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563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57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包括轿厢本体以及设置于轿厢本体底部的多组护脚板组件,护脚板组件位于轿厢本体靠近电梯门的一侧,位于最上方的护脚板组件转动连接于轿厢本体;每一护脚板组件均包括两个挡板以及用于使两个挡板转动连接的连接件;每一挡板的自由侧均与相邻护脚板组件的相邻挡板相铰接;每一连接件的外侧均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使连接件向远离电梯门方向移动,使各个挡板处于折叠状态。本申请的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能够在避免护脚板与电梯井井底发生碰撞的同时降低电梯井开挖的施工成本。电梯井开挖的施工成本。电梯井开挖的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梯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电梯轿厢可能发生突发故障并悬停在不平层的中途,此时电梯轿厢与下方的平层之间可能存在间隙;当维修人员要对电梯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需要将电梯门强行扒开;然而电梯门被扒开后人们可能由电梯轿厢与平层之间的间隙掉入电梯井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3]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一般是通过将护脚板固定在轿厢底盘的底部,且护脚板位于电梯轿厢靠近电梯门的一侧;当电梯门被强行扒开后,护脚板能够将电梯轿厢与平层之间的间隙挡住,避免坠落电梯井事故的发生。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0005]目前现有的护脚板是固定不动的,在电梯井开挖过程中还需要预留护脚板的高度,以避免电梯轿厢移动至电梯井底部时护脚板与电梯井井底发生碰撞的情况。然而,要在电梯井井底预留护脚板的高度,电梯井开挖的施工成本较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在避免护脚板与电梯井井底发生碰撞的同时减少电梯井开挖的施工成本,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包括轿厢本体以及设置于轿厢本体底部的多组护脚板组件,所述护脚板组件位于轿厢本体靠近电梯门的一侧,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护脚板组件转动连接于轿厢本体。
[0009]每一所述护脚板组件均包括两个挡板以及用于使两个挡板转动连接的连接件;每一所述挡板的自由侧均与相邻护脚板组件的相邻挡板相铰接;每一所述连接件的外侧均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使连接件向远离电梯门方向移动,使各个所述挡板处于折叠状态。
[001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多组护脚板组件共同构成阻挡装置;当轿厢本体发生突发故障而停留于不平层的中途时,各个挡板能够共同阻挡住轿厢本体与平层之间的间隙,避免维修人员或过往行人意外坠落于电梯井内的情况。
[0011]在轿厢本体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当轿厢本体移动至电梯井底部时,通过控制驱动组件运作,驱动组件能够带动连接件向远离电梯门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各个相互转动连接的挡板逐渐向上折叠,从而避让开电梯井的底部;该设置有利于减少电梯井开挖的深度,降低电梯井开挖的施工成本。
[0012]可选的,所述轿厢本体安装有滑移组件,所述滑移组件包括滑轨以及安装于滑轨的多个滑块,所述滑轨的延长方向与各护脚板组件的折叠方向相同;所述驱动组件为第一
液压缸,各个所述第一液压缸均对应连接于各个滑块;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常态处于伸出状态。
[00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液压缸通过滑块滑移连接于滑轨,当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缩回时,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能够带动连接件向远离电梯门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液压缸能够跟随相邻的护脚板组件向上移动,减少干涉的可能性。
[0014]可选的,所述滑移组件还包括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于轿厢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滑轨,所述滑轨在第二液压缸的驱动下向上移动。
[00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液压缸,当第一液压缸驱使各个挡板处于折叠状态后,第二液压缸能够带动滑轨向上移动,从而降低滑轨与电梯井的底部发生撞击的可能性。
[0016]可选的,所述轿厢本体底部的中心处具有用于与电梯井底部的缓冲装置相抵接的抵接部,所述第一液压缸至轿厢本体的投影区域与抵接部错位设置;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安装有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连接有控制模块;当所述感应开关移动至缓冲装置外侧时,所述感应开关发送信号使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以及各个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缩回。
