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609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化污水处理装置的改进和应用;通过上述方案,在第一池体的污水流入通道的下侧设置第一过滤网,在第一过滤网上设置固体排放孔,同时让固体排放孔与难溶物排出部件连通,利用第一过滤网对经由污水流入通道流入第一池体的污水进行过滤,第一过滤网过滤出的难溶性物质滚入难溶物排出部件中,并最终经由难溶物排出部件排放至第一池体以外,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原污水或者污水中的难溶物进行处理时需要采用静置沉淀,然后再用挖掘设备对沉淀物进行转移运输的技术缺陷,实现了对原污水或污水中的难溶性沉淀物进行快速清理和转移的目的。行快速清理和转移的目的。行快速清理和转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化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化污水处理装置的改进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化污水需要进行集中处理之后才可以排放至外界环境中。现有技术中,对工业化污水进行处理的常用技术为对工业化污水进行初级沉淀、一级生物发酵、二级沉淀、二级生物发酵、二次沉淀等工艺过程。在这一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难溶性沉淀物,对于这些难溶性沉淀物,现有技术的做法为,在清水排放完成之后,采用挖机等设备将沉淀池中的难溶性沉淀物转移至沉淀池外,这一转运过程缓慢,且影响对工业化污水进行处理的效率。
[0003]另外的,原污水中含有较多的颗粒较大的难溶性物质,针对这些难溶性物质,目前尚缺乏快速有效的分离和转移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化污水处理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后续处理系统,所述后续处理系统的进水口端设置有第一池体,所述第一池体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污水流入通道,所述污水流入通道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过滤网上设置有固体排放孔,所述固体排放孔连通有难溶物排出部件,所述难溶物排出部件将所述第一过滤网过滤出的难溶物排出至所述第一池体外,所述第一池体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后续处理系统连通的排水口。
[0006]为了更清晰的阐述本技术,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面至固体排放孔之间的坡度为0.01%

1%。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过滤网各网孔的孔径不大于1目。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池体池底至所述排水口之间的坡度为1%

10%。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难溶物排出部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与固体排放孔连通,底端与排放管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放管内设置有绞龙,所述绞龙的一端与动力件连接,所述绞龙将所述第一过滤网过滤出的难溶物运输至所述第一池体以外。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放管斜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池体上,所述排放管管口较低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排放管管口较高的一端设置有固体排出通道,所述固体排出通道位于第一池体以外。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若干不大于0.1目的孔洞。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排水口上平面之间的坡度为10%

30%。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孔径不大于1目。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放管的坡度设置为0

100%。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池体,在第一池体的污水流入通道的下侧设置第一过滤网,在第一过滤网上设置固体排放孔,同时让固体排放孔与难溶物排出部件连通,利用第一过滤网对经由污水流入通道流入第一池体的污水进行过滤,第一过滤网过滤出的难溶性物质滚入难溶物排出部件中,并最终经由难溶物排出部件排放至第一池体以外,进而使得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原污水或者污水中的难溶物进行处理时需要采用静置沉淀,然后再用挖掘设备对沉淀物进行转移运输的技术缺陷,实现了对原污水或污水中的难溶性沉淀物进行快速清理和转移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所述的第一过滤网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说明:1

第一池体,2

后续处理系统,3

污水流入通道,4

第一过滤网,5

难溶物排出部件,6

连接管,7

绞龙,8

动力件,9

第二过滤网,10

排放管,11

固体排放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准确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之间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
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3所示,一种工业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后续处理系统2,所述后续处理系统2的进水口端设置有第一池体1,所述第一池体1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污水流入通道3,所述污水流入通道3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过滤网4,所述第一过滤过滤网上设置有固体排放孔,所述固体排放孔11连通有难溶物排出部件5,所述难溶物排出部件5将所述第一过滤网4过滤出的难溶物排出至所述第一池体1外,所述第一池体1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后续处理系统2连通的排水口。
[0030]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池体1的污水流入通道3的下侧设置第一过滤网4,在第一过滤网4上设置固体排放孔,同时让固体排放孔11与难溶物排出部件5连通,利用第一过滤网4对经由污水流入通道3流入第一池体1的污水进行过滤,第一过滤网4过滤出的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后续处理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续处理系统(2)的进水口端设置有第一池体(1),所述第一池体(1)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污水流入通道(3),所述污水流入通道(3)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过滤网(4),所述第一过滤过滤网(4)上设置有固体排放孔,所述固体排放孔连通有难溶物排出部件(5),所述难溶物排出部件(5)将所述第一过滤网(4)过滤出的难溶物排出至所述第一池体(1)外,所述第一池体(1)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后续处理系统(2)连通的排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的网面至固体排放孔之间的坡度为0.01%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各网孔的孔径不大于1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1)池底至所述排水口之间的坡度为1%

10%。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工业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难溶物排出部件(5)包括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弋才刚付子骁黄孝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