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826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5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属于粘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方案为:粘度测试模块、密度测试模块和控温组件。粘度测试模块包括旋转空心管和悬浮芯,所述旋转空心管与驱动机构连接,能够定速旋转,所述悬浮芯竖直悬浮于所述旋转空心管内,且所述旋转空心管内壁与所述悬浮芯外侧壁之间限定出待测储液区;控温组件设置于所述粘度测试模块和密度测试模块外侧,能够调控所述粘度测试模块以及密度测试模块内的待测液的温度。本申请可摆脱老式毛细粘度计管的难清洗易损坏耗时长等缺点,这样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提高了测试精度。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方法。动粘度测试方法。动粘度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粘度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申请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0003]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质量指标,若使用过大粘度的润滑油时则会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增大燃料的消耗,也容易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若使用粘度过小的润滑油导致该润滑部位难形成油膜,造成两相磨擦面之间成为“干磨擦”,达不到润滑目的,增大机器的磨耗。滑油的牌号大部分在产品标准中,以运动粘度的平均值来划分,如冷冻机油、机械油等以50℃运动粘度的平均厘斯数划分,内燃机润滑油、汽缸油、齿轮油等按100℃运动粘度的平均里斯数划分。汽轮机等发电机所用的润滑油按40℃运动粘度来进行划分。
[0004]目前运动粘度测试仪市场上绝大部分是通过恒温水浴保持润滑油的温度,然后使用毛细粘度管通过计算流下的时间来计算样品的运动粘度,该种方法耗时且人为误差较大,毛细管易碎,需定期开展校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及方法,以摆脱老式毛细粘度计管的难清洗易损坏耗时长等缺点,这样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提高了测试精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包括:粘度测试模块、密度测试模块和控温组件。粘度测试模块包括旋转空心管和悬浮芯,旋转空心管与驱动机构连接,能够定速旋转,悬浮芯竖直悬浮于旋转空心管内,且旋转空心管内壁与悬浮芯外侧壁之间限定出待测储液区;控温组件设置于粘度测试模块和密度测试模块外侧,能够调控粘度测试模块以及密度测试模块内的待测液的温度。
[0008]可选地,悬浮芯内设有磁体,旋转空心管底部设有磁体座,能够与悬浮芯的磁体适配,使悬浮芯悬浮于旋转空心管内。
[0009]可选地,悬浮芯外层与旋转空心管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
[0010]可选地,粘度测试模块和密度测试模块的进液口均设置于下侧。
[0011]可选地,密度测试模块为集成式密度测量池,包括容积固定的池体和位于池体下侧的称重组件。
[0012]可选地,控温组件包括:半导制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半导制热装置包裹于粘度测试模块和密度测试模块外侧;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半导体制热装置一侧。
[0013]可选地,粘度测试模块还包括:圆管。圆管套设于旋转空心管外侧,且半导体制热装置包裹与圆管上。
[0014]可选地,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还包括:清洗装置。清洗装置与粘度测试模块以
及密度测试模块均连通。
[0015]可选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瓶、进液泵、废液瓶和排液泵。清洗瓶用于储存清洗液;进液泵连通粘度测试模块与清洗瓶,以及连通密度测试模块与清洗瓶;废液瓶用于储存废弃液;排液泵连通粘度测试模块与清洗瓶,以及连通密度测试模块与清洗瓶。
[001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方法,包括:
[0017]确定测试液进入粘度测试模块以及密度测试模块后,控制温控组件调节测试液的温度;
[0018]确定测试液温度维持在设定温度的情况下,启动粘度测试模块以及密度测试模块;
[0019]获取粘度测试测得的待测液的动力粘性系数η以及密度测试模块测得的待测液的密度ρ;
[0020]根据公式v=η/ρ计算获得待测液的运动粘度v。
[0021]可选地,粘度测试模块测得待测液的动力粘性系数η,包括:
[0022]确定旋转空心管与悬浮芯之间的流速梯度du/dy以及旋转空心管受到的摩擦应力τ;
[0023]根据公式τ=ηdu/dy计算获得待测液的动力粘性系数η。
[0024]可选地,确定旋转空心管与悬浮芯之间的流速梯度du/dy,包括:
[0025]确定旋转空心管的转动速度v1、悬浮芯的转动速度v2以及旋转空心管与悬浮芯之间的间隙ε;
[0026]根据公式du/dy=(v1

