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4512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回收装置,包括收液装置、引流管道和集液瓶,收液装置包括手术膜和环绕手术膜外围设置的围栏,手术膜位于围栏底部且密封围栏底部开口,围栏与手术膜之间形成有收集槽;围栏下部设有贯穿的引流孔,引流管道一端插入引流孔内,另一端伸出收液装置外且与集液瓶连通,引流管道上设有抽吸泵。本申请在手术膜外围设置的围栏,手术时,将手术膜贴在手术位置处,透过手术膜穿刺形成创口,自创口处注入等渗冲洗液以保持镜下术野湿润和清晰,同时,从创口处涌出的冲洗后等渗冲洗液会被收集在收集槽内;启动抽吸泵,利用引流管道对收集槽内的等渗冲洗液回收至集液瓶,避免溢出围栏,从而有效防止污染手术台、手术单或手术纱条。条。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椎间盘镜手术主要包括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经椎板间入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椎间孔镜手术(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及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椎间盘镜手术是对突出的髓核组织在内镜直视下将其摘除,效果直观。
[0003]在进行内镜手术时,需持续用等渗盐水冲洗以保持镜下术野湿润和清晰,一台手术一般需要冲洗液6000

7000ml,对于时间较长的手术,冲洗量可达10000ml,冲洗过程中,冲洗液渗出易浸湿手术无菌单及台面,容易术者及患者感染。
[0004]因此,设计一款回收装置,可迅速回收冲洗液,有效防止冲洗液外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装置,可迅速回收冲洗液,有效防止冲洗液外渗。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回收装置,包括收液装置、引流管道和集液瓶,收液装置包括手术膜和环绕手术膜外围设置的围栏,手术膜位于围栏底部且密封围栏底部开口,围栏与手术膜之间形成有收集槽;围栏下部设有贯穿的引流孔,引流管道一端插入引流孔内,另一端伸出收液装置外且与集液瓶连通,引流管道上设有抽吸泵。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所述围栏呈漏斗状且与手术膜之间呈钝角设置。不仅便于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率;而且增大收集槽的容量。
[0010]所述围栏外围设有能够吸附在皮肤上的吸盘固定座,吸