[001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轿厢本体移动至电梯井底部时,感应开关逐渐靠近缓冲装置并能够感应到缓冲装置,从而发送信号给与感应开关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第二液压缸以及各个第一液压缸缩回,实现各个挡板的自动折叠以及滑轨的自动移动。
[0018]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有连接轴以及两根转动轴;两所述转动轴分别穿设于两个挡板,使所述挡板绕对应连接的转动轴作周向转动;所述连接轴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连接板的设置用于固定连接轴以及两个转动轴;两个挡板能够分别绕对应连接的转动轴作周向转动,从而实现两个挡板之间的转动连接;连接轴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使第一液压缸动作时能够带动两个挡板相互靠近并逐渐处于折叠状态。
[0020]可选的,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键连接于连接轴;所述套管的外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开设有延伸槽,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插接固定于延伸槽。
[002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套管键连接于连接轴,用于防止套管绕连接轴作周向转动,使插接固定于套管的第一液压缸在动作时能够跟随连接轴向上移动,减少干涉的可能性。
[0022]可选的,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有限位件,当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时,所述限位件抵靠于位于最下方的挡板,使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挡板呈竖直设置。
[002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轿厢本体发生突发故障时、维修人员扒开电梯门时,限位件能够挡住位于最下方的挡板,降低挡板向远离电梯门方向转动的可能性,避免维修人员或过往行人意外坠落电梯井内的情况。
[0024]可选的,所述限位件背离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一侧设有橡胶垫。
[002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用于在轿厢本体移动时减弱挡板与限位
件之间的撞击力,进而降低挡板与限位件之间由于撞击产生的噪音,提高乘客乘坐电梯的舒适性。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7]1.通过驱动组件控制各个相互转动连接的挡板向上折叠,能够使挡板避让开电梯井的底部;该设置有利于减少电梯井开挖的深度,降低电梯井开挖的施工成本;
[0028]2.通过第二液压缸控制滑轨向上移动,能够降低滑轨与电梯井的底部发生撞击的可能性;
[0029]3.通过设置感应开关,感应开关靠近缓冲装置并感应到缓冲装置,能够发生信号给控制模块,使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液压缸以及各个第一液压缸缩回,实现各个挡板的自动折叠以及滑轨的自动移动。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003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33]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挡板折叠后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轿厢本体;11、抵接部;2、护脚板组件;21、挡板;22、连接件;221、连接板;222、转动轴;223、连接轴;224、套管;225、延伸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本体(1)以及设置于轿厢本体(1)底部的多组护脚板组件(2),所述护脚板组件(2)位于轿厢本体(1)靠近电梯门的一侧,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护脚板组件(2)转动连接于轿厢本体(1);每一所述护脚板组件(2)均包括两个挡板(21)以及用于使两个挡板(21)转动连接的连接件(22);每一所述挡板(21)的自由侧均与相邻护脚板组件(2)的相邻挡板(21)相铰接;每一所述连接件(22)的外侧均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使连接件(22)向远离电梯门方向移动,使各个所述挡板(21)处于折叠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本体(1)安装有滑移组件(4),所述滑移组件(4)包括滑轨(42)以及安装于滑轨(42)的多个滑块(43),所述滑轨(42)的延长方向与各护脚板组件(2)的折叠方向相同;所述驱动组件为第一液压缸(3),各个所述第一液压缸(3)均对应连接于各个滑块(43);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活塞杆常态处于伸出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4)还包括第二液压缸(41),所述第二液压缸(41)固定于轿厢本体(1)的外侧,所述第二液压缸(4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滑轨(42),所述滑轨(42)在第二液压缸(41)的驱动下向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本体(1)底部的中心处具有用于与电梯井底部的缓冲装置相抵接的抵接部(11),所述第一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斌蔡清财李思雄张扬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侨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