v2)/ε,计算确定旋转空心管与悬浮芯之间的流速梯度du/dy。
[0027]可选地,确定旋转空心管受到的摩擦应力τ。包括:
[0028]根据公式Mr=τ*2π*R*L*R,计算获得旋转空心管受到的摩擦应力τ,其中,Mr为待测液对旋转空心管产生的力矩,可由电机软件测得,R为旋转空心管的半径,L为旋转空心管的长度。
[0029]可选地,密度测试模块测得待测液的密度ρ包括:
[0030]确定密度测试模块的容积V以及密度测试模块空置与存满状态下的质量差m;
[0031]根据公式ρ=m/v,计算获得待测液的密度ρ。
[0032]可选地,确定测试液进入粘度测试模块以及密度测试模块后,控制温控组件调节测试液的温度前,还包括,对粘度测试模块以及密度测试模块进行润洗;获得待测液的动力粘性系数η后,还包括,控制清洗装置对粘度测试模块以及密度测试模块进行冲洗。
[0033]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二方面的。
[0034]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二方面的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方法。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36]1、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利用牛顿粘性定律对样品的粘度进行检测,利用旋转式的粘度测试模块对石油产品的粘度进行检测。可摆脱老式毛细粘度计管的难清洗易损坏耗
时长等缺点,这样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提高了测试精度。
[0037]2、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自动完成石油产品运动粘度和密度的测试,测试时,只需要微量的样品即可完成密度和粘度的测试。设置好测试参数,仪器将自动进样,预热,测试,试验完成后自动清洗、烘干测量池,提高对石油产品运动粘度和密度的测试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粘度测试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密度测试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2提供的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0043]100、粘度测试模块;101、旋转空心管;102、悬浮芯;103、磁体;104、磁体座104;200、密度测试模块;201、池体;202、称重组件;300、控温组件;301、半导制热装置;302、温度传感器;400、清洗装置;401、清洗瓶;402、进液泵;403、废液瓶;404、排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4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度测试模块,包括旋转空心管和悬浮芯,所述旋转空心管与驱动机构连接,能够定速旋转,所述悬浮芯竖直悬浮于所述旋转空心管内,且所述旋转空心管内壁与所述悬浮芯外侧壁之间限定出待测储液区;密度测试模块;控温组件,设置于所述粘度测试模块和密度测试模块外侧,能够调控所述粘度测试模块以及密度测试模块内的待测液的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芯内设有磁体,所述旋转空心管底部设有磁体座,能够与所述悬浮芯的磁体适配,使所述悬浮芯悬浮于所述旋转空心管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浮芯外层与所述旋转空心管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度测试模块和所述密度测试模块的进液口均设置于下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度测试模块为集成式密度测量池,包括容积固定的池体和位于所述池体下侧的称重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温组件包括:半导制热装置,包裹于所述粘度测试模块和密度测试模块外侧;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热装置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测试模块还包括:圆管,套设于所述旋转空心管外侧,且所述半导体制热装置包裹与所述圆管上。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装置,与所述粘度测试模块以及所述密度测试模块均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瓶,用于储存清洗液;进液泵,连通所述粘度测试模块与所述清洗瓶,以及连通所述密度测试模块与所述清洗瓶;废液瓶,用于储存废弃液;排液泵,连通所述粘度测试模块与所述清洗瓶,以及连通所述密度测试模块与所述清洗瓶。6.一种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测试液进入粘度测试模块以及密度测试模块后,控制温控组件调节所述测试液的温度;确定所述测试液温度维持在设定温度的情况下,启动粘度测试模块以及密度测试模块;获取所述粘度测试测得的所述待测液的动力粘性系数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亚楠李贵海刘国强李嫱宗立君亓秋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