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734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监护仪和无线电极贴片,还包括收存机构和贴合机构,所述收存机构由台盒、横腔、抽盒、矩形板和V形弹片构成,所述监护仪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台盒,且台盒的一侧开设有横腔,在监护仪的顶端设置有收存机构的台盒,将无线电极贴片放入抽盒内,然后握住矩形板将抽盒嵌入横腔内,此时抽盒外侧的V形弹片受压变形后挤入抽盒与横腔的腔壁之间形成弹性支撑结构,使得抽盒与横腔的腔壁之间存在弹性支撑力,当抽盒完全送入抽盒内时矩形板可以遮挡住横腔的腔口,从而实现监护仪对无线电极贴片的收存。从而实现监护仪对无线电极贴片的收存。从而实现监护仪对无线电极贴片的收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麻醉深度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麻醉医生运用麻醉专业所掌握的镇痛药物和神经阻滞等技术,可以控制和治疗急慢性疼痛,开设疼痛治疗门诊或病室。在术后镇痛、无痛分娩和晚期癌痛的治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0003]专利号CN201520113000.2公开一种无线麻醉深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采集模块、脑电信号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微处理器、电池单元、无线发射器和终端接收与处理设备;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脑电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脑电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电路连接,模数转换电路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池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池单元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器的输入端连接,无线发射器的输出端通过无线网络与终端接收与处理设备的输入端连接。经由本技术装置可使麻醉深度检测者不需连接导线即可获得脑电信号,方便于重症监护病房多人实时监测,并节约了成本。
[0004]1、现有技术的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使用无线电极贴片与监护仪进行无线连接,这种无线电极贴片可以直接贴在病人的额头处进行麻醉深度监测,而这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监护仪处缺乏专用的无线电极贴片收存机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0005]2、现有技术的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使用无线电极贴片与监护仪进行无线连接,这种无线电极贴片可以直接贴在病人的额头处进行麻醉深度监测,而这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无线电极贴片外侧缺乏较好的贴合机构,无线电极贴片需要借助医用胶带才能牢固贴在患者额头处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监护仪和无线电极贴片,还包括收存机构和贴合机构,所述收存机构由台盒、横腔、抽盒、矩形板和V形弹片构成,所述监护仪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台盒,且台盒的一侧开设有横腔,所述横腔的腔口处嵌入有抽盒,且抽盒的盒体后方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抽盒的盒体外壁处固定连接有V形弹片,且抽盒内放置有无线电极贴片,所述贴合机构由吸盘、柱孔、塞柱和筋带构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电极贴片安装于吸盘的盘体下表面处,且无线电极贴片外侧的吸盘表面贯穿开设有柱孔,所述柱孔的内部嵌入有塞柱,所述塞柱的顶端与吸盘的顶端
之间固定连接有筋带;将无线电极贴片安装在贴合机构的吸盘内,将吸盘贴在病人额头后用力按压吸盘,在无线电极贴片接触病人额头后吸盘与病人皮肤之间形成负压吸附关系,从而将无线电极贴片贴在病人的额头处,从柱孔处拔出塞柱使吸盘与外界空间互通从而解除吸盘内部的负压力,便可从病人额头皮肤处拔下无线电极贴片,而塞柱借助筋带与吸盘连接不会随意掉落,实现了无线电极贴片在病人皮肤处的便捷粘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筋带的材质为软性橡胶材质;软性橡胶材质的筋带可以拉伸,方便塞柱在柱孔处进行拔插。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监护仪的后方安装有后支座,且后支座的座体为矩形座体;监护仪后方借助矩形座体的后支座可以较好的放置在桌板表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的材质为硅胶材质;硅胶材质的吸盘较为柔软吸附性较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在监护仪的顶端设置有收存机构的台盒,将无线电极贴片放入抽盒内,然后握住矩形板将抽盒嵌入横腔内,此时抽盒外侧的V形弹片受压变形后挤入抽盒与横腔的腔壁之间形成弹性支撑结构,使得抽盒与横腔的腔壁之间存在弹性支撑力,当抽盒完全送入抽盒内时矩形板可以遮挡住横腔的腔口,从而实现监护仪对无线电极贴片的收存,抽出抽盒便可从盒内拿出无线电极贴片进行使用。
[0015]2、本技术通过将无线电极贴片安装在贴合机构的吸盘内,将吸盘贴在病人额头后用力按压吸盘,在无线电极贴片接触病人额头后吸盘与病人皮肤之间形成负压吸附关系,从而将无线电极贴片贴在病人的额头处,从柱孔处拔出塞柱使吸盘与外界空间互通从而解除吸盘内部的负压力,便可从病人额头皮肤处拔下无线电极贴片,而塞柱借助筋带与吸盘连接不会随意掉落,实现了无线电极贴片在病人皮肤处的便捷粘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收存机构安装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贴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吸盘剖视图。
[0019]图中:1、监护仪;2、无线电极贴片;3、收存机构;301、台盒;302、横腔;303、抽盒;304、矩形板;305、V形弹片;4、后支座;5、贴合机构;501、吸盘;502、柱孔;503、塞柱;504、筋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监护仪1和无线电极贴片2,还包括收存机构3和贴合机构5,所述收存机构3由台盒301、横腔302、抽盒303、矩形板304和V形弹片305构成,所述监护仪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台盒301,且台盒301的一侧开设有横腔302,所述横腔302的腔口处嵌入有抽盒303,且抽盒303的盒体后方固定连接有矩形板304,所述抽盒303的盒体外壁处固定连接有V形弹片305,且抽盒303内放置有无线电极贴片2,所述贴合机构5由吸盘501、柱孔502、塞柱503和筋带504构成。
[0022]其中,所述无线电极贴片2安装于吸盘501的盘体下表面处,且无线电极贴片2外侧的吸盘501表面贯穿开设有柱孔502,所述柱孔502的内部嵌入有塞柱503,所述塞柱503的顶端与吸盘501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筋带504;将无线电极贴片2安装在贴合机构5的吸盘501内,将吸盘501贴在病人额头后用力按压吸盘501,在无线电极贴片2接触病人额头后吸盘501与病人皮肤之间形成负压吸附关系,从而将无线电极贴片2贴在病人的额头处,从柱孔502处拔出塞柱503使吸盘501与外界空间互通从而解除吸盘501内部的负压力,便可从病人额头皮肤处拔下无线电极贴片2,而塞柱503借助筋带504与吸盘501连接不会随意掉落,实现了无线电极贴片2在病人皮肤处的便捷粘贴。
[0023]其中,所述筋带504的材质为软性橡胶材质;软性橡胶材质的筋带504可以拉伸,方便塞柱503在柱孔502处进行拔插。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监护仪(1)和无线电极贴片(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存机构(3)和贴合机构(5),所述收存机构(3)由台盒(301)、横腔(302)、抽盒(303)、矩形板(304)和V形弹片(305)构成,所述监护仪(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台盒(301),且台盒(301)的一侧开设有横腔(302),所述横腔(302)的腔口处嵌入有抽盒(303),且抽盒(303)的盒体后方固定连接有矩形板(304),所述抽盒(303)的盒体外壁处固定连接有V形弹片(305),且抽盒(303)内放置有无线电极贴片(2),所述贴合机构(5)由吸盘(501)、柱孔(502)、塞柱(503)和筋带(504)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睿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