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锅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所述锅炉外框架的正面铰接有生物质锅炉门,所述生物质锅炉门的正面中部通过螺纹旋接有观测门框,所述生物质锅炉门的正面上下两端均固定嵌装有相互平行的炉门滑动凹槽,该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通过采用不锈钢板材质锅炉外框架、生物质锅炉门与观测门组合安装的形式,使得组合状态下的功能更多样,并且结构坚固稳定,加设的紧固组件和隔热层的结构使得观测门闭合状态下的紧固性能和观测门把手的隔热的性能得到提高,加设的带有炉门滑动凹槽、滑动组件和连动杆的结构使得组合状态下观测门固定轴的移动性和灵活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性和灵活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性和灵活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质锅炉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锅炉是锅炉的一个种类,以生物质能源做为燃料的锅炉叫生物质锅炉,分为生物质蒸汽锅炉、生物质热水锅炉、生物质热风炉、生物质导热油炉、立式生物质锅炉、卧式生物质锅炉等。
[0003]现有的生物质锅炉的侧壁均开设有炉门,且炉门的正面中部一般安装有观测窗,炉门的内部设有简单的防火隔热材料,观测窗由隔热玻璃与耐热密封圈垫组合而成,这种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效果,但由于传统炉体的保温材料形式单一且保温防护结构单一,导致保温效果不佳,当操作人员靠近观测窗时依然会被外泄的热气灼伤,安全性能较差,不能满足生物质锅炉燃烧时对观测窗降温的工作要求,为此提出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具备高效的隔热稳定性和安全性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炉体的保温材料形式单一且保温防护结构单一,导致保温效果不佳,当操作人员靠近观测窗时依然会被外泄的热气灼伤,安全性能较差,不能满足生物质锅炉燃烧时对观测窗降温的工作要求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隔热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包括锅炉外框架,所述锅炉外框架的正面铰接有生物质锅炉门,所述生物质锅炉门的正面中部通过螺纹旋接有观测门框,所述生物质锅炉门的正面上下两端均固定嵌装有相互平行的炉门滑动凹槽,所述炉门滑动凹槽的内壁均嵌装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左侧均铰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上部均铰接有观测门固定轴,所述观测门固定轴的上表面中部通过螺纹固定有观测门,所述观测门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观测门把手,所述观测门的下表面与生物质锅炉门的内壁上部之间设有观测门隔热组件,所述生物质锅炉门的内壁与观测门隔热组件的下表面开设有观测窗,所述生物质锅炉门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炉门隔热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锅炉外框架与生物质锅炉门均呈长方体,所述观测门呈圆柱体,所述观测门框呈圆环状。
[0009]优选的,所述观测门与观测门框之间连接有紧固组件,所述观测门把手通过套管形式连接有隔热层。
[0010]优选的,所述观测门隔热组件呈梯形,且观测门隔热组件从生物质锅炉门的内部靠近观测门的一端逐渐加大。
[0011]优选的,所述观测窗上部的长方体与下部的梯形贯穿连接为一个整体,且观测窗下部的梯形从生物质锅炉门的内部远离观测门的一端逐渐加大。
[0012]优选的,所述观测门隔热组件的内部从右往左分别设有纤维毯和纳米微孔隔热板,所述炉门隔热组件的内部从右往左分别设有纤维毯、纳米微孔隔热板和隔热砖,所述纤维毯与纳米微孔隔热板之间设有网状铝薄板。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通过采用不锈钢板材质锅炉外框架、生物质锅炉门与观测门组合安装的形式,并开设有观测门框,使得组合状态下的功能更多样,且结构坚固稳定,配合加设的紧固组件和隔热层的结构使得观测门闭合状态下的紧固性能和观测门把手的隔热的性能得到提高;
[0016]2、该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在传统的观测窗的基础上外加隔热观测门结构,且观测门内加设的带有炉门滑动凹槽、滑动组件和连动杆的结构使得组合状态下固定轴的移动性和灵活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得观测门开合方便,同时保温隔热的防护形式多样,利用了两端部截面整体呈梯形,中间为较细的通道,可使得温度传导效率降低,使得窗口玻璃表面导热散发而出的气流的温度降低,避免操作者在贴近炉体观测时会发生热灼伤事故。
