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847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包括腹腔镜镜头,还具备,第一镜片:安装于腹腔镜镜头内侧的一端,并与腹腔镜镜头固定连接;第二镜片:安装于腹腔镜镜头内侧的一端,并与腹腔镜镜头固定连接,且第二镜片位于第一镜片的一侧;第三镜片:安装于腹腔镜镜头内侧的一端,并与腹腔镜镜头固定连接,且第三镜片位于第二镜片的一侧;第四镜片:安装于腹腔镜镜头内侧的一端,并与腹腔镜镜头固定连接,且第四镜片位于第三镜片的一侧;第五镜片:安装于腹腔镜镜头内侧的一端,并与腹腔镜镜头固定连接,且第五镜片位于第四镜片的一侧,通过设有五个镜片的组合,有利于使实现整体像差有效校正的同时保证细胞分辨率。整体像差有效校正的同时保证细胞分辨率。整体像差有效校正的同时保证细胞分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共聚焦内窥镜又称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是来自于实验室常用的共聚焦显微镜,是将传统实验室桌面使用的共聚焦显微内镜原理运用到内窥镜技术当中,具体方法是在内窥镜头端整合一个共聚焦激光探头,通过特殊的荧光剂,使用激光激发产生人体局部组织学图像的装置。
[0003]在实际的使用中,现有的用于腹腔内部组织成像的共聚焦腹腔镜在保持细胞分辨率的情况下成像视场小,继而提高手术难度,其次现有的共聚焦内窥镜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不易于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及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实现整体像差有效校正的同时保证细胞分辨率。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包括腹腔镜镜头,还具备:
[0006]第一镜片:安装于所述腹腔镜镜头内侧的一端,并与所述腹腔镜镜头固定连接;
[0007]第二镜片:安装于所述腹腔镜镜头内侧的一端,并与所述腹腔镜镜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镜片位于第一镜片的一侧;
[0008]第三镜片:安装于所述腹腔镜镜头内侧的一端,并与所述腹腔镜镜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镜片位于第二镜片的一侧;
[0009]第四镜片:安装于所述腹腔镜镜头内侧的一端,并与所述腹腔镜镜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镜片位于第三镜片的一侧;
[0010]第五镜片:安装于所述腹腔镜镜头内侧的一端,并与所述腹腔镜镜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五镜片位于第四镜片的一侧。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镜片为平凸透镜,所述第一镜片的材质为较高折射率材料,所述第一镜片的材质名称为H

ZLAF75A。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镜片为双胶合透镜,所述第二镜片的材质为两种色散系数相差较大材料组成,所述第二镜片的两种材质名称分别为H

ZF88、H

LAK61。
[00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镜片为凸透镜,所述第三镜片的材质为H

ZLAF75A,所述第五镜片为凸透镜,所述第五镜片的材质为H

ZLAF90。
[00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镜片为非球面透镜,所述第四镜片的材质为聚碳酸酯树脂EP10000,所述第四镜片的折射率为1.68。
[00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腹腔镜镜头开设有通光孔,所述腹腔镜镜头的外侧直径小于4.6mm,所述腹腔镜镜头的通光孔径为3mm,所述腹腔镜镜头的3mm通光孔径为有
效光线通过路径。
[001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镜片与第三镜片之间设有光阑。
[001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腹腔镜镜头的放大倍数为2倍,所述腹腔镜镜头的物方视场直径为600μm,所述腹腔镜镜头的像方视场直径为1200μm,所述腹腔镜镜头的工作位置与组织表面距离60μm。
[001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腹腔镜镜头的腹腔镜镜头的工作波长范围为设定为488

