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废旧纺织品改性开松纤维增强再生人造石的方法,涉及建筑材料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废旧纺织品、纤维废丝进行初步开松;(2)使用刀式破碎机对开松纤维进一步破碎;(3)使用硅烷偶联剂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4)在再生人造石制备过程中将改性后的开松纤维作为增强剂加入其中;(5)再经真空、振动、压制成型;(6)最后将压制成型的石料放入养护室进行干燥得到废纺改性开松纤维增强的再生人造石。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高价值回收利用废旧纺织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再生人造石的性能,提升了再生人造石的产品竞争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废旧纺织品改性开松纤维增强再生人造石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与废旧纺织品高效利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废旧纺织品改性开松纤维增强再生人造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这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尤其是衣。从20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化纤,这对纺织行业产生巨大影响,进而也极大提升了人们的衣着水准,人们从以前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转变为现在的服装的快销时代。虽然这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是由此产生的废弃纺织品却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废旧纺织品的高质回收利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如何实现这些废旧纺织品和纤维的高质利用成为现在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
[0003]中国专利CN110343314A公布了一种用废旧纺织品开松纤维制备塑料增强增韧剂的方法,该方法将废旧纺织品开松纤维分散到塑料制品中,起到增强增韧的效果。中国专利CN110183145A公布了一种利用回收混纺纺织物生产绿色建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废旧纺织品制备成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粘结剂运用在绿色建材上。
[0004]根据以上,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废旧纺织品开松进而再对开松纤维进行表面改性来增加纤维与再生石基体之间的相容性以及纤维在石材中的分散性,旨在对废旧纺织品消纳的基础上还能够提升再生石材的性能。整个回收利用过程中没有产生其它污染,实现了绿色利用废旧纺织物。该方法高质高量地利用废弃纺织品,提升再生石的性能,将垃圾放在正确的位置,实现了变废为宝。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纺织品废料存量过高,提供一种利用回收纺织品的改性开松纤维增强再生人造石的方法。
[0006]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利用回收纺织品开松改性后的纤维增强再生人造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纤维开松:对废旧纺织品边角料和纤维废丝通过开松设备进行开松,获得废旧纺织物边角料和纤维废丝的开松纤维;步骤二:二次破碎:使用刀片式破碎机对步骤一获得的开松纤维进行二次破碎,获得开松破碎后的纤维;步骤三:表面改性:将步骤二获得的开松破碎后的纤维放入含有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加热至预定温度反应一段时间,烘干,获得表面改性的纤维;步骤四:共混增强:将步骤三获得的经过表面改性的纤维与废石粉、废碎石子、水泥、固化剂、减水剂、促进剂、水一起进行搅拌共混成混合料;步骤五:真空压制成型:将步骤四获得的混合料通过旋片式真空泵中抽出其中的气泡,并同时振动和压制成型,获得真空压制后的样品。
[0007]步骤六:养护:再将步骤五获得的真空压制后的样品放置进养护室内进行养护干燥得到废纺改性开松纤维增强的再生人造石。
[0008]其中,步骤一中所述废旧纺织品为丙纶、氨纶或涤纶,优选为丙纶,所述开松后的纤维长度为15~20cm。
[0009]其中,步骤二中所述刀片式破碎机破碎后的纤维长度为2~4cm。
[0010]其中,步骤三中所述的含有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是由硅烷偶联剂、引发剂、乙醇和水组成。
[0011]其中,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中一种,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0012]其中,硅烷偶联剂浓度为20g/L~100g/L,乙醇/水溶液的乙醇含量为10~30wt%,引发剂浓度为1g/L
‑
10g/L。
[0013]其中,步骤三所述的加热至预定温度反应一段时间的反应温度为50~100℃、浸泡反应时间为2h~10h。
[0014]其中,步骤四所述共混是将经过表面改性的纤维与废石粉、废石子、水泥、固化剂、减水剂、促进剂、水一起进行搅拌共混成混合料,其中纤维添加的体积分数在0.05%~0.3%,废石粉、废石子来源于天然石材加工过程产生的磨切粉料、边角料。
[0015]其中,步骤五所述通过旋片式真空泵除气泡的真空度为0.05kPa~0.10kPa。
[0016]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回收纺织品开松后的纤维增强再生人造石,根据上述方法制备而成。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对废旧纺织品开松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后加入再生人造石,基于再生石的消耗量,可以展望的是这将极大促进废旧纺织品消纳;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表面改性技术可以较好地改善开松纤维的憎水性,提升开松纤维与再生石基体的相容性,从而提升开松纤维在再生石基体中的分散性;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废旧纺织品价格便宜,节约企业成本并有利于最终产品的高值化利用;4、本专利技术无需对纺织品进行分类或化学处理,工艺简单且环境友好。
[0018]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基于废旧纺织品的改性开松纤维增强再生人造石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
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2]为了彻底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专利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23]一种利用废旧纺织品的改性开松纤维增强再生人造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纤维开松:对废旧纺织品边角料和纤维废丝通过开松设备进行开松,获得废旧纺织物边角料和纤维废丝的开松纤维;步骤二:二次破碎:使用刀片式破碎机对步骤一获得的开松纤维进行二次破碎,获得开松破碎后的纤维;步骤三:表面改性:将步骤二获得的开松破碎后的纤维放入含有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加热至预定温度反应一段时间,烘干,获得表面改性的纤维;步骤四:共混增强:将步骤三获得的经过表面改性的纤维与废石粉、废碎石子、水泥、固化剂、减水剂、促进剂、水一起进行搅拌共混成混合料;步骤五:真空压制成型:将步骤四获得的混合料通过旋片式真空泵抽出其中的气泡,并同时振动和压制成型,获得真空压制后的样品;步骤六:养护:再将步骤伍获得的真空压制后的样品放置进养护室内进行养护干燥得到废纺改性开松纤维增强的再生人造石。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废旧纺织品的改性开松纤维增强再生人造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纤维开松:对废旧纺织品边角料和纤维废丝通过开松设备进行开松,获得废旧纺织物边角料和纤维废丝的开松纤维;步骤二:二次破碎:使用刀片式破碎机对步骤一获得的开松纤维进行二次破碎,获得开松破碎后的纤维;步骤三:表面改性:将步骤二获得的开松破碎后的纤维放入含有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加热至预定温度反应一段时间,烘干,获得表面改性的纤维;步骤四:共混增强:将步骤三获得的经过表面改性的纤维与废石粉、废碎石子、水泥、固化剂、减水剂、促进剂、水一起进行搅拌共混成混合料;步骤五:真空压制成型:将步骤四获得的混合料通过旋片式真空泵中抽出其中的气泡,并同时振动和压制成型,获得真空压制后的样品;步骤六:养护:再将步骤五获得的真空压制后的样品放置进养护室内进行养护干燥得到废纺改性开松纤维增强的再生人造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回收纺织品的改性开松纤维增强再生人造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废旧纺织品为丙纶、氨纶或涤纶,优选为丙纶,所述开松后的纤维长度为15~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旧纺织品的改性开松纤维增强再生人造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经刀片式破碎机破碎后的纤维长度为2~4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旧纺织品的改性开松纤维增强再生人造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含有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丽,吴文君,黄宝铨,罗永晋,陈庆华,钱庆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