[0017]3、该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通过加设的观测门隔热组件和炉门隔热组件,与观测门隔热组件和炉门隔热组件内部的纤维毯、纳米微孔隔热板、隔热砖和网状铝薄板共同作用,提高了炉门的保温防护结构的多样性,相比传统的单一填充式隔热方式,进一步提高生物质锅炉门的隔热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生物质锅炉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生物质锅炉门与观测门合并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生物质锅炉门与观测门开启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锅炉外框架;2、生物质锅炉门;3、观测门;4、观测门隔热组件;5、炉门隔热组件;6、纤维毯;7、纳米微孔隔热板;8、隔热砖;9、网状铝薄板;21、炉门滑动凹槽;22、滑动组件;23、连动杆;31、观测门框;32、观测门固定轴;33、观测门把手;34、紧固组件;35、隔热层;41、观测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包括锅炉外框架1、生物质锅炉门2、观测门3、观测门隔热组件4、炉门隔热组件5、纤维毯6、纳米微孔隔热板7、隔热砖8、网状铝薄板9、炉门滑动凹槽21、滑动组件22、连动杆23、观测门框31、观测门固定
轴32、观测门把手33、紧固组件34、隔热层35和观测窗41,请参阅图1,锅炉外框架1的正面铰接有生物质锅炉门2,生物质锅炉门2的正面中部通过螺纹旋接有观测门框31,生物质锅炉门2的正面上下两端均固定嵌装有相互平行的炉门滑动凹槽21,炉门滑动凹槽21的内壁均嵌装有滑动组件22,滑动组件22的左侧均铰接有连动杆23,连动杆23的上部均铰接有观测门固定轴32,观测门固定轴32的上表面中部通过螺纹固定有观测门3,观测门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观测门把手33,观测门3与观测门框31之间连接有紧固组件34,观测门把手33通过套管形式连接有隔热层35,锅炉外框架1与生物质锅炉门2均呈长方体,观测门3呈圆柱体,观测门框31呈圆环状。
[0024]请参阅图2,观测门3的下表面与生物质锅炉门2的内壁上部之间设有观测门隔热组件4,生物质锅炉门2的内壁与观测门隔热组件4的下表面开设有观测窗41,生物质锅炉门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炉门隔热组件5,观测门隔热组件4呈梯形,且观测门隔热组件4从生物质锅炉门2的内部靠近观测门3的一端逐渐加大,观测窗41上部的长方体与下部的梯形贯穿连接为一个整体,且观测窗41下部的梯形从生物质锅炉门2的内部远离观测门3的一端逐渐加大。
[0025]请参阅图3,观测门隔热组件4的内部从右往左分别设有纤维毯6和纳米微孔隔热板7,炉门隔热组件5的内部从右往左分别设有纤维毯6、纳米微孔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包括锅炉外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外框架(1)的正面铰接有生物质锅炉门(2),所述生物质锅炉门(2)的正面中部通过螺纹旋接有观测门框(31),所述生物质锅炉门(2)的正面上下两端均固定嵌装有相互平行的炉门滑动凹槽(21),所述炉门滑动凹槽(21)的内壁均嵌装有滑动组件(22),所述滑动组件(22)的左侧均铰接有连动杆(23),所述连动杆(23)的上部均铰接有观测门固定轴(32),所述观测门固定轴(32)的上表面中部通过螺纹固定有观测门(3),所述观测门(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观测门把手(33),所述观测门(3)的下表面与生物质锅炉门(2)的内壁上部之间设有观测门隔热组件(4),所述生物质锅炉门(2)的内壁与观测门隔热组件(4)的下表面开设有观测窗(41),所述生物质锅炉门(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炉门隔热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的炉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外框架(1)与生物质锅炉门(2)均呈长方体,所述观测门(3)呈圆柱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素英,肖性俊,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雨忻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