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透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包括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机体的表面开设有料槽,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设置有齿轮条,齿轮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齿轮、齿轮条、固定块、连接块、连接杆和模具板的配合,通过第一齿轮和齿轮条的连接,使得固定块经电机的作用下改变位置,便于固定块表面的连接块改变位置,进而带动连接杆固定连接的模具板调节在料槽内部的位置,从而有效调节料槽内部模具的高度,使得在生产时对微透镜进行厚度调节,从而有效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从而有效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从而有效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透镜
,具体为一种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透镜常用于CMOS、CCD等固态图像感测装置,用以提升入射光的利用效率,然而如果在透镜表面未作任何处理,入射光会因为不同介质间的折射率的差异及入射角等因素,会有一部分的光因为全反射的现象而损失,除了会降低固态图像感测装置的感度之外,反射光经过其它物体再反射而再度入射至固态图像感测装置时,会发生鬼影等问题。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用于进行在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现有的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大多不能使内部物料在制造过程中进行厚度控制,由于微透镜装置上没有设计出良好的厚度控制,不能有效控制微透镜厚度,不便于装置使用,且现有的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没有调节物料在料槽内部的限位,易造成物料掉落至料槽内部,且易造成装置内部的损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大多不能使内部物料在制造过程中进行厚度控制,易造成物料掉落至料槽内部,且易造成装置内部的损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包括:
[0007]壳体,包括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机体的表面开设有料槽;
[0008]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设置有齿轮条,齿轮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板;
[0009]密封机构,包括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表面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螺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伸缩板,所述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伸缩板。
[0010]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齿轮条,所述固定块的表面通过第二锥齿轮连接连接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第一锥齿轮。
[0012]优选的,所述机体的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杆。
[0013]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套筒通过螺纹槽连接在螺杆的表面,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皆呈两组连接在模具板内部,所述第一伸
缩板和第二伸缩板贯穿模具板的表面,所述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的表面皆设置有齿槽,所述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通过齿槽连接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伸缩板的表面设置有胶垫。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设置有第一齿轮、齿轮条、固定块、连接块、连接杆和模具板的配合,通过第一齿轮和齿轮条的连接,使得固定块经电机的作用下改变位置,便于固定块表面的连接块改变位置,进而带动连接杆固定连接的模具板调节在料槽内部的位置,从而有效调节料槽内部模具的高度,使得在生产时对微透镜进行厚度调节,从而有效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7]2、通过设置有把手、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螺杆、套筒、固定杆、第二齿轮、第一伸缩板、第三齿轮和第二伸缩板的配合,通过转动把手,从而有效调节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的伸缩状态,经第二锥齿轮内表面固定连接的螺杆作用下,使得第二锥齿轮经第一锥齿轮旋转后,带动螺杆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旋转,且经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进而使得装置内部更加有效的密封物料,同时便于缩回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进而调节模具板的高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中模具板的局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中料槽的局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壳体;110、机体;111、电机;112、料槽;2、调节机构;210、第一齿轮;211、齿轮条;212、固定块;213、连接块;214、连接杆;215、模具板;3、密封机构;310、把手;311、第一锥齿轮;312、第二锥齿轮;313、螺杆;314、套筒;315、固定杆;316、第二齿轮;317、第一伸缩板;318、第三齿轮;319、第二伸缩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5]一种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包括:
[0026]壳体1,包括有机体110,所述机体110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11,所述机体110的表面开设有料槽112;
[0027]调节机构2,包括有第一齿轮210,所述第一齿轮210的表面设置有齿轮条211,齿轮条2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2,所述固定块212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块213,所述连接块2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4,所述连接杆2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板215;
[0028]密封机构3,包括有把手310,所述把手3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11,所述第一锥齿轮311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12,所述第二锥齿轮312的表面设置有螺杆
313,所述螺杆313的表面设置有套筒314,所述套筒3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15,所述螺杆3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16,所述螺杆31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伸缩板317,所述螺杆3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318,所述第三齿轮318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伸缩板319,通过把手310的作用下,便于有效调节第一伸缩板317和第二伸缩板319的状态,进而增加了装置的便捷性。
[0029]进一步的,所述机体11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机111,所述电机1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0,通过电机111连接第一齿轮210,有效的使得齿轮条211传动后带动模具板215,进而更加稳定对装置进行调节。
[00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210的表面啮合连接齿轮条211,所述固定块212的表面通过第二锥齿轮312连接连接块213,所述固定块212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包括有机体(110),所述机体(110)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11),所述机体(110)的表面开设有料槽(112);调节机构(2),包括有第一齿轮(210),所述第一齿轮(210)的表面设置有齿轮条(211),齿轮条(2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2),所述固定块(212)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块(213),所述连接块(2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4),所述连接杆(2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具板(215);密封机构(3),包括有把手(310),所述把手(3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11),所述第一锥齿轮(311)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12),所述第二锥齿轮(312)的表面设置有螺杆(313),所述螺杆(313)的表面设置有套筒(314),所述套筒(3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15),所述螺杆(3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16),所述螺杆(31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伸缩板(317),所述螺杆(3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318),所述第三齿轮(318)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伸缩板(3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透镜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1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机(111),所述电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心洁,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阿尔发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