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上料装置、冷轧上料方法和无头冷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640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轧上料装置、冷轧上料方法和无头冷轧系统;该冷轧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使用地;操作装置,设置在使用地,用于对料卷进行操作;对焊平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操作装置的上方;束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对焊平台的上方,用于固定料卷、防止料卷上的料缠绕以及对料卷上的料进行限位;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钢筋冷轧过程中进行高速稳定的上料,提高钢筋冷轧过程中的效率,避免因高速上料而造成轧机不能稳定运转及意外情况的发生。的发生。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上料装置、冷轧上料方法和无头冷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轧上料装置、冷轧上料方法和无头冷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冷轧机是一种新型的钢筋冷轧加工设备。该机可直径在6.5毫米至12 毫米之间的热轧盘条、热轧盘圆加工成成品规格直径在5毫米至12毫米的冷轧带肋钢筋。
[0003]冷轧机由工作机构及传动机构构成。其中:工作机构由机架、轧辊、轧辊轴承、轧辊调整机构、导位装置、轧座等部分构成;传动机构由齿轮机座、减速机、轧辊、联接轴、联轴节等部分构成。龙门式水平双主动轧机组作为一种常用的轧机,通常由两台主动轧机组成,两台轧机安装方式和结构相同,主传动部分采用“电机

