大皮肤通透性;云平台模块, 用于采集、处理数据并与智能手机实现通信;所述拔罐功能区,包括负压实时监测及调节模块;所述负压实时监测及调节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拔罐区内的负压,并调节负压在设定区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罐体内侧壁上的舵机,和设置有罐体内的侧开口承载箱,以及竖向设置在所述承载箱内的凸轮;所述舵机动力输出轴自所述承载箱侧开口延伸至承载箱内,并与所述凸轮固定连接,通过舵机驱动凸轮旋转带动所述承载箱沿罐体轴向上、下运动;所述艾灸红外线模块为红外线灯,所述红外线灯向下设置在承载箱底壁外表面;
所述智能控温模块包括:叶片朝上设置在承载箱顶壁外表面的风扇,和设置在罐体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扇用于当温度超过预设施灸温度时开启,以使罐体内形成负压,将罐体内的高温气体自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控制模块,为搭载实时操作系统的ARM芯片,用于蓝牙通信、舵机控制、风扇控制、实时采集罐体内温度和气压。
[0007]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选用红外线灯模拟艾柱燃烧所发出的特定波长红外线,以达到艾灸红外辐射的效果,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特殊免疫力,还可作用于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同时红外线灯还散发热量,满足艾灸适宜温度区间,达到温热刺激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红外拔罐器与云平台、智能手机的通信网络图。
[001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小程序开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15]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6]如1

4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红外拔罐器,包括具有下开口的罐体1,开设在罐体1顶壁上的排气口2,罐体1内腔分为上部的艾灸功能区和下部的拔罐功能区。
[0017]艾灸功能区,包括艾灸红外线模块、运动模块、智能控温模块、控制模块、辅助药理模块和云平台模块。
[0018]艾灸红外线模块选择红外线灯6,实现电子艾灸。
[0019]运动模块,包括固定在罐体1内侧壁上的舵机3,和设置有罐体1内的侧开口承载箱4,以及竖向设置在承载箱4内的凸轮5;舵机3动力输出轴自承载箱4侧开口延伸至承载箱4内,并与凸轮5固定连接,舵机3通过驱动凸轮5的旋转带动承载箱4沿罐体4轴向上、下往复运动。
[0020]红外线灯6向下设置在承载箱4底壁外表面,承载箱4沿罐体4轴向上、下往复运动,使红外线灯6距离穴位的高度按照预设的规律性变化,在穴位处形成规律性变化的温度曲线,实现雀啄灸;当红外线灯6悬停在某一位置,产生不同程度的温热刺激,实现悬灸手法;在红外线灯6与皮肤之间垫隔适当的中药材实现隔物灸,根据选用中药材的不同又可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槐树皮灸等。
[0021]智能控温模块,包括叶片朝上设置在承载箱4顶壁外表面的风扇7,和设置在罐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风扇7用于当温度超过预设施灸温度时开启,以使罐体1内形成负压,将罐体1内的高温气体自所述排气口2排出。
[0022]如图6所示,控制模块为搭载实时操作系统的ARM芯片,用于蓝牙通信、舵机3的控制、风扇7的控制、实时采集罐体1内的温度和气压。
[0023]温度传感器采集用户穴位处的温度数据发送给ARM芯片,ARM芯片采取控制红外线灯5发射红外线功率的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红外拔罐器,包括具有下开口的罐体,开设在所述罐体顶壁上的排气口,罐体内腔分为上部的艾灸功能区和下部的拔罐功能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功能区,包括:艾灸红外线模块,用于模拟艾柱燃烧时释放的红外线,实现电子艾灸;运动模块,用于带动所述艾灸红外线模块上、下往复运动,对患者穴位进行悬灸、雀啄灸、隔物灸;智能控温模块,用于控制电子艾灸温度在设定区间;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运动模块、风扇和艾灸红外线模块的启/停;辅助药理模块,用于通过远红外陶瓷材料受热产生红外线,增大皮肤通透性;云平台模块, 用于采集、处理数据并与智能手机实现通信;所述拔罐功能区,包括负压实时监测及调节模块;所述负压实时监测及调节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拔罐区内的负压,并调节负压在设定区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川黄璐琦毛晓波赵宇平娄欢欢刘晨阳宋浩楠唐志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