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保险杠的中支架结构,包括主架体,主架体分为左段架体、中间段架体和右段架体,左段架体上依次开设有两组左段定位孔,每组左段定位孔包括用于穿过螺栓与后保险杠连接的左段上端螺接孔和用于插入后保险杠上的定位销左段下端插入孔;中间段架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用于卡接后保险杠卡爪;右段架体上依次开设有两组有段定位孔,每组右段定位孔包括用于穿过螺栓与后保险杠连接的右段上端螺接孔和用于插入后保险杠上的定位销的右段下端插入孔。本中支架结构的主架体具有卡爪和螺接结构,保证了中支架与后保险杠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后保险杠在于车身后围钣金装配时不易变形,也间接的保证了它们的连接强度。也间接的保证了它们的连接强度。也间接的保证了它们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保险杠的中支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后保险杠的中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技术中,汽车后保险杠所用的材料通常为聚丙烯,厚度在3mm左右,由于聚丙烯材料质地较软,同时后保险杠的厚度较薄,因此在后保险杠与车身后围钣金进行装配时极易发生后保险杠的形变现象,严重影响生产质量,同时,后保险杠的报废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后保险杠的中支架结构。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后保险杠的中支架结构,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分为左段架体、中间段架体和右段架体,所述左段架体上依次开设有两组左段定位孔,每组所述左段定位孔包括左段上端螺接孔和左段下端插入孔,所述左段上端螺接孔用于穿过螺栓与后保险杠连接,所述左段下端插入孔用于插入后保险杠上的定位销;所述中间段架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卡爪,所述卡爪用于卡接后保险杠;所述右段架体上依次开设有两组有段定位孔,每组所述右段定位孔包括右段上端螺接孔和右段下端插入孔,所述右段上端螺接孔用于穿过螺栓与后保险杠连接,所述右段下端插入孔用于插入后保险杠上的定位销。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左段架体的下端设置有左定位板,所述左定位板上开设有左定位板插入孔,所述左定位板插入孔用于插入后保险杠上的定位销;所述中间段架体的下端设置有中间定位板,所述中间定位板上开设有两个中间板插入孔,上端所述中间板插入孔用于插入圆柱形定位销以限定后保险杠的位置,下端所述中间板插入孔用于插入后保险杠上的定位销;所述右段架体的下端设置有右定位板,所述右定位板上开设有有定位板插入孔,所述右定位板插入孔用于插入后保险杠上的定位销。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主架体为对称式分布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左段架体、中间架体、右段架体上设置有三角形加强筋。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左定位板、中间定位板、右定位板的后面上设置有T字型加强筋。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左段架体、中间架体、右段架体的下端设置有外翻边结构。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提供的后保险杠的中支架结构,通过在左段架体、中间架体、右段架体上设置有三角形加强筋,在左定位板、中间定位板、右定位板的后面上设置有T字型加强筋,在左段架体、中间架体、右段架体的下端设置有外翻边结构加强了中支架的自身强度,同时主架体具有卡爪和螺接结构,保证了中支架与后保险杠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后保险杠在于
车身后围钣金装配时不易变形,同时也间接的保证了后保险与后围钣金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13]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6]图3为图1中沿A
‑
A方向的剖视图。
[0017]图4为图1中沿B
‑
B方向的剖视图。
[0018]图5为图1中沿C
‑
C方向的剖视图。
[0019]其中的附图标记为:主架体1、左段架体11、中间段架体12、右段架体13、左段定位孔111、左段上端螺接孔1111、左段下端插入孔1112、后保险杠2、卡爪121、右段定位孔131、右段上端螺接孔1311、右段下端插入孔1312、左定位板112、左定位板插入孔1121、中间定位板122、中间板插入孔1221、右定位板132、右定位板插入孔1321、三角形加强筋3、T字型加强筋4、外翻边5。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参阅图1和图3所示:一种后保险杠的中支架结构,包括主架体1,所述主架体1分为左段架体11、中间段架体12和右段架体13,所述左段架体11上依次开设有两组左段定位孔111,每组所述左段定位孔111包括左段上端螺接孔1111和左段下端插入孔1112,所述左段上端螺接孔1111用于穿过螺栓与后保险杠2连接,所述左段下端插入孔1112用于插入后保险杠2上的定位销;所述右段架体13上依次开设有两组右段定位孔131,每组所述右段定位孔131包括右段上端螺接孔1311和右段下端插入孔1312,所述右段上端螺接孔1311用于穿过螺栓与后保险杠2连接,所述右段下端插入孔1312用于插入后保险杠2上的定位销。
[0022]参阅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中间段架体12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卡爪121,所述卡爪121用于卡接后保险杠2。
[0023]参阅图2和图4所示:所述左段架体11的下端设置有左定位板112,所述左定位板112上开设有左定位板插入孔1121,所述左定位板插入孔1121用于插入后保险杠2上的定位销;所述中间段架体12的下端设置有中间定位板122,所述中间定位板122上开设有两个中间板插入孔1221,上端所述中间板插入孔1221用于插入圆柱形定位销以限定后保险杠2的位置,下端所述中间板插入孔1221用于插入后保险杠2上的定位销;所述右段架体13的下端设置有右定位板132,所述右定位板132上开设有有定位板插入孔1321,所述右定位板插入孔1321用于插入后保险杠2上的定位销。
[0024]参阅图1所示:所述主架体1为对称式分布结构。
[0025]继续参阅图1:所述左段架体11、中间架体12、右段架体13上设置有三角形加强筋3;
[0026]所述左段架体11、中间架体12、右段架体13的下端设置有外翻边5结构。
[0027]参阅图2所示:所述左定位板112、中间定位板122、右定位板132的后面上设置有T字型加强筋4。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保险杠的中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分为左段架体、中间段架体和右段架体,所述左段架体上依次开设有两组左段定位孔,每组所述左段定位孔包括左段上端螺接孔和左段下端插入孔,所述左段上端螺接孔用于穿过螺栓与后保险杠连接,所述左段下端插入孔用于插入后保险杠上的定位销;所述中间段架体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卡爪,所述卡爪用于卡接后保险杠;所述右段架体上依次开设有两组有段定位孔,每组所述右段定位孔包括右段上端螺接孔和右段下端插入孔,所述右段上端螺接孔用于穿过螺栓与后保险杠连接,所述右段下端插入孔用于插入后保险杠上的定位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保险杠的中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段架体的下端设置有左定位板,所述左定位板上开设有左定位板插入孔,所述左定位板插入孔用于插入后保险杠上的定位销;所述中间段架体的下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跃,李佳,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一汽富维东阳汽车塑料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