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陶瓷材料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氧化锌38~45%、三氧化二铝48~56%、二氧化钛6~12%、氧化锰0.1~1%;步骤S2:将称取后的粉料进行一次处理后得到一次粉料,所述一次处理过程包括一次混料、压滤、烘干、预烧处理;步骤S3:将所述一次粉料进行二次处理后得到二次粉料,所述二次处理过程包括二次混料、造粒处理;步骤S4:将所述二次粉料进行成型处理得到胚件;将所述胚件进行排塑处理后,再对所述胚件送至烧结炉进行烧结处理,烧结温度为1260~1300℃,烧结时间为2~4h,最后得到介质陶瓷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介质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Qf,并且拥有近0的温度系数,烧结温度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介质陶瓷材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具有低微波损耗、高介电常数及介电常数温度系数τ
f
稳定等特点。在微波频段电路中作为介质材料使用,是包括介质谐振器、滤波器、振荡器、双工器、天线、介质基板等在内的新型微波电路和器件的核心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微波通信和卫星导航系统和设备。介质谐振器工作在狭窄频段时具有谐振性质,是一种电磁元件,它一般由介电常数较高和损耗低的陶瓷圆柱组成,介质谐振器和传统的金属波导谐振器相比具有尺寸小、损耗低和器件稳定等优势。现有的介电常数中等的介质陶瓷材料,主要以CaTiO3
‑
NdAlO3体系为主,一方面Nd2O3原料的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另一方面,其介电常数为43~48,难以应用至中介电常数为39~42的场合。且现有的中介电常数的介质陶瓷材料,品质因数Q
f
通常只能达到40000GHz左右,难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中介电常数高Qf的介质陶瓷材料,此介质陶瓷材料的介电损耗低、微波性能优良、烧结温度低,且能够获得需要的介电参数和趋近于零的温度系数。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S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氧化锌38~45%、三氧化二铝48~56%、二氧化钛6~12%、氧化锰0.1~1%;
[0006]步骤S2:将称取后的粉料进行一次处理后得到一次粉料,所述一次处理过程包括一次混料、压滤、烘干、预烧处理;
[0007]步骤S3:将所述一次粉料进行二次处理后得到二次粉料,所述二次处理过程包括二次混料、造粒处理;
[0008]步骤S4:将所述二次粉料进行成型处理得到胚件;将所述胚件进行排塑处理后,再对所述胚件送至烧结炉进行烧结处理,烧结温度为1260~1300℃,烧结时间为2~4h,升温速度小于2.5℃/min,最后得到介质陶瓷材料。
[0009]具体的,在步骤S2中,所述一次混料的过程为:使用球磨机加入去离子水,所述去离子水的重量为所述粉料重量的80~90%,通过球磨机将所述粉料磨成粒径为0.6~3um的浆料。
[0010]具体的,在步骤S2中,所述压滤以及烘干的过程为:将经过一次混料后的粉料用压滤机过滤脱水,然后将过滤脱水后浆料烘干,并破碎成粉末粒度直径小于0.2mm的粉料。
[0011]具体的,在步骤S3中,所述二次混料的过程为:使用球磨机加入去离子水,所述去离子水的重量为所述一次粉料重量的50~80%,通过球磨机将所述粉料磨成粒径为1~3um
的浆料,然后将所述料浆置于砂磨机内磨成粒径为0.3~1um的浆料。
[0012]具体的,造粒的过程为:在经过二次混料后的粉料中加入粘合剂并进行搅拌,将搅拌后的粉料通过喷雾塔内进行干燥,所述喷雾塔的进口温度控制在250~300℃,出口温度控制在90℃~120℃。
[0013]具体的,粘合剂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聚乙烯醇10%、蒸馏水90%。
[0014]具体的,粘合剂的质量为原料量重量的13%。
[0015]具体的,预烧的温度为1000℃~1150℃,预烧时间为3~5h。
[0016]具体的,排塑处理的过程为:将所述坯件加热至600~800℃,加热时间为30
‑
60min,升温速度小于0.5℃/min,将粘结剂排出坯件。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介质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Qf,并且拥有近0的温度系数,烧结温度低。适用于高频通讯领域,例如天线、Monoblock、滤波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一种介质陶瓷材料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对比例1:
