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放射科诊断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用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CT仪本体,所述CT仪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驱动马达,两个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均传动连接有一端与底座转动安装的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套管。该放射科用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放射科用CT装置为固定装置,无法对不便于转移的病人进行使用,由于CT装置较为笨重,需要多人配合使CT装置倾斜后再进行安装或更换滚轮,操作较为不便,且会对CT装置内部结构造成损坏,从而影响诊断效果的问题。响诊断效果的问题。响诊断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用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放射科诊断装置
,具体为一种放射科用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
[0003]传统的放射科用CT装置为固定装置,无法对不便于转移的病人进行使用,由于CT装置较为笨重,需要多人配合使CT装置倾斜后再进行安装或更换滚轮,操作较为不便,且会对CT装置内部结构造成损坏,从而影响诊断效果,故而提出一种放射科用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科用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具备便于操作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放射科用CT装置为固定装置,无法对不便于转移的病人进行使用,由于CT装置较为笨重,需要多人配合使CT装置倾斜后再进行安装或更换滚轮,操作较为不便,且会对CT装置内部结构造成损坏,从而影响诊断效果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便于操作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科用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CT仪本体,所述CT仪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驱动马达,两个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均传动连接有一端与底座转动安装的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套管,所述底座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螺纹杆下方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滑杆,同侧两个所述滑杆的外侧均滑动安装有一端延伸至挡板上方的套筒,同侧两个所述套管与两个所述套筒通过数量为两个的连接杆活动安装且两个连接杆相互活动安装,两个所述挡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延伸至底座下方的连接柱,四个所述连接柱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一端延伸至连接柱下方的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底座的内部顶壁转动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调节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链条与四个调节杆传动连接,四个所述调节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底座下方且分别位于四个万向轮外侧的支撑座,四个所述支撑座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延伸至底座内部且与底座滑动连接的限位块。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顶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滑槽,四个所述套管的顶部均
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滑槽内部的滑块。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顶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竖板,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与两个竖板转动安装,所述螺纹杆位于竖板左右两侧的外部呈相反螺纹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一端与底座内部顶壁转动安装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与四个调节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与链条传动连接的链轮。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嵌设有数量为两个的轴承,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分别与两个轴承的内侧相适配。
[0012]优选的,四个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把手呈弧形设置,所述CT仪本体的正面嵌设有显示屏。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科用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放射科用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在使用时,将底座整体放置于地面,四个支撑座与地面接触,驱动电机通过链条带动四个调节杆转动,使调节杆在支撑座的内部转动,从而带动底座整体上移,将万向轮转动安装于连接柱的内部,驱动马达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同侧套管往相对一侧移动,同侧两个套管带动两个连接杆在套筒发生旋转并推动挡板下移,驱动电机再次通过链条带动调节杆转动,使底座整体下移,直至支撑座高于地平面,此时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即可将通过把手推动CT仪本体进行移动,避免了人为倾斜CT仪本体安装万向轮,从而达到便于操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左侧局部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9]图中:1、底座;2、CT仪本体;3、把手;4、驱动马达;5、螺纹杆;6、滑杆;7、连接杆;8、挡板;9、套管;10、套筒;11、连接柱;12、支撑座;13、调节杆;14、链条;15、驱动电机;16、万向轮;1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
3,一种放射科用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CT仪本体2,CT仪本体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把手3,底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驱动马达4,两个驱动马达4的输出端均传动连接有一端与底座1转动安装的螺纹杆5,底座1的内部嵌设有数量为两个的轴承,两个螺纹杆5的外侧分别与两个轴承的内侧相适配,底座1的内部顶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竖板,两个螺纹杆5分别与两个竖板转动安装,螺纹杆5位于竖板左右两侧的外部呈相反螺纹设置,两个螺纹杆5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
数量为两个的套管9,底座1的内部顶壁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滑槽,四个套管9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滑槽内部的滑块,底座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螺纹杆5下方的挡板8,两个挡板8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滑杆6,同侧两个滑杆6的外侧均滑动安装有一端延伸至挡板8上方的套筒10,同侧两个套管9与两个套筒10通过数量为两个的连接杆7活动安装且两个连接杆7相互活动安装,两个挡板8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延伸至底座1下方的连接柱11,四个连接柱1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一端延伸至连接柱11下方的万向轮16,底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一端与底座1内部顶壁转动安装的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与四个调节杆13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与链条14传动连接的链轮,底座1的内部顶壁转动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调节杆13,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链条14与四个调节杆13传动连接,四个调节杆13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底座1下方且分别位于四个万向轮16外侧的支撑座12,四个支撑座1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把手3呈弧形设置,CT仪本体2的正面嵌设有显示屏,四个支撑座1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延伸至底座1内部且与底座1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用可移动式放射科CT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CT仪本体(2),所述CT仪本体(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把手(3),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驱动马达(4),两个所述驱动马达(4)的输出端均传动连接有一端与底座(1)转动安装的螺纹杆(5),两个所述螺纹杆(5)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套管(9),所述底座(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螺纹杆(5)下方的挡板(8),两个所述挡板(8)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滑杆(6),同侧两个所述滑杆(6)的外侧均滑动安装有一端延伸至挡板(8)上方的套筒(10),同侧两个所述套管(9)与两个所述套筒(10)通过数量为两个的连接杆(7)活动安装且两个连接杆(7)相互活动安装,两个所述挡板(8)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延伸至底座(1)下方的连接柱(11),四个所述连接柱(1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一端延伸至连接柱(11)下方的万向轮(16),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5),所述底座(1)的内部顶壁转动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调节杆(13),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链条(14)与四个调节杆(13)传动连接,四个所述调节杆(13)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底座(1)下方且分别位于四个万向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玖泰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