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领域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一种致动器组件,以及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承结构的功的最佳化,该支承结构可以响应一个智能材料(smartmaterial)致动器的电激励而移动。本专利技术的背景本专利技术是根据致动器技术,这种技术正在广泛的范围内发展,其中包括工业。在此类型的致动器中使用的一个部件是一种电刺激的智能材料致动器。这些智能材料致动器在电刺激时改变形状。这种形状改变能够设计为主要沿一个轴的改变。当此轴尺寸改变时,这种改变被一个杠杆放大,该杠杆与主支承结构制成整体,形成一个带有可使用的位移量的致动器。这种位移可使用于一般目的的工业用途,比如握持器,直线电动机,以及用户用途,比如扬声器。现在,使用于电—机械器件,比如电动机,螺线管和音圈。通常,这些器件具有许多缺点,这就是它们是大型的和沉重的,消耗大量的动力并且不按比例方式做功。对于技术熟练人员已知各种类型的智能材料致动器,传统地,智能材料致动器以两种方式使用,第一种方式直接地作用,以及第二种方式借助一种机械杠杆系统。大多数这些系统具有某种机械的预载荷。这种预载荷大部分使用于捕获在主结构内的智能材料致动器。通常并不认为,施加至智能材料致动器的预载荷能够影响致动器的性能。在这种已知的器件中,当智能材料致动器通电时,该器件的几何形状主要沿着一个预定的轴膨胀。当智能材料器件断电时,该器件的几何形状主要地沿着预定的轴收缩。智能材料的这种膨胀和收缩能够使用于操作一个装置,例如,用于开启或封闭一个握持器或者振动一个扬声器锥体。本专利技术的概述至今尚没有普遍地承认,单独的智能材料致动器类型具有一个最佳的预载荷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 一个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限定一个刚性的不可弯曲部分和一个可移动部分; 一个智能材料致动器,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驱动支承结构的可移动部分;以及 预加载机构,用于以一个足够的预载荷力对智能材料致动器预加载,以达到支承结构的功输出的最佳化,其中功输出定义为在支承结构的无限寿命内位移和力的一个函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3-4-4 60/460,5481.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限定一个刚性的不可弯曲部分和一个可移动部分;一个智能材料致动器,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驱动支承结构的可移动部分;以及预加载机构,用于以一个足够的预载荷力对智能材料致动器预加载,以达到支承结构的功输出的最佳化,其中功输出定义为在支承结构的无限寿命内位移和力的一个函数。2.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使功输出最佳化至一个效率,在来自智能材料致动器的功输入的约60%至约90%之间。3.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使功输出最佳化至一个效率,大于来自智能材料致动器的功输入的60%。4.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使功输出最佳化至一个效率,在来自智能材料致动器的功输入的约75%至约90%之间。5.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使功输出最佳化至一个效率,大于来自智能材料致动器的功输入的75%。6.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使功输出最佳化至一个效率,大于来自智能材料致动器的功输入的90%。7.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使功输出最佳化至一个峰值载荷的20%以内,该峰值载荷是借助来自智能材料致动器的功输入的力—位移乘积与力曲线的关系确定的。8.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定位在支承结构的刚性的不可弯曲部分和智能材料致动器之间。9.按照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还包括一个可调节的螺纹螺钉,该螺钉在支承结构的刚性的不可弯曲部分和智能材料致动器的一端之间延伸。10.按照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还包括一个可调节的楔块,该楔块在支承结构的刚性的不可弯曲部分和智能材料致动器的一端之间定位。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节的楔块还包括一个第一半圆楔块部分,一个第二辅助半圆楔块部分,一个中楔块部分,以及一个调节螺钉,从而使螺钉的调节移动中楔块部分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半圆楔块部分彼此接近和分离,以及调节施加至智能材料致动器的预载荷的大小。12.按照权利要求1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节的楔块还包括一个第一纵向楔块部分,该部分可与支承结构的刚性的不可弯曲部分接合,以及一个第二纵向楔块部分,该部分可与智能材料致动器的一端接合,第一楔块部分具有一个横向延伸的倾斜的锯齿表面,以及第二楔块部分,具有一个辅助的横向延伸的倾斜的锯齿表面,用于与第一楔块部分工作上互锁地连接,从而使一个楔块部分相对于另一个楔块部分的横向移动调节施加至智能材料致动器的预载荷的大小。13.按照权利要求1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节的楔块还包括一个第一凸轮表面部分,一个第二辅助的凸轮表面部分,一个凸轮螺钉,该螺钉定位在第一和第二凸轮表面部分之间,从而使凸轮螺钉的调节引起两个凸轮表面部分彼此相对地移动,以及调节施加至智能材料致动器的预载荷的大小。14.按照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定位在支承结构的刚性的不可弯曲部分和支承结构的可移动部分之间。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还包括支承结构的刚性的不可弯曲部分,该支承结构具有一个可分离的可调节的刚性的不可弯曲腹板,该腹板可以与支承结构的至少一个刚性的不可弯曲支臂工作上连接,从而使腹板相对于至少一个支臂的调节允许以施加在智能材料致动器上的一个预定的预载荷在腹板和支承结构的至少一个支臂之间的锁定连接。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还包括一个腹板,该腹板具有一个第一锯齿部分,可以与成形在至少一个支臂上的一个辅助的第二锯齿部分连接,用于彼此工作上互锁地连接,从而使腹板相对于至少一个支臂的移动调节施加至智能材料致动器的预载荷的大小。17.按照权利要求1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机构还包括一个腹板,该腹板具有至少一个可调节的螺钉,可以与形成在至少一个支臂内的至少一个相关的螺纹孔工作上接合,用于彼此工作上互锁地连接,从而使螺钉的调节引起腹板相对于至少一个支臂移动,以及施加预载荷至智能材料致动器。18.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智能材料致动器是一种压电致动器。19.一种方法,用于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驱动一个支承结构的一个可移动部分,以便使智能材料致动器的预载荷最佳化,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一个智能材料致动器的通电和断电时相对于一个预定范围施加的力测量支承结构的位移;评价力—位移乘积与力的关系,以确定对于力—位移乘积的一个峰值;以及预加载智能材料致动器至一个值,该值在力—位移乘积的峰值的至少40%以内。20.按照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夫默勒,约翰布盖尔,基思A索恩希尔,马克P乌德舒恩,
申请(专利权)人:瓦伊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