[0020]一种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步骤S1:用电子天平分别称量称443g ZnO粉体,557g Al2O3粉体。
[0022]步骤S2:将称好的粉料加入球磨机中,再加入800g去离子水,将各种原材料磨成粒径为0.9μm的浆料。通过压滤将料浆的大多数水分压出。将压滤后的料浆烘干,再破碎过筛得到粒径小于0.2mm的粉末。将粉末进行预烧,预烧温度为1150℃,预烧时间为5h,预烧后得到一次粉料。
[0023]步骤S3:将一次粉料进行二次混料:将一次粉料以及重量为一次粉料重量的50%去离子水一并加入至球磨机中,使用球磨机磨成粒径为1.3μm的料浆,再将所得料浆置于砂磨机内磨成粒径为0.6μm,得到浆料。然后将料浆再进行造粒:在二次混料后获取的浆料中加入粘合剂并配以搅拌,将搅拌后的粉料通过喷雾塔内进行干燥,最后得到二次粉料。其中,喷雾塔的进口温度控制在250℃,出口温度控制在90℃。其中粘合剂的质量为粉料重量的9%。粘合剂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聚乙烯醇10%、蒸馏水90%。
[0024]步骤S4:将二次粉料使用模压工艺压制成坯件,成型压力2t/cm2。将成型后的材料加热至600℃,并保持60min,升温速度小于0.5℃/min,将粘结剂排出坯件。再对排塑完成后的胚件送至烧结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1450℃,烧结时间为4h,在1280℃之前,升温速度小于2.5℃/min,在1280℃后升温速度小于0.5℃/min。
[0025]表一对比例1取样性能测试
[0026][0027]对比例2:
[0028]一种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步骤S1:用电子天平分别称量称411g ZnO粉体,517g Al2O3粉体、72g TiO2粉体。
[0030]步骤S2:将称好的粉料加入球磨机中,再加入800g去离子水,将各种原材料磨成粒径为0.9μm的浆料。通过压滤将料浆的大多数水分压出。将压滤后的料浆烘干,再破碎过筛得到粒径小于0.2mm的粉末。将粉末进行预烧,预烧温度为1150℃,预烧时间为5h,预烧后得到一次粉料。
[0031]步骤S3:将一次粉料进行二次混料:将一次粉料以及重量为一次粉料重量的50%去离子水一并加入至球磨机中,使用球磨机磨成粒径为1.3μm的料浆,再将所得料浆置于砂磨机内磨成粒径为0.6μm,得到浆料。然后将料浆再进行造粒:在二次混料后获取的浆料中加入粘合剂并配以搅拌,将搅拌后的粉料通过喷雾塔内进行干燥,最后得到二次粉料。其中,喷雾塔的进口温度控制在250℃,出口温度控制在90℃。其中粘合剂的质量为粉料重量的9%。粘合剂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聚乙烯醇10%、蒸馏水90%。
[0032]步骤S4:将二次粉料使用模压工艺压制成坯件,成型压力2t/cm2。将成型后的材料加热至600℃,并保持60min,升温速度小于0.5℃/min,将粘结剂排出坯件。再对排塑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氧化锌38~45%、三氧化二铝48~56%、二氧化钛6~12%、氧化锰0.1~1%;步骤S2:将称取后的粉料进行一次处理后得到一次粉料,所述一次处理过程包括一次混料、压滤、烘干、预烧处理;步骤S3:将所述一次粉料进行二次处理后得到二次粉料,所述二次处理过程包括二次混料、造粒处理;步骤S4:将所述二次粉料进行成型处理得到胚件;将所述胚件进行排塑处理后,再对所述胚件送至烧结炉进行烧结处理,烧结温度为1260~1300℃,烧结时间为2~4h,升温速度小于2.5℃/min,最后得到介质陶瓷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一次混料的过程为:使用球磨机加入去离子水,所述去离子水的重量为所述粉料重量的80~90%,通过球磨机将所述粉料磨成粒径为0.6~3um的浆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压滤以及烘干的过程为:将经过一次混料后的粉料用压滤机过滤脱水,然后将过滤脱水后浆料烘干,并破碎成粉末粒度直径小于0.2mm的粉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二次混料的过程为:使用球磨机加入去离子水,所述去离子水的重量为所述一次粉料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惠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