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架一组特殊端头支架的运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807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两架一组特殊端头支架的运输方法,属于井下液压支架运输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是采用了前、中、后三组支架拆分后进行“左右对称、成组结合”运输方案,即采取由前到后、由上到下,分别从支架的前顶梁、前底座;中顶梁、中底座;后顶梁、后底座着手设计,分前、中、后三部分固定运输方式,将支架降至最佳运输位置进行运输的。这样一方面解决了支架因宽度较窄带来的运输过程支架稳定性差的问题,另一方面支架按“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架一组特殊端头支架的运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生产
,特别涉及井下运输
,具体是一种两架一组特殊端头支架的运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矿开采技术和煤机装备的高速发展,井下采煤工作面机头、尾处的支护设备越来越多,为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支护安全系数、推动煤矿采煤机械化快速发展,机头尾处采用两架一组特殊端头支架代替传统单体柱进行支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两架一组特殊端头支架由前、中、后三组支架组组成,每组支架组又由左、右两架单架体组成,即共由六架单架体组成,其总长约20m,单架体宽约600mm

800mm。“两架一组特殊端头支架
”ꢀ
可布置在转载机两侧,具有支护范围广、安全系数高、可左右迈步自移等特点,极大地改善了原传统单体柱支护安全性低、劳动强度大、推进速度慢等缺点。但是其又因结构长、宽度窄,带来运输困难问题,尤其是整架运输更是极度困难,所以目前的方法是将其拆卸运输,即将其完全拆卸开来后,将解体的顶梁、立柱、掩护梁、四连杆等机构进行独立运输,但是将其运至井下后,又会受安装空间和起吊设备等限制,使得装配十分困难,在规定工期内基本上是无法完成组装任务的。根据调研显示,目前国内各大矿井运输此类支架均采用井上解体运输、井下重新组装方式,耗时很长,危险性极大,尚无其他很好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全新的两架一组特殊端头支架的运输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两架一组特殊端头支架的运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组成两架一组特殊端头支架的前部支架组、中部支架组和尾部支架组拆卸分离;2)对拆卸分离下来的前部支架组进行限位连接,具体如下:

顶梁部分前左顶梁和前右顶梁左右紧贴放置,前左顶梁内侧边上的预留活动侧护板铰接耳与前右顶梁内侧边上的预留活动侧护板铰接耳对齐并通过固定铰接板及销轴进行连接;前左顶梁后端用于连接中部支架组的铰接孔与前右顶梁后端用于连接中部支架组的铰接孔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后端铰接芯轴进行连接,后端铰接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

底座部分前左底座和前右底座左右间隔对称放置,前左底座前端的原有铰接耳与前右底座前端的原有铰接耳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前端限位芯轴进行连接,前端限位芯轴上位于两组
原有铰接耳之间的轴段上套装有限位套筒,前端限位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前左底座后端的原有铰接耳与前右底座后端的原有铰接耳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后端限位芯轴进行连接,后端限位芯轴上位于两组原有铰接耳之间的轴段上套装有限位套筒,后端限位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

顶梁与底座之间的支撑部分前左顶梁的后端与前左底座的后端之间支撑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顶端与前左顶梁上的后端铰接芯轴铰接连接,第一连杆的底端与前左底座上的后端限位芯轴铰接连接;前右顶梁的后端与前右底座的后端之间支撑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顶端与前右顶梁上的后端铰接芯轴铰接连接,第二连杆的底端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活动支撑在前右底座的顶面上;第一连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的长度,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配合底座部分形成三角形结构;3)对拆卸分离下来的中部支架组进行限位连接,具体如下:

顶梁部分中左顶梁和中右顶梁左右紧贴放置,中左顶梁内侧边上的预留活动侧护板铰接耳与中右顶梁内侧边上的预留活动侧护板铰接耳对齐并通过固定铰接板及销轴进行连接;中左顶梁前端用于连接前部支架组的铰接孔与中右顶梁前端用于连接前部支架组的铰接孔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前端铰接芯轴进行连接,前端铰接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中左顶梁后端用于连接尾部支架组的铰接孔与中右顶梁后端用于连接尾部支架组的铰接孔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后端铰接芯轴进行连接,后端铰接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

底座部分中左底座和中右底座左右间隔对称放置,中左底座前端的原有铰接耳与中右底座前端的原有铰接耳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前端限位芯轴进行连接,前端限位芯轴上位于两组原有铰接耳之间的轴段上套装有限位套筒,前端限位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中左底座后端的原有铰接耳与中右底座后端的原有铰接耳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后端限位芯轴进行连接,后端限位芯轴上位于两组原有铰接耳之间的轴段上套装有限位套筒,后端限位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

顶梁与底座之间的支撑部分中部支架组的前端支撑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顶端与插设在中左顶梁和中右顶梁上的前端铰接芯轴铰接连接,铰接点位于中左顶梁和中右顶梁之间的前端铰接芯轴中心位置处,第三连杆的底端与插设在中左底座和中右底座上的前端限位芯轴铰接连接,铰接点位于中左底座和中右底座之间的前端限位芯轴中心位置处;中部支架组的后端支撑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顶端与插设在中左顶梁和中右顶梁上的后端铰接芯轴铰接连接,铰接点位于中左顶梁和中右顶梁之间的后端铰接芯轴中心
位置处,第四连杆的底端与插设在中左底座和中右底座上的后端限位芯轴铰接连接,铰接点位于中左底座和中右底座之间的后端限位芯轴中心位置处;4)对拆卸分离下来的尾部支架组进行限位连接,具体如下:

