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15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卷材本体;穿插层,所述穿插层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水卷材本体上,所述穿插层多次贯穿所述防水卷材本体,所述穿插层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找平层,两个所述找平层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穿插层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穿插层和两个找平层之间为多个填充腔,多个所述填充腔内均填充有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具有一体化程度较高、各层之间粘接力强、不易出现各层开裂分离现象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防水卷材
,尤其涉及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卷材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在道路桥梁、屋顶或其它需要防水的建筑物的施工中,均需要预先铺制防水卷材。普通的防水卷材在施工时需要首先做基层处理,要求基层坚实、平整,无积水,基层的含水率必须较低,或者涂刷基层处理剂。
[0003]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4736500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PE膜,所述PE膜层的一侧设有上层SBS改性沥青层,所述上层SBS改性沥青层远离PE膜层的一侧设有涂盖材料层,所述涂盖材料层远离上层SBS改性沥青层的一侧设有下层SBS改性沥青层,该防水卷材还包括聚乙烯膜、弹性层以及硅胶膜层,所述下层SBS改性沥青层远离涂盖材料层的一侧设置有聚乙烯膜,所述聚乙烯膜远离下层SBS改性沥青层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远离聚乙烯膜的一侧设置有硅胶膜层,虽然其由PE膜层、上层SBS改性沥青层、涂盖材料层、下层SBS改性沥青层、聚乙烯膜、弹性层和硅胶膜层依次复合而成,由于设置了硅胶膜层,具有优良的高低温蠕变性,特别适合于温差较大的地区使用。
[0004]现有的这种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虽能适合温差较大的地区使用,但是其一体化程度较低,各层之间粘接力不强,各层材料之间容易出现开裂分离的问题,造成建筑漏水的现象。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一体化程度较高、各层之间粘接力强、不易出现各层开裂分离现象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卷材本体;穿插层,所述穿插层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水卷材本体上,所述穿插层多次贯穿所述防水卷材本体,所述穿插层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找平层,两个所述找平层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穿插层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穿插层和两个找平层之间为多个填充腔,多个所述填充腔内均填充有填料。
[0008]优选的,多个所述填充腔内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块,多个所述连接块均位于所述填料内,多个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外侧和两个所述穿插层的内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找平层上均开设有多个注入口,多个所述注入口分别与多个所述填充腔对应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穿插层的两个自由端上均固定安装有粘附头,两个所述粘附头上均
粘附有粘合层,两个所述粘合层均与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防水卷材本体包括胎基布,所述胎基布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塑性体改性沥青,两个所述塑性体改性沥青远离所述胎基布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无纺布,两个所述无纺布远离所述胎基布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聚合物自粘油层,两个所述聚合物自粘油层远离所述胎基布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隔离层。
[0012]优选的,所述穿插层的材质为聚烯烃类化合物,两个所述找平层均的材质均为聚丙烯,所述填料为SBS改性沥青。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
[0015]1、通过穿插层多次贯穿防水卷材本体,其连接面较大,同时连接结构复杂性较强,一体化程度较高、各层之间粘接力强、不易出现各层开裂分离现象,使用强度较好,找平层便于使用时找平,填充腔中填充的填料增加了穿插层与防水卷材本体的连接性,通过多个连接块增加填料的连接面积,其强度更高,通过注入口便于注入填料,通过粘附头和粘合层提高穿插层的连接强度;
[0016]2、通过胎基布、塑性体改性沥青、无纺布、聚合物自粘油层和隔离层制成的防水卷材本体强度高,延生率大,具有良好弹塑性,使用结构基层变形强,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低温柔性,耐老化期长,耐水性好,耐腐蚀能力强,适用面广,施工简单。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防水卷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防水卷材本体;101、胎基布;102、塑性体改性沥青;103、无纺布;104、聚合物自粘油层;105、隔离层;2、穿插层;3、找平层;4、填充腔;5、填料;6、连接块;7、注入口;8、粘附头;9、粘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防水卷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卷材本体1;穿插层2,所述穿插层2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水卷材本体1上,所述穿插层2多次贯穿所述防水卷材本体1,所述穿插层2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防水卷材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找平层3,两个所述找平层3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穿插层2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防水卷材本体1、穿插层2和两个找平层3之间为多个填充腔4,多个所述填充腔4内均填充有填料5,通过穿插层2多次贯穿防水卷材本体1,其连接面较大,同时连接结构复杂性较强,一体化程度较高、各层之间粘接力强、不易出现各层开裂分离现象,使用强度较好,找平层3便于使用时
找平,填充腔4中填充的填料5增加了穿插层2与防水卷材本体1的连接性。
[0023]多个所述填充腔4内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块6,多个所述连接块6均位于所述填料5内,多个所述连接块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防水卷材本体1的外侧和两个所述穿插层2的内侧固定连接,通过多个连接块6增加填料5的连接面积,其强度更高。
[0024]两个所述找平层3上均开设有多个注入口7,多个所述注入口7分别与多个所述填充腔4对应设置,通过注入口7便于注入填料5。
[0025]所述穿插层2的两个自由端上均固定安装有粘附头8,两个所述粘附头8上均粘附有粘合层9,两个所述粘合层9均与所述防水卷材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通过粘附头8和粘合层9提高穿插层2的连接强度。
[0026]所述防水卷材本体1包括胎基布101,所述胎基布101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塑性体改性沥青102,两个所述塑性体改性沥青102远离所述胎基布10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无纺布103,两个所述无纺布103远离所述胎基布10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聚合物自粘油层104,两个所述聚合物自粘油层104远离所述胎基布10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隔离层105通过胎基布101、塑性体改性沥青102、无纺布103、聚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卷材本体;穿插层,所述穿插层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水卷材本体上,所述穿插层多次贯穿所述防水卷材本体,所述穿插层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找平层,两个所述找平层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穿插层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穿插层和两个找平层之间为多个填充腔,多个所述填充腔内均填充有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填充腔内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块,多个所述连接块均位于所述填料内,多个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防水卷材本体的外侧和两个所述穿插层的内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找平层上均开设有多个注入口,多个所述注入口分别与多个所述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洪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晨昇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