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的组合式导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792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的组合式导电装置,包括导电体和导电刷,所述导电体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伸入至内孔内,尾部位于外侧,所述导电刷与头部固定,所述头部呈杆状,所述导电刷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导电刷依次套在头部上,且头部的端部设置有锁紧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导电体和导电刷可以单独生产再进行组装装配,根据电机功率大小调整导电纤维或导电刷数量的多少,从而调整导电接触面积,非常利于平台化和系列化。利于平台化和系列化。利于平台化和系列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的组合式导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的组合式导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轴电流导致的电腐蚀是变频电机的一种常见轴承故障,由于采用变频电源供电和电机制造等因素,电机运行时会在轴承上形成共模电流和差模电流。减小和抑制轴电流的方法,除在变频电源侧增加滤波以减小共模电压外,在电机侧的解决方式主要是从“堵”和“疏”两方面着手,“堵”的方式有采用绝缘端盖、绝缘轴承等,“疏”的方式是在轴承附近通过增加接地碳刷、导电环、辅助轴承和导电弹片等,使壳体与转轴短接,形成阻抗更低导电旁路,从而使轴电流主要通过导电旁路释放,避免轴电流流经轴承导致电腐蚀。
[0003]在新能源汽车电机应用领域,受制于产品结构及成本等因素,绝缘端盖和绝缘轴承很少使用,采用接地碳刷或导电环需额外考虑电机的安装空间,且对于已经装车的电机很难再进行整改。
[0004]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针对轴电流问题采用导电环处理方式居多,导电环通过环内固定的导电纤维与转轴接触导电,与接地碳刷相比,导电纤维具有导电性好、耐磨、免维护等优点,由于导电环较大,会需增加电机内部的安装空间和成本,同时对于既有电机的整改非常不便。
[0005]申请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变频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其中采用何种结构的导电装置为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体和导电刷可以单独生产再进行组装装配,根据电机功率大小调整导电纤维或导电刷数量的多少,从而调整导电接触面积,非常利于平台化和系列化。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的组合式导电装置,包括导电体和导电刷,所述导电体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伸入至内孔内,尾部位于外侧,所述导电刷与头部固定,所述头部呈杆状,所述导电刷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导电刷依次套在头部上,且头部的端部设置有锁紧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体的尾部上设置有螺纹盲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刷包括铜环和导电纤维,所述导电纤维一端固定于铜环内,另一端伸出至铜环外,所述铜环套在头部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刷包括两个铜片和导电纤维,导电纤维位于两个铜片之间,两个铜片之间设置有锁紧螺钉。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刷包括两个铜片和导电纤维,铜片上设置有径向布置的凹槽,导电纤维位于凹槽内,两个铜片之间设置有锁紧螺钉。
[0012]进一步的导电刷包括固定座、压板和导电纤维,固定座包括固定板、星形柱和压柱,所述星形柱和压柱的一侧均与固定板固定,且压柱位于星形柱的星形槽内,压柱与星形槽之间留有安装空间,压柱的长度大于星形柱的长度,导电纤维的中间位于星形槽内,且导电纤维的两端由星形槽伸出,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供压柱穿过的定型孔,压柱的前端穿过定型孔后铆压固定压板。
[0013]进一步的压板对应定型孔处设置有沉孔,沉孔用以容纳压柱被铆压的端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星形槽对应压柱与星形柱之间形成的槽呈V形或U形。
[0015]进一步的所述星形柱和压柱的外侧面均与固定板的最大外圆面齐平,在压柱的前端设置有台阶,压柱的前端外侧面不与固定板的最大外圆面齐平。
[0016]进一步的压柱朝向星形槽内侧面具有沿径向延伸的防滑棱。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导电纤维特殊设计的导电装置,除可根据电机大小进行调整外,还可根据电机功率大小调整导电纤维或导电刷数量的多少,从而调整导电接触面积,非常利于平台化和系列化,导电装置的导电体和导电刷可以单独生产再进行组装装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变频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盖板的部分侧视图;
[0020]图3为盖板的部分剖视图;
[0021]图4为导电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5为导电体的尾部的侧视图;
[0023]图6为导电体的剖视图;
[0024]图7为导电刷的第一种结构侧视图;
[0025]图8为铜环的立体结构图;
[0026]图9为导电体的锁紧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7]图10为导电体的锁紧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8]图11为导电体与盖板连接固定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9]图12为导电刷的第二种结构剖视图;
[0030]图13为导电刷的第二种结构侧视图;
[0031]图14为导电刷第三种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0032]图15为导电刷第三种结构中铜片的立体结构图;
[0033]图16为导电刷第四种结构的剖视图;
[0034]图17为导电刷第四种结构中固定座的立体结构图;
[0035]图18为导电刷第四种结构中压板的立体结构图;
[0036]图19为导电刷第五种结构的剖视图;
[0037]图20为导电刷第五种结构中固定座的立体结构图。
[0038]附图标记:1、转轴;11、内孔;2、导电装置;21、导电体;211、安装平台;212、通孔;213、尾部;214、环槽;215、头部;216、螺纹段;217、螺纹盲孔;22、密封圈;23、导电刷;231、铜环;232、导电纤维;2321、外部轮廓;233、铜片;234、锁紧螺钉;235、凹槽;2361、压柱;2362、
星形槽;2363、压柱的前端;2364、固定板;2365、星形柱;237、压板;2371、定型孔;2373、沉孔;24、六角法兰面螺母;3、盖板;31、安装凸台;32、安装孔;33、螺纹孔;4、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参照图1至图20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4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0041]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2]一种变频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包括转轴1和端盖4,还包括:
[0043]内孔11,其设置于转轴1上,由转轴1的端部沿轴向向内部延伸而成;
[0044]导电装置2,其包括导电体21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的组合式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体和导电刷,所述导电体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伸入至内孔内,尾部位于外侧,所述导电刷与头部固定,所述头部呈杆状,所述导电刷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导电刷依次套在头部上,且头部的端部设置有锁紧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的组合式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的尾部上设置有螺纹盲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的组合式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刷包括铜环和导电纤维,所述导电纤维一端固定于铜环内,另一端伸出至铜环外,所述铜环套在头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的组合式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刷包括两个铜片和导电纤维,导电纤维位于两个铜片之间,两个铜片之间设置有锁紧螺钉。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的组合式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刷包括两个铜片和导电纤维,铜片上设置有径向布置的凹槽,导电纤维位于凹槽内,两个铜片之间设置有锁紧螺钉。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轴电流防护结构的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磊董小艳于冰王光晨张帅王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车尚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