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06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轨道镀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包括车体和刷镀装置包括储液箱,储液箱包括电净液箱、活化液箱、打底液箱、清洗液箱和镀覆液箱,上述箱体分别通过输液系统连接有两个刷镀笔,每个刷镀笔分别位于车体两侧,车体两侧分别连接五个刷镀笔,且五个刷镀笔根据刷镀工艺流程依次等间距设置在车体两侧,上述刷镀笔与电源正极连接,电源负极搭接在钢轨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刷镀设备实现了自动化连续作业,且采用该刷镀设备进形刷镀,同时满足了刷镀效率和刷镀质量,镀层宽度可以达到30mm或以上,厚度可以达到0.02mm或以上,可以满足30000轴车辆轮对碾压,镀层连续均匀。镀层连续均匀。镀层连续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轨道镀涂
,尤其是一种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是长期以来困扰行车运输的难题。我国的基本轨道电路都是通过钢轨来传输电信号,当列车压入轨道电路区段时,通过轮对短路轨道电路,轨道继电器落下,实现检查列车占用的功能。造成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钢轨表面生锈及污染,钢轨在露天状态下其表面灰尘吸附水分,在钢轨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形成Fe(OH)
3 薄膜氧化层。在—些货场,装卸粉尘散落在轨面或被机车车辆轮对带到轨面上,再经列车轮碾轧形成绝缘层,使列车轮对与轨面的接触电阻变大,造成轨道电路出现分路不良,而且这种锈层在正常轨面电压的情况下导电性能非常差甚至不导电。此时如果列车进入这些轨道电路区段,将不会短路轨道电路,导致无法检测到列车占用。
[0003]为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问题,目前在轨面直接采取措施的方法有熔覆堆焊和喷涂防腐金属两种,但这两种方式都不太完善,不能有效解决分路不良问题,目前铁路运输部门都期待更优的解决技术:一是能够延缓钢轨轨面锈蚀,增加钢轨的导电性;二是不能对钢轨造成任何损害或存在可能的损害。
[0004]电刷镀(涂镀)技术1899年起源于法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技术成型,我国的工业应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应用在80年代。电刷镀是电镀的一种,但相对于传统的电镀(槽镀)电刷镀有更多优势,电刷镀是依靠一个与阳极接触的垫或刷提供电镀需要的电解液,电镀时,垫或刷在被镀的阴极上移动的一种电镀方法。电刷镀使用专门研制的系列电刷镀溶液、各种形式的刷镀笔和阳极,以及专用的直流电源。工作时,工件接电源的负极,刷镀笔接电源的正极,靠包裹着的浸满溶液的阳极在工件表面擦拭,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零件表面与阳极相接触的各点上发生放电结晶,并随时间增长逐渐加厚,由于工件与刷镀笔有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因而对镀层上的各点来说是一个断续结晶过程。目前电刷镀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工业及民用等许多领域,是一门非常成熟的技术。
[0005]现有的刷镀设备,是把处理电净、活化、打底、清洗和涂镀的刷镀笔沿轨道长度方向按顺序依次设置且五个刷镀笔同步工作,由于每个工序需要的间隔时间及电流大小不同,所以不能在保证刷镀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连续自动化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该刷镀设备在保证刷镀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在自动化连续作业,采用该刷镀设备进形刷镀,同时满足了刷镀效率和刷镀质量,镀层与基体之间,镀层与镀层之间不易发生脱落,层在轨面上连续平整,能保证车辆运行平稳。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包括车体、位于车体上的支架和位于车体底部的行走轮,
[0009]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刷镀装置、电源和电气控制柜;
[0010]所述刷镀装置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包括电净液箱、活化液箱、打底液箱、清洗液箱和镀覆液箱,上述各储液箱分别通过输液系统连接有两个刷镀笔,每个刷镀笔分别位于车体两侧,安装后,车体两侧分别连接五个刷镀笔,且五个刷镀笔根据刷镀工艺流程依次等间距设置在车体两侧,上述刷镀笔与电源正极连接,电源负极搭接在钢轨轨面上;
[0011]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纵向移动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上设置有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的一侧连接有上下移动机构,车体两侧的五个刷镀笔固定在上下移动机构的下方,
[0012]所述电源采用蓄电池与发电机配合使用,提供设备行走及刷镀工作的供电,
[0013]所述刷镀装置中还包括刷镀电流检测仪,所述刷镀电流检测仪与电气控制柜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车体上安装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通过线缆与电源连接,所述行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主动轮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连接有紧急制动装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液箱还通过输液系统分别与电净液箱、活化液箱、打底液箱、镀覆液箱和镀笔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系统包括输液管和安装在输液管上的输液泵、电磁阀和流量阀。
