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动力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液冷板、电池模组和电池包。其中,液冷板包括底板和盖板,底板和盖板之间形成供液冷介质流通的流道,底板包括板主体、设于板主体上表面的第一限位条和设于板主体边侧的第一搭接部,第一限位条的布置路径沿板主体的边沿延伸;盖板的下侧板面开设有供底板置入的容置槽,容置槽的槽底在与第一搭接部对应区域凸设有第二搭接部;第一限位条和第一搭接部均抵接第二搭接部而限制底板和盖板在摩擦焊过程中压溃变形,提高液冷板的成品质量。提高液冷板的成品质量。提高液冷板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板、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0001]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板、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液冷板包括底板和盖板,底板和盖板盖合而形成供液冷介质流通的流道。底板和盖板盖合后通过摩擦焊焊接连接。在摩擦焊过程中会带来很大热量,很容易导致液冷板在焊接过程中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液冷板、电池模组和电池包,其旨在解决现有液冷板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变形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冷板,包括底板和盖板,底板和盖板之间形成供液冷介质流通的流道;
[0006]底板包括板主体、设于板主体上表面的第一限位条和设于板主体边侧的第一搭接部,第一限位条的布置路径沿板主体的边沿延伸;
[0007]盖板的下侧板面开设有供底板置入的容置槽,容置槽的槽底在与第一搭接部对应区域凸设有第二搭接部;
[0008]第一限位条和第一搭接部均抵接第二搭接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底板和盖板进行摩擦焊焊接的过程中,对焊接位置的压力以及摩擦焊接过程产生的大量的热量,容易导致焊接位置的结构变形,尤其是第一搭接部向内压溃变形。第一限位条和第二搭接部的设置,能够对第一搭接部提供刚性的支撑,而有效降低第一搭接部的形变情况,提高液冷板的成品质量。
[0010]可选的,盖板在容置槽内设有分腔件,分腔件将容置槽划分为多个腔室,各腔室顺次连通而形成流道;分腔件的下表面与板主体抵接并通过摩擦焊焊接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腔件与板主体焊接,以防止液冷板由于尺寸过大而容易在中间产生鼓包变形的情况。
[0012]可选的,分腔件包括分流凸台和设于分流凸台下表面的焊接凸块,底板还包括两个设于板主体上表面并位于分流凸台两侧的第二限位条,两个第二限位条之间形成容置分流凸台的第一限位槽,板主体在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开设有与焊接凸块配合的第二限位槽;在底板和盖板盖合时,分流凸台置于第一限位槽,焊接凸块置于第二限位槽,焊接凸块的下表面与板主体抵接并通过摩擦焊焊接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凸块和板主体进行摩擦焊焊接时,焊接凸块上表面受到分流凸台的支撑而侧面受到第二限位槽的限制而阻碍焊接凸块受热受压下的形变。第二限位条分居分流凸台的两侧而进一步加强对分腔件形变的限制,提高液冷板成品质量。
[0014]可选的,盖板在容置槽还设有用于改变液冷介质的流动方向的扰流结构,扰流结
构的下表面抵接板主体。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扰流结构能够作为承重件加强液冷板的承重能力。
[0016]可选的,扰流结构有多个并沿液冷介质的流通方向依次排布,各扰流结构均包括多个并沿垂直于液冷介质流通方向间隔布置的扰流柱,相邻的两个扰流结构的扰流柱在液冷介质的流通方向上错位设置,使得后一扰流结构使经前一扰流结构流出的液冷介质绕流;各扰流柱呈上下延伸的柱状,各扰流柱的下表面均抵接板主体。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扰流柱的设置能够增强对冷却介质的扰流效果而进一步提高冷却介质的换热效率和流动均匀性。
[0018]可选的,盖板在容置槽还设有分流条,分流条有多个并沿垂直于液冷介质流通方向间隔布置;各分流条的下表面抵接板主体。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分流条能够作为承重件加强液冷板的承重能力。
[0020]可选的,底板和盖板均为压铸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和盖板压铸成型再采用摩擦焊焊接,工艺控制良好,且制程稳定,具备批量交付能力。
[002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板、上盖、边框和电芯组件,边框夹设于液冷板和上盖之间并与液冷板、上盖围合形成容置电芯组件的容腔,液冷板为如上述的液冷板。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冷板在承担对电芯组件进行温度调节功能的同时,承载电芯组件的重量。液冷板直接抵接电芯组件,能够提高温度调节效率、提高节能效果。
[0024]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以及设于所述箱体内的横梁、纵梁和电池模组,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交错连接而将所述箱体内部空间分割成多个安装槽,所述电池模组有多个并对应设于各所述安装槽内;
[0025]所述电池模组为如上述的电池模组,
[0026]所述液冷板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以向所述流道输入或输出液冷介质的水嘴;
[0027]所述横梁或/和所述纵梁开设有上下贯通并供所述水嘴穿过的装配孔。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孔的设置,为水嘴提供装配空间,水嘴穿过装配孔而外接介质源。换言之,电池包内无需另外预留供水嘴放置的装配空间,从而能够提高整个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
[0029]可选的,液冷板有多个并与各电芯组件对应设置,位于横梁两侧的两个液冷板的水嘴与设于该横梁的装配孔对应设置。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横梁两侧的两个液冷板的水嘴共用该横梁的空间。该设置有利于管路集成设计,便利装配。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拆解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冷板、横梁和纵梁的装配示意图;
[003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冷板的拆解示意图;
[0037]图6为图5中A局部的放大图;
[003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冷板的剖切示意图;
[0039]图8为图7中B局部的放大图;
[0040]图9为图7中C局部的放大图;
[0041]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盖板的示意图。
[0042]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43]100、电池模组;10、液冷板;11、底板;111、板主体;1111、第一搭接部;112、第一限位条;113、第二限位条;12、盖板;121、第二搭接部;122、分腔件;1221、分流凸台;1222、焊接凸块;123、扰流柱;124、分流条;101、流道;13、水嘴;20、上盖;30、边框;40、电芯组件;200、箱体;300、横梁;301、装配孔;302、第一避让孔;303、第二避让孔;400、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板,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供液冷介质流通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板主体、设于所述板主体上表面的第一限位条和设于所述板主体边侧的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一限位条的布置路径沿所述板主体的边沿延伸;所述盖板的下侧板面开设有供所述底板置入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在与所述第一搭接部对应区域凸设有第二搭接部;所述第一限位条和所述第一搭接部均抵接所述第二搭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在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分腔件,所述分腔件将所述容置槽划分为多个腔室,各所述腔室顺次连通而形成所述流道;所述分腔件的下表面与所述板主体抵接并通过摩擦焊焊接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腔件包括分流凸台和设于所述分流凸台下表面的焊接凸块,所述底板还包括两个设于所述板主体上表面并位于所述分流凸台两侧的第二限位条,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条之间形成容置所述分流凸台的第一限位槽,所述板主体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所述焊接凸块配合的第二限位槽;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连接时,所述分流凸台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焊接凸块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所述焊接凸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板主体抵接并通过摩擦焊焊接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在所述容置槽还设有用于改变液冷介质的流动方向的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的下表面抵接所述板主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有多个并沿液冷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刚,谭本学,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