减速机

万向轴

轧机”的结构形式。两台轧机均为水平式轧机,轧辊水平安装,轧机采用龙门式牌坊,辊环套装在轧辊主轴上,螺母固定,轧辊主轴两端装配轴承座,装入龙门架中间,轴承座和龙门式牌坊框架配合安装,将轧辊在龙门架中间水平固定,上下轧辊安装方式相同。一道减径轧机是将原料压扁,在经过二道成型轧机挤压出带月牙的两面肋钢筋,扭转导卫调整轧件实现一道轧后椭圆轧件扭转90
°
进入二道轧成型轧机,轧制出成品钢筋。
[0004]由于针对钢筋的冷轧一般需要较大的场地,并且冷轧机各个机构基本都为重型加工设备,考虑在竖直方向进行传送与上料的想法往往戛然而止;因此,为提高钢筋的冷轧效率,想要提高上料速度,在现有水平轧机的基础上,通常采用的是提高电机的转速,但是当提高电机转速时,料卷上的钢筋(料)会经常发生缠绕和在料卷的径向方向发生大幅度的摆动,此时如果电机不停止转动就会导致缠绕的钢筋卡住轧机导致轧机不能正常稳定的运转,甚至还会出现焊接好的钢筋断在轧辊上(通常称之为断料),此外,盲目的提高电机转速更严重的还会破坏周围的设备和机构;为此,现有技术中为提高产量主要是通过多个上料装置水平方向并行进行上料,但是并行上料时,由于钢筋在上料过程中趋于水平上料的,致使人们在更换料卷的过程中,需要人们或者焊接装置一根一根的跨过钢筋进行焊接,对焊非常不方便,致使钢筋的上料依然很慢;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上料速度仅能达到每分钟上料三百米,严重影响钢筋冷轧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轧上料装置,该冷轧上料装置能够在钢筋冷轧过程中进行高速稳定的上料,进而提高钢筋冷轧过程中的效率,避免因高速上料而造成轧机不能稳定运转及意外情况的发生;
[0006]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一种冷轧上料装置,包括:
[0007]机架,设置在使用地;
[0008]操作装置,设置在使用地,用于对料卷进行操作;
[0009]对焊平台,安装在机架上,位于操作装置的上方;
[0010]束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对焊平台的上方,用于固定料卷、防止料卷上的料缠绕以及对料卷上的料进行限位。
[0011]通过操作装置对料卷进行操作,将料卷竖直放置在束料装置上进行上料,由于束料装置在高速上料的过程中能够防止料卷上的钢筋进行缠绕并且对料卷上的钢筋进行限位,因此保证了上料的稳定性;在上一个料卷的钢筋即将用完时,操作装置将下一个料卷放置在对焊平台位置处,通过人们手动或者利用自动焊接设备进行焊接,将上一个料卷的钢筋尾部(料尾) 与下一个料卷的钢筋头部(料头)进行焊接,由于料卷是竖直放置的,因此,通过料卷竖直的设置,而对焊平台是趋于水平的,二者相互垂直,能够保证人们在焊接时不需要一根一根的整个人身体都跨过钢筋才能焊接,可以采用多人或者多个焊接装置并排在一起分别进行焊接,不仅方便焊接,还进一步的节省了上料的时间;由于束料装置在上料过程中,料卷上的钢筋是向上的,而钢筋是围绕在料卷上的,料卷上的钢筋会螺旋向上进行摆动,为此,通过设置束料装置还能消除上料过程中料卷上的钢筋产生的螺旋向上的摆动,进而为后续的转向装置做准备。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束料装置包括:
[0013]束料笼,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束料笼位于所述对焊平台和所述传送装置之间;
[0014]束料环,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束料笼的上方;
[0015]过线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束料环的上方,所述束料环和所述过线模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0016]束料笼是用来放置料卷并且防止高速上料过程中料卷上的钢筋发生径向发现的摆动而设置的,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此外,与传统的上料装置相比较,束料笼的设置还能节省钢筋冷轧上料的空间并且方便维修;具体的,传统的冷轧装置由于钢筋在上料过程中会在料卷方向发生径向的摆动(跳动),需要足够大的空间,为此一般上料装置周围都是通过墙体等进行封闭住的,作业人员和检修人员无法越过,只有等上料结束或者电源关闭等情形才能进入该区域并进行检修等操作。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束料笼与所述对焊平台的高度差为2-5m,所述束料环与所述束料笼的高度差为4-7m,所述过线模与所述束料环的高度差为0.5-2m,所述转向装置与所述过线模的高度差为0.2-1.5m;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1.3-2.5m,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为0.004-0.18m。
[0018]为了控制上料过程中的空间,具体的说,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整个上料装置的高度,以节省由于本上料装置高度太高造成的人员安全隐患和成本的控制,同时使得钢筋在上料过程中不被束料笼的笼身所摩擦而造成钢筋的损坏,特将束料笼与对焊平台的高度差设置为2-5m,束料环与束料笼的高度差设置为4-7m,过线模与束料环的高度差设置为0.5-2m,转向装置与过线模的高度差设置为0.2-1.5m;此外,为了在上料过程中不损坏转向装置,特将第一通孔的直径设置为1.3-2.5m,第二通孔的直径设置为0.004-0.18m。
[00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
[0020]束料笼、束料环和过线模的中心点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0021]由于在竖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是束料笼、束料环和过线模,由于在上料过程中进一步减少钢筋在束料笼径向方向的摆动,使得冷轧后的钢筋拉应力更好,为此,特将束料
笼、束料环和过线模的中心点设置在同一中心线上。
[002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23]转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束料装置的上方。
[0024]在束料装置上方的机架上设置转向装置,当束料装置进行束料时,由于上料过程中料卷上的钢筋是竖直的,而冷轧过程一般是在水平方向进行的,为了使的高速传送的钢筋能够稳定的由竖直方向转为水平方向以冷轧,因此特设置转向装置。
[002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向装置包括:
[0026]限向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
[0027]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并与所述限向件相对,所述限向件与所述限位件之间留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使用地;操作装置,设置在使用地;对焊平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操作装置的上方;束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对焊平台的上方,用于固定料卷、防止料卷上的料缠绕以及对料卷上的料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料装置包括:束料笼,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束料笼位于所述对焊平台和所述传送装置之间;束料环,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束料笼的上方;过线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束料环的上方,所述束料环和所述过线模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料笼与所述对焊平台的高度差为2-5m,所述束料环与所述束料笼的高度差为4-7m,所述过线模与所述束料环的高度差为0.5-2m,所述转向装置与所述过线模的高度差为0.2-1.5m;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1.3-2.5m,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为0.004-0.18m。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料笼、束料环和过线模的中心点位于同一中心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装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德建杨李军陈伟龙芳芳丁晓冰夏维玺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复星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