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外观配合控制结构,包括一号注塑件和二号注塑件,所述一号注塑件搭接在所述二号注塑件的上方,所述一号注塑件的顶部带有向下的凹陷部,所述一号注塑件的底端伸入所述凹陷部内;在所述凹陷部内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凹陷部的深度为2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外观配合控制结构,利用凹陷部的存在,一号注塑件和二号注塑件配合完成后,二号注塑件的端部能够遮挡一号注塑件因模具注塑产生的分型边,避免硌手,使得两个注塑件的配合间隙控制更加均匀,大大的控制因间隙问题导致外观差,以及硌手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户体验的情况。户体验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外观配合控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外观配合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
[0003]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中的两个注塑件通常采用面与面之间留有0.5mm间隙配合的方式,如附图1所示的两个注塑件,此配合方式经常导致两个件之间配合间隙不均匀,且分型线外漏硌手,影响外观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外观配合控制结构,具有间隙均匀以及使用安全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外观配合控制结构,包括一号注塑件和二号注塑件,所述一号注塑件搭接在所述二号注塑件的上方,所述一号注塑件的顶部带有向下的凹陷部,所述一号注塑件的底端伸入所述凹陷部内;在所述凹陷部内固定有限位块。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陷部的深度为2mm。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注塑件的底面固定有定位连接柱,在所述二号注塑件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连接柱贯穿的定位穿孔;在所述定位连接柱的外壁固定有限位片。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注塑件和所述二号注塑件的底面均固定有加强筋板。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汽车外观配合控制结构,利用凹陷部的存在,一号注塑件和二号注塑件配合完成后,二号注塑件的端部能够遮挡一号注塑件因模具注塑产生的分型边,避免硌手,使得两个注塑件的配合间隙控制更加均匀,大大的控制因间隙问题导致外观差,以及硌手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两个注塑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两个注塑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一号注塑件;2、二号注塑件;3、凹陷部;4、限位块;5、定位连接柱;6、定位穿孔;7、限位片;8、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2
‑
图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外观配合控制结构,包括一号注塑件1和二号注塑件2,一号注塑件1搭接在二号注塑件2的上方,一号注塑件1的顶部带有向下的凹陷部3,一号注塑件1的底端伸入凹陷部3内;在凹陷部3内固定有限位块4,在使用时,当一号注塑件1和二号注塑件2配合完成后,一号注塑件1的底端伸入凹陷部3内,由于凹陷部3的存在,凹陷部3的两侧的位置呈现上翘的分布形态,一号注塑件1的底端伸入凹陷部3内后,一号注塑件1因模具注塑产生的分型边会被二号注塑件2遮挡,避免硌手,使得两个注塑件的配合间隙控制更加均匀,大大的控制因间隙问题导致外观差,以及硌手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
[0017]具体的,根据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凹陷部3的深度为2mm,凹陷部3两侧的部分与凹陷部3内部呈现2mm的高度差,因此,当一号注塑件1的底端伸入凹陷部3内后,一号注塑件1因模具注塑产生的分型边会被二号注塑件2遮挡。
[0018]具体的,根据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号注塑件1的底面固定有定位连接柱5,在二号注塑件2上开设有供定位连接柱5贯穿的定位穿孔6;在定位连接柱5的外壁固定有限位片7,对一号注塑件1和二号注塑件2的配合进行定位,限位片7用于定位一号注塑件1和二号注塑件2之间的间隔。
[0019]具体的,根据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号注塑件1和二号注塑件2的底面均固定有加强筋板8,可大大提高一号注塑件1和二号注塑件2的结构强度。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的汽车外观配合控制结构,在使用时,当一号注塑件1和二号注塑件2配合完成后,一号注塑件1的底端伸入凹陷部3内,由于凹陷部3的存在,凹陷部3的两侧的位置呈现上翘的分布形态,一号注塑件1的底端伸入凹陷部3内后,一号注塑件1因模具注塑产生的分型边会被二号注塑件2遮挡,避免硌手,使得两个注塑件的配合间隙控制更加均匀,大大的控制因间隙问题导致外观差,以及硌手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
[00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外观配合控制结构,包括一号注塑件(1)和二号注塑件(2),所述一号注塑件(1)搭接在所述二号注塑件(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注塑件(1)的顶部带有向下的凹陷部(3),所述一号注塑件(1)的底端伸入所述凹陷部(3)内;在所述凹陷部(3)内固定有限位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外观配合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的深度为2mm。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林,赵小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林泉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