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端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650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前端照明装置,至少包括:一本体;至少二个灯座,设置于本体之上,其中每一个灯座包括一抛物面镜并在抛物面镜的开口端设置一透镜;至少二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分别设置于这些灯座内的抛物面镜上;以及一启动组件,分别与上述发光二极管组件电性连接,以分别控制这些发光二极管组件,其中,这些灯座至少可以产生二种不同光程的照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车辆前端照明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车辆前端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组件是一种可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固态光源。鉴于发光二极管组件不但体积小,更具有驱动电压低、反应速率快、耐震、寿命长等优点,而且还可以配合各种应用设备的需求,因此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相当普及的电子产品。近年来,随着发光二极管组件在制作过程与材料方面的不断改良,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发光功率也获得大幅提升。再加上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光源稳定且使用寿命长等特性,因此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应用领域也从一般常见的显示器或指示灯等装置,逐渐扩展至日常照明设备上,例如日光灯等。现有汽车、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前端照明装置,是采用白炽灯泡或卤素灯泡,灯泡安置于一抛物面镜的镜面上,灯泡前设有透镜聚光或散光。为了达到不同光程的照明目的,必须在灯座内的不同位置上设置不同亮度的灯泡,并针对不同灯泡的使用在透镜上形成不同的曲率加以配合。因此,整个车灯的设计和制造变得非常复杂,且成本很高。有鉴于此,如何简化车灯的制造以能达到可在不同光程的照明间简易切换的目的,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者变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车辆前端照明装置需要复杂的设计及繁琐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则能提供一种车辆前端照明设备,可避免已有技术中的问题。由于发光二极管光源本身的亮度高,体积小,因此,运用发光二极管来设计车辆前端照明设备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并且可以达到车辆前端照明装置的近光灯与远光灯、或近光灯与日行光灯间相互切换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车辆前端照明装置,可变换不同光形,而提供不同照明功能。所以,可适用于一般交通工具,例如机车、汽车的前端照明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前端照明装置,可提供不同光形的切换,因此可应用在交通工具的前端照明装置,如头灯装置上,从而提供近光灯与远光灯、或近光灯与日行光灯间的相互切换。此外,更因采用发光二极管组件作为光源,因此具有光源稳定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车辆前端照明装置,至少包括一本体;至少二个灯座,设置于本体之上,其中每一个灯座包括一个抛物面镜并在抛物面镜的开口端设置一透镜;至少二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分别设置于这些灯座内的抛物面镜上;以及一启动组件,分别与上述发光二极管组件电性连接,以分别控制这些发光二极管组件,其中,这些灯座至少可以产生二种不同光程的照明。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车辆前端照明装置至少包括一设置于灯座下的散热座。此外,每一个灯座的透镜分别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每一个灯座所具有的抛物面镜的反射曲率不同。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前端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在图1的车辆前端照明装置中,二发光二极管与二透镜组接时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图。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各种排列示意图。图4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发光二极管与反光件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4中的发光二极管与反光件的立体组合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车辆前端照明装置102灯座104启动组件 106散热座 108本体110电路基板 112围壁116容置空间 118发光二极管120抛物面镜 122透镜124固定部 126螺丝128反光件 130反射部132固定部 134反光面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辆前端照明装置,可提供近光灯、远光灯、与日行光灯等照明功能。此外,配合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使用,更可延长使用寿命,提供稳定的光源。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配合图1至图5的图示参照下列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前端照明装置采用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来作为光源,且可分别控制装置内的各组发光二极管组件,来提供不同的光形。参照图1与图2,其中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前端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在图1的车辆前端照明装置中,二发光二极管与二透镜组接时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图。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变换不同照明功能的车辆前端照明装置100,可适用于一般交通工具的主要照明设备,例如汽车的头灯。例如,由于车辆前端照明装置100可在不同光形间进行切换,从而可以提供汽车的头灯在近光灯、远光灯、以及日行光灯等照明功能上的转换。一般而言,所谓光形标准是指,光源在前方25公尺处的屏幕上不同位置的照明亮度的规范。鉴于光形的规定标准与测试方式均已属现有汽车、机车的主要照明设备在检验时所经常采用的技术,因此不再加以详述,以避免模糊本专利技术的重点。车辆前端照明装置100主要包括本体108、至少二个组灯座、二组发光二极管组件、启动组件104以及散热座106,其中启动组件104与本体108电性连接,且散热座106设置在本体108的后侧面上。启动组件104可包括切换开关与电源组件,从而可以控制车辆前端照明装置100的电源至本体108的电力传输。散热座106是日例如金属等高导热材料所组成,可传导本体108运作所产生的热量,从而加速本体108的散热,以避免本体108因过热而损坏,进而可延长车辆前端照明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8主要是由电路基板110与围壁112所构成,其中围壁112自电路基板110的周缘向前突伸,且电路基板110与围壁112相配合而界定出具有开口朝前的容置空间116的盒状本体108。电路基板110与启动组件104电性连接,而发光二极管组件则与电路基板110电性连接。灯座组则设置在本体108上的容置空间116中。其中,每一个灯座组至少包括一个灯座102。对应于灯座组,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前端照明装置100包括至少二组透镜组,至少二组发光二极管组件。透镜组与发光二极管组件的数量对应于灯座组的数量,也就是说,灯座组的数量为2,则透镜组与发光二极管组件的数量也为2。而且,这些透镜组分别对应至一组发光二极管组件与一组灯座。此外,每一组透镜组内的透镜122的数量与相对应的灯座组中灯座102的数量相同。每一个灯座102至少包括抛物面镜120与透镜122,其中透镜122设置于抛物面镜120的开口端。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车辆前端照明装置100是由两组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组件所构成,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则由三个发光二极管118所组成,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发光二极管118是采用高功率发光二极管,且发光二极管118大于1watt。配合发光二极管组件的构成,在此实施例中,透镜组的数量也为两组,其中每一个透镜组的透镜122的折射率不同。这些发光二极管118间隔设置于本体108的容置空间116中,并与电路基板110电性连接,抛物面镜120则分别固定设置并且罩覆在发光二极管118上。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发光二极管118相互连结,且凭借启动组件104可以控制车辆前端照明装置100的电源输出至二组发光二极管组件的电力开关,从而可以选择性地激发这两组发光二极管组件,以调整车辆前端照明装置100的发光光形。每一个灯座102配有二个L字型固定部124,其中抛物面镜120罩覆住所对应的发光二极管118,且这两个L字型固定部124相距一间隔并且分别自抛物面镜120的前端往后延伸。可分别利用锁固组件,例如螺丝126,将L字型固定部124固定在电路基板110前侧面上。而且,位于上、下两灯座组的透镜122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前端照明装置,至少包括:一本体;至少二个灯座,设置于该本体之上,其中每一个灯座包括:一抛物面镜;以及一透镜,设置于该抛物面镜的开口端;至少二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分别设置于这些灯座内的抛物面镜上; 以及一启动组件,分别与该发光二极管组件电性连接,以分别控制这些发光二极管组件,其中,这些灯座至少可以产生二种不同光程的照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端照明装置,至少包括一本体;至少二个灯座,设置于该本体之上,其中每一个灯座包括一抛物面镜;以及一透镜,设置于该抛物面镜的开口端;至少二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分别设置于这些灯座内的抛物面镜上;以及一启动组件,分别与该发光二极管组件电性连接,以分别控制这些发光二极管组件,其中,这些灯座至少可以产生二种不同光程的照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照明装置,其特征是,还至少包括一散热座,设置于该灯座的后侧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照明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至少包括一发光二极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照明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国盛李俊毅
申请(专利权)人:盟立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