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860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0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雨污处理技术领域。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包括沿进水方向依次连接的雨污合流管网、雨污分流调控池、污水处理单元和生态边沟;雨污合流管网用于收集生活污水和雨水,雨污合流管网的出水端与雨污分流调控池的进水端衔接,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能分别与污水处理单元和生态边沟的进水端衔接,污水处理单元的出水端与生态边沟的进水端衔接;雨污分流调控池连接有雨量监测组件,雨量监测组件用于监测雨污合流管网的实时降雨量,实时降雨量具有第一阈值,雨污分流调控池内的水质指标值具有第二阈值。这种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可以改善农村雨污的处理效果,同时提高生态效果。同时提高生态效果。同时提高生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雨污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目前已建成污水收集管网的农村地区的排水体制多为雨污合流制,受此限制农村污染源治理主要为两种模式,一种为农村生活污水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初期雨水径流直排入河;一种为生活污水和雨水一起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超出处理负荷时同时溢流直排。另一方面,农村边沟通常作为雨水或处理后污水的收集排放渠道,但经常因为旱季干涸、雨季导流不畅等原因导致出现杂草丛生或积水黑臭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以改善对农村雨污的处理效果。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沿进水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雨污合流管网、雨污分流调控池、污水处理单元和生态边沟;雨污合流管网用于收集生活污水和雨水,雨污合流管网的出水端与雨污分流调控池的进水端衔接,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能分别与污水处理单元和生态边沟的进水端衔接,污水处理单元的出水端与生态边沟的进水端衔接;雨污分流调控池连接有雨量监测组件,雨量监测组件用于监测雨污合流管网的实时降雨量,实时降雨量具有第一阈值,雨污分流调控池内的水质指标值具有第二阈值;其中,当实时降雨量低于第一阈值时,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污水处理单元的进水端衔接;当实时降雨量等于或高于第一阈值,且雨污分流调控池内的水质指标值低于第二阈值时,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生态边沟的进水端衔接;当实时降雨量等于或高于第一阈值,且雨污分流调控池内的水质指标值等于或高于第二阈值时,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污水处理单元以及生态边沟的进水端均连通。
[0005]在本方案中,雨污合流管网可以对雨水和污水进行收集,并排入至雨污分流调控池中进行分质处理调控,雨污分流调控池可以根据实时降雨量以及水质指标值,使得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可以与污水处理单元和/或生态边沟连通,实现污水处理单元和生态边沟的协同作业,可以灵活调节污水处理单元和生态边沟的分工或协作,从而在应对不同降水量和水质时,能够灵活对其处理,避免单独处理生活污水或雨水,实现了生活污水和雨水的协同作业,不仅减轻了雨季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压力,减少溢流污染,而且对村庄居住区的面源污染进行了有效收集和处理,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污水处理单元的进水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生态边沟的进水端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闭,便可以控制雨污分流调控池
的出水端与污水处理单元或者生态边沟连通,控制方式非常简单,从而实现将雨污合流管网收集的雨水和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单元和/或生态边沟。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雨污分流调控池内还设有在线浊度仪,在线浊度仪用于监测雨污分流调控池内的水质指标值。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雨污分流调控池内设置的在线浊度仪,可以实时监测雨污分流调控池内实时的水质指标值,从而可以根据雨污分流调控池内数据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保证整个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雨污分流调控池设有控制模块,雨量监测组件以及在线浊度仪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闭,以使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能与污水处理单元和生态边沟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衔接。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模块可以根据雨量监测组件以及在线浊度仪反馈的数据,并实时分析降雨量以及水质指标值,然后自动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闭,从而实现对雨污分流调控池内的雨污水的合理处理,从而将雨污合流管网收集的雨水和污水排入至污水处理单元和/或生态边沟。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态边沟包括沟本体,沟本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沟本体的侧壁由生态砌块砌筑而成。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生态边沟的侧壁由生态砌块砌筑而成,将建筑垃圾、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废渣、废料再生利用,也不会对流过的雨水和污水产生污染,更加生态环保。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沟本体内沿其水流方向设有多个挡水部,多个挡水部在沟本体内沿其水流方向间隔布置于沟本体的两侧,以在沟本体内形成S形流道。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沟本体设置的多个挡水部,从而使得沟本体内的流道呈S形,一方面可以增加水力在沟本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可以提高生态边沟对水流的净化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大水量的冲击,对沟本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水部为生态袋层叠而成,沟本体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挡水部移动,以阻挡挡水部在水力作用下移动。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挡水部采用生态袋搭建而成,生态袋不易被水流侵蚀,可有效降低水流对生态边沟的冲击,生态袋中可以充填富含养分的土壤以及具有吸附作用的吸附物,从而可以对水体内的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可以提升水质,保障生态边沟的出水能够直接入河。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沟本体内在挡水部的两侧种植有至少一种挺水植物。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沟本体内的挡水部的附近种植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且适应力强,可以增强生态边沟的美观性。更重要的是,挺水植物对水体内部分污染物具有吸附和消化作用,因此挺水植物可以用来净化沟本体内流过的水流,从而提升来水的水质,消除未经过污水处理单元而直接流入生态边沟内水流中的部分污染物。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沟本体的两侧壁倾斜呈喇叭形设置,沟本体的侧壁顶部设有护坡,护坡的表面砌筑有蜂巢砖,蜂巢砖的格室用于种植绿化植物。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沟本体的侧壁顶部铺设蜂巢砖,蜂巢砖可以种植绿化植物,从而可以对生态边沟起到美化作用,同时,当雨季时,可起到雨水径流污染削减的作用,而且生态边沟的进水量很大,蜂巢砖上的绿化植物可以对沟本体的边坡土壤起到加固和保土
作用,避免生态边沟被雨水冲垮或侵蚀,提高了生态边沟的稳定性。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监测实时降雨量以及雨污分流调控池内中的水质指标值,当实时降雨量低于第一阈值时,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污水处理单元的进水端衔接;当实时降雨量等于或高于第一阈值时,监测雨污分流调控池内中的水质指标值;其中,在水质指标值低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让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生态边沟的进水端衔接;如若水质指标值等于或高于第二阈值,进行下一步操作;S2、让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生态边沟的进水端和污水处理单元的进水端均连通,并定期监测实时降雨量和雨污分流调控池内中的水质指标值;S3、当实时降雨量等于或高于第一阈值,且雨污分流调控池内中的水质指标值低于第二阈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沿进水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雨污合流管网、雨污分流调控池、污水处理单元和生态边沟;所述雨污合流管网用于收集生活污水和雨水,所述雨污合流管网的出水端与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的进水端衔接,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能分别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和所述生态边沟的进水端衔接,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的出水端与所述生态边沟的进水端衔接;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连接有雨量监测组件,所述雨量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所述雨污合流管网的实时降雨量,所述实时降雨量具有第一阈值,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内的水质指标值具有第二阈值;其中,当所述实时降雨量低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的进水端衔接;当所述实时降雨量等于或高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内的所述水质指标值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所述生态边沟的进水端衔接;当所述实时降雨量等于或高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内的所述水质指标值等于或高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以及所述生态边沟的进水端均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的进水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与所述生态边沟的进水端之间设有第二阀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内还设有在线浊度仪,所述在线浊度仪用于监测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内的所述水质指标值。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村雨污合流分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设有控制模块,所述雨量监测组件以及所述在线浊度仪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开闭,以使所述雨污分流调控池的出水端能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和所述生态边沟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衔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雨污合流分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婷婷冒建华董月群刘玉龙王庆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