顶梁部分尾左顶梁和尾右顶梁左右紧贴放置,尾左顶梁内侧边上的预留活动侧护板铰接耳与尾右顶梁内侧边上的预留活动侧护板铰接耳对齐并通过固定铰接板及销轴进行连接;尾左顶梁前端用于连接中部支架组的铰接孔与尾右顶梁前端用于连接中部支架组的铰接孔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前端铰接芯轴进行连接,前端铰接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

底座部分尾左底座和尾右底座左右间隔对称放置,尾左底座前端的原有铰接耳与尾右底座前端的原有铰接耳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前端限位芯轴进行连接,前端限位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尾左底座后端的预留连接耳与尾右底座后端的预留连接耳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连接销轴进行连接,连接销轴上位于两组预留连接耳之间的轴段上套装有限位套筒,连接销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

顶梁与底座之间的支撑部分尾部支架组的前端支撑有第五连杆,第五连杆的顶端与插设在尾左顶梁和尾右顶梁上的前端铰接芯轴铰接连接,铰接点位于尾左顶梁和尾右顶梁之间的前端铰接芯轴中心位置处,第五连杆的底端与插设在尾左底座和尾右底座上的前端限位芯轴铰接连接,铰接点位于尾左底座和尾右底座之间的前端限位芯轴中心位置处;

配重箱的设置尾部支架组的前端位置设置有配重箱,配重箱包括方体状的箱体,箱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座,箱体的前后箱壁上均设置有上下两组连接耳座;配重箱支撑在尾左底座和尾右底座的前端之间,配重箱的限位座卡置在尾左底座和尾右底座之间,配重箱的前箱壁与第五连杆紧贴设置并且其上的连接耳座卡置在第五连杆的两侧;4)前部支架组、中部支架组和尾部支架组的运输前部支架组、中部支架组和尾部支架组完成各自的限位连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架一组特殊端头支架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组成两架一组特殊端头支架的前部支架组、中部支架组和尾部支架组拆卸分离;2)对拆卸分离下来的前部支架组进行限位连接,具体如下:

顶梁部分前左顶梁和前右顶梁左右紧贴放置,前左顶梁内侧边上的预留活动侧护板铰接耳与前右顶梁内侧边上的预留活动侧护板铰接耳对齐并通过固定铰接板及销轴进行连接;前左顶梁后端用于连接中部支架组的铰接孔与前右顶梁后端用于连接中部支架组的铰接孔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后端铰接芯轴进行连接,后端铰接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

底座部分前左底座和前右底座左右间隔对称放置,前左底座前端的原有铰接耳与前右底座前端的原有铰接耳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前端限位芯轴进行连接,前端限位芯轴上位于两组原有铰接耳之间的轴段上套装有限位套筒,限位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前左底座后端的原有铰接耳与前右底座后端的原有铰接耳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后端限位芯轴进行连接,后端限位芯轴上位于两组原有铰接耳之间的轴段上套装有限位套筒,限位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

顶梁与底座之间的支撑部分前左顶梁的后端与前左底座的后端之间支撑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顶端与前左顶梁上的后端铰接芯轴铰接连接,第一连杆的底端与前左底座上的后端限位芯轴铰接连接;前右顶梁的后端与前右底座的后端之间支撑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顶端与前右顶梁上的后端铰接芯轴铰接连接,第二连杆的底端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活动支撑在前右底座的顶面上;第一连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的长度,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配合底座部分形成三角形结构;3)对拆卸分离下来的中部支架组进行限位连接,具体如下:

顶梁部分中左顶梁和中右顶梁左右紧贴放置,中左顶梁内侧边上的预留活动侧护板铰接耳与中右顶梁内侧边上的预留活动侧护板铰接耳对齐并通过固定铰接板及销轴进行连接;中左顶梁前端用于连接前部支架组的铰接孔与中右顶梁前端用于连接前部支架组的铰接孔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前端铰接芯轴进行连接,前端铰接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中左顶梁后端用于连接尾部支架组的铰接孔与中右顶梁后端用于连接尾部支架组的铰接孔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后端铰接芯轴进行连接,后端铰接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

底座部分中左底座和中右底座左右间隔对称放置,中左底座前端的原有铰接耳与中右底座前端的原有铰接耳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前端限位芯轴进行连接,前端限位芯轴上位于两组原有铰接耳之间的轴段上套装有限位套筒,限位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中左底座后端的原有铰接耳与中右底座后端的原有铰接耳对齐并通过插设一根后端
限位芯轴进行连接,后端限位芯轴上位于两组原有铰接耳之间的轴段上套装有限位套筒,后端限位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光销进行限位;

顶梁与底座之间的支撑部分中部支架组的前端支撑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顶端与插设在中左顶梁和中右顶梁上的前端铰接芯轴铰接连接,铰接点位于中左顶梁和中右顶梁之间的前端铰接芯轴中心位置处,第三连杆的底端与插设在中左底座和中右底座上的前端限位芯轴铰接连接,铰接点位于中左底座和中右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贝贝赵光明樊华丁雁赵永吉郭文辉成玲珑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金鼎山西煤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