[0018]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两个纵向移动导轨,两个纵向移动导轨上分别连接有滑台一,滑台一连接有伺服电机一,两个滑台一上分别连接有连接板一,两个连接板一上连接有横向移动导轨,所述横向移动导轨上连接有滑台二,所述滑台二连接有伺服电机二,所述滑台二上通过连接板二连接有上下移动导轨,所述上下移动导轨上连接有滑台三,所述滑台三连接有伺服电机三,所述滑台三通过连接板三连接有方形管,所述方形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五个刷镀笔。
[0019]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移动导轨的两端与连接板一之间分别通过轴承座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三维L型连接板。
[0021]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采用聚氨酯车轮。
[0022]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技术中的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该刷镀设备实现了自动化连续作业,且采用该刷镀设备进形刷镀,同时满足了刷镀效率和刷镀质量,镀层与基体之间,镀层与镀层之间不易发生脱落,层在轨面上连续平整,能保证车辆运行平稳。
[0024]采用本技术中的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进行刷镀,镀层宽度可以达到30mm或以上,厚度可以达到0.02mm或以上,可以满足30000轴车辆轮对碾压,镀层连续均匀。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中的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中的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的俯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中的车体及支架的斜视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中的纵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和上下移动机构的斜视图。
[0029]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中:1车体,2支架,3主动轮,4从动轮,5电源,6电气控制柜,7电净液箱,8活化液箱、9打底液箱,10清洗液箱,11镀覆液箱,12电源正极,13电源负极,14离合器,15行走电机,16滑台一,17滑台二,18滑台三,19纵向移动导轨,20连接板一,21横向移动导轨,22连接板二,23上下移动导轨,24连接板三,25方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中的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作进一步说明。
[0032]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包括车体1、位于车体1上的支架2和位于车体1底部的行走轮,车体1上设置有刷镀装置、电源5和电气控制柜6;刷镀装置包括储液箱,储液箱包括电净液箱7、活化液箱8、打底液箱9、清洗液箱10和镀覆液箱11,上述各储液箱分别通过输液系统连接有两个刷镀笔,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位于车体上的支架和位于车体底部的行走轮,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刷镀装置、电源和电气控制柜;所述刷镀装置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包括电净液箱、活化液箱、打底液箱、清洗液箱和镀覆液箱,各个箱体分别通过输液系统连接有两个刷镀笔,每个刷镀笔分别位于车体两侧,安装后,车体两侧分别连接五个刷镀笔,且五个刷镀笔根据刷镀工艺流程依次等间距设置在车体两侧,上述刷镀笔与电源正极连接,电源负极搭接在钢轨轨面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纵向移动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上设置有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的一侧连接有上下移动机构,车体两侧的五个刷镀笔固定在上下移动机构的下方,所述电源采用蓄电池与发电机配合使用,提供设备行走及刷镀工作的供电;所述刷镀装置中还包括刷镀电流检测仪,所述刷镀电流检测仪与电气控制柜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车体上安装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通过线缆与电源连接,所述行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主动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钢轨轨面的刷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连接有紧急制动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志欢郑旭东侯征何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中铁晨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