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薄膜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610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2:07
本实用新公开了一种柔性薄膜纠偏装置,其包括用于检测柔性薄膜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发生偏移的检测传感器以及纠偏组件。其中,纠偏组件包括底座、纠偏辊支撑立柱、纠偏辊以及伸缩电机;纠偏辊支撑立柱包括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和第二纠偏辊支撑立柱,第一纠偏支撑立柱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在底座上对应第二纠偏支撑立柱的位置设有沿柔性薄膜的运行方向布置的导轨;第二纠偏支撑立柱的底部设有导向滑条,导向滑条伸入导轨内;伸缩电机设置于底座上,且伸缩电机的活动端与第二纠偏支撑立柱相连;纠偏辊有两个,且均设置于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与第二纠偏辊支撑立柱之间,两个纠偏辊为上下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柔性薄膜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薄膜纠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柔性电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薄膜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柔性电极自动化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柔性薄膜,柔性薄膜通常缠绕在柔性薄膜辊上,在柔性电极制备过程中,需要利用牵引机构牵引柔性薄膜,使其能够沿工作台面运行,进而在柔性薄膜上依次完成柔性电极加工过程中的各道工序,最终制得柔性电极。
[0003]由于上述工序较长,因此,通常需要将工作台面设计为上、下两层,以缩短柔性电极加工设备的占地面积。然而,在柔性薄膜跟随牵引机构沿工作台面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因此,需要及时纠正柔性薄膜的位置,以保证柔性薄膜始终沿工作台面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柔性薄膜纠偏装置,以保证柔性薄膜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柔性薄膜纠偏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柔性薄膜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发生偏移的检测传感器以及纠偏组件;其中,纠偏组件包括底座、纠偏辊支撑立柱、纠偏辊以及伸缩电机;
[0006]纠偏辊支撑立柱包括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和第二纠偏辊支撑立柱,其中,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和第二纠偏辊支撑立柱相对设置;
[0007]第一纠偏支撑立柱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底座上;
[0008]在底座上对应第二纠偏支撑立柱的位置设有沿柔性薄膜的运行方向布置的导轨;第二纠偏支撑立柱的底部设有导向滑条,导向滑条伸入导轨内;
[0009]伸缩电机设置于底座上,且伸缩电机的活动端与第二纠偏支撑立柱相连;
[0010]其中,伸缩电机的伸缩方向与导轨的设置方向相同;纠偏辊有两个;两个纠偏辊均设置于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与第二纠偏辊支撑立柱之间,且为上下平行排列。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2]如上所述,本技术述及了一种柔性薄膜纠偏装置,该纠偏装置能够在检测到柔性薄膜发生偏移时,及时通过纠偏辊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柔性薄膜始终沿工作台面运行。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柔性薄膜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柔性薄膜纠偏装置的正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柔性薄膜纠偏装置的侧视图;
[0016]图4为图3中轴套未发生偏转时的A部放大图;
[0017]图5为图3中轴套发生偏转时的A部放大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轴套发生偏转时纠偏辊的剖视图;
[001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柔性薄膜纠偏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0]其中,101

底座,102

纠偏辊,103

伸缩电机,104

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105

第二纠偏辊支撑立柱,106

导轨,107

光电式检测传感器,108

柔性薄膜,109

轴套;
[0021]109a

轴套本体,109b、109c

安装轴,110

圆形安装孔,111、112

轴套安装轴插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述及了一种柔性薄膜纠偏装置,该装置包括检测传感器以及纠偏组件。其中,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柔性薄膜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发生偏移。
[0024]本实施例中检测传感器优选采用光电式检测传感器,当然也可以采用超声波检测传感器。
[0025]纠偏组件包括底座101、纠偏辊支撑立柱、纠偏辊102以及伸缩电机103。
[0026]其中,纠偏辊支撑立柱包括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104和第二纠偏辊支撑立柱105,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104和第二纠偏辊支撑立柱105为相对设置。
[0027]第一纠偏支撑立柱104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底座101上。
[0028]在底座101上对应第二纠偏支撑立柱105的位置设有沿柔性薄膜的运行方向布置的导轨106,此处,柔性薄膜的运行方向是指柔性薄膜被牵引的方向,如图7所示。
[0029]在本实施例中定义柔性薄膜的运行方向为前后方向。
[0030]第二纠偏支撑立柱105的底部设有导向滑条(未示出),其中导向滑条与导轨106的结构相适应,导向滑条伸入导轨106内,且能够沿导轨106沿柔性薄膜的运行方向移动。
[0031]伸缩电机103设置于底座101上,其活动端与第二纠偏支撑立柱105相连。
[0032]其中,伸缩电机103伸缩方向与导轨106的设置方向相同。
[0033]纠偏辊102有两个,两个纠偏辊102均设置于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104与第二纠偏辊支撑立柱105之间,且安装后,两个纠偏辊102为上下平行排列。
[0034]如图7所示,在实际使用时,柔性薄膜纠偏装置安装于上层工作台面I和下层工作台面II的过渡位置处,其中,位置靠上的纠偏辊102高度与上层工作台面I的高度相适应。
[0035]同理,位置靠下的纠偏辊102高度则与下层工作台面II的高度相适应。
[0036]本实施例中检测传感器可以有一组,该组检测传感器例如位于上层工作台面I处,检测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柔性薄膜108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发生偏移。
[0037]以光电式检测传感器为例,该组检测传感器包括两个光电式检测传感器107,且每个光电式检测传感器107分别位于柔性薄膜108的左、右侧。
[0038]光电式检测传感器采用对射式光电检测传感器或反射型光电检测传感器。
[0039]当某一侧的光电式检测传感器被遮挡时,表明柔性薄膜108发生偏移,此时利用纠偏组件能够及时调整柔性薄膜108的位置,使其始终沿着工作台面运行。
[0040]以上两个光电式检测传感器107可以分别安装于上层工作台面I的左、右侧部。当然,光电式检测传感器也可以替换为超声波检测传感器,同样能够实现柔性薄膜偏移检测。
[0041]此外,为了实现纠偏辊102的安装,还进行了如下设计:
[0042]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104和第二纠偏辊支撑立柱105对应纠偏辊102的安装位置分别设置安装部,例如图3中A部放大图所示。
[0043]由图4和图5所示,该安装部包括轴套109以及圆形安装孔110。
[0044]其中,轴套109位于圆形安装孔110内。
[0045]在圆形安装孔110的顶部位置设有向上伸展的轴套安装轴插入孔111,在圆形安装孔110的底部位置设有向下伸展的轴套安装轴插入孔112,如图4和图5所示。
[0046]其中,轴套安装轴插入孔111和轴套安装轴插入孔112的轴线方向在竖向上重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薄膜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柔性薄膜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发生偏移的检测传感器以及纠偏组件;其中:纠偏组件包括底座、纠偏辊支撑立柱、纠偏辊以及伸缩电机;所述纠偏辊支撑立柱包括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和第二纠偏辊支撑立柱,其中,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和第二纠偏辊支撑立柱相对设置;第一纠偏支撑立柱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在所述底座上对应第二纠偏支撑立柱的位置设有沿柔性薄膜的运行方向布置的导轨;第二纠偏支撑立柱的底部设有导向滑条,导向滑条伸入所述导轨内;伸缩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伸缩电机的活动端与第二纠偏支撑立柱相连;所述伸缩电机的伸缩方向与导轨的设置方向相同;纠偏辊有两个;两个纠偏辊均设置于第一纠偏辊支撑立柱与第二纠偏辊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小振赵鸿雁刘一剑贺明张照陈达牛浩然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