550nm。
[00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镜片,有利于使腹腔镜镜头接收的光束发生大角度偏折,通过设有第二镜片,有利于腹腔镜镜头接收的光束中的色差进行校正,通过设有第三镜片、第五镜片,有利于对多余的像差进行校正,通过设有第四镜片,有利于系统球差进行校正,通过设有光阑,有利于使像差校正难度降低,通过设有五个镜片的组合,有利于使实现整体像差有效校正的同时保证细胞分辨率。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五个镜片的组合,有利于对腹腔镜镜头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使腹腔镜镜头的内部结构更简洁,继而使腹腔镜镜头更容易加工。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光路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点列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MTF曲线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场曲与畸变图。
[0027]附图标记为:1、腹腔镜镜头;2、第一镜片;3、第二镜片;4、第三镜片;5、第四镜片;6、第五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如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1,包括腹腔镜镜头1,还具备:
[0030]第一镜片2:安装于腹腔镜镜头1内侧的一端,并与腹腔镜镜头1固定连接;
[0031]第二镜片3:安装于腹腔镜镜头1内侧的一端,并与腹腔镜镜头1固定连接,且第二镜片3位于第一镜片2的一侧;
[0032]第三镜片4:安装于腹腔镜镜头1内侧的一端,并与腹腔镜镜头1固定连接,且第三镜片4位于第二镜片3的一侧;
[0033]第四镜片5:安装于腹腔镜镜头1内侧的一端,并与腹腔镜镜头1固定连接,且第四镜片5位于第三镜片4的一侧;
[0034]第五镜片6:安装于腹腔镜镜头1内侧的一端,并与腹腔镜镜头1固定连接,且第五
镜片6位于第四镜片5的一侧。
[0035]进一步的,第一镜片2为平凸透镜,第一镜片2的材质为较高折射率材料,第一镜片2的材质名称为H

ZLAF75A,便于使光束发生大角度偏折
[0036]进一步的,第二镜片3为双胶合透镜,第二镜片3的材质为两种色散系数相差较大材料组成,第二镜片3的两种材质名称分别为H

ZF88、H

LAK61,便于对光束中色差进行校正。
[0037]进一步的,第三镜片4为凸透镜,第三镜片4的材质为H

ZLAF75A,第五镜片6为凸透镜,第五镜片6的材质为H

ZLAF90,便于对多余的像差进行校正。
[0038]进一步的,第四镜片5为非球面透镜,第四镜片5的材质为聚碳酸酯树脂EP10000,第四镜片5的折射率为1.68,有助于系统球差进行校正。
[0039]进一步的,腹腔镜镜头1开设有通光孔,腹腔镜镜头1的外侧直径为4.6mm,腹腔镜镜头1的通光孔径为3mm,所述腹腔镜镜头(1)的3mm通光孔径为有效光线通过路径,便于使大视场成像又能使加工后的整体外径为4.6mm,继而使其能配合配合直径为5.5mm的穿刺器进行工作。
[0040]进一步的,第二镜片3与第三镜片4之间设有光阑,便于降低像差校正难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包括腹腔镜镜头(1),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一镜片(2):安装于所述腹腔镜镜头(1)内侧的一端,并与所述腹腔镜镜头(1)固定连接;第二镜片(3):安装于所述腹腔镜镜头(1)内侧的一端,并与所述腹腔镜镜头(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镜片(3)位于第一镜片(2)的一侧;第三镜片(4):安装于所述腹腔镜镜头(1)内侧的一端,并与所述腹腔镜镜头(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镜片(4)位于第二镜片(3)的一侧;第四镜片(5):安装于所述腹腔镜镜头(1)内侧的一端,并与所述腹腔镜镜头(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镜片(5)位于第三镜片(4)的一侧;第五镜片(6):安装于所述腹腔镜镜头(1)内侧的一端,并与所述腹腔镜镜头(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五镜片(6)位于第四镜片(5)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2)为平凸透镜,所述第一镜片(2)的材质为较高折射率材料,所述第一镜片(2)的材质名称为H

ZLAF75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3)为双胶合透镜,所述第二镜片(3)的材质为两种色散系数相差较大材料组成,所述第二镜片(3)的两种材质名称分别为H

ZF88、H

LAK6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片(4)为凸透镜,所述第三镜片(4)的材质为H

ZLAF75A,所述第五镜片(6)为凸透镜,所述第五镜片(6)的材质为H

ZLAF9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镜片(5)为非球面透镜,所述第四镜片(5)的材质为聚碳酸酯树脂EP10000,所述第四镜片(5)的折射率为1.6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腹腔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刚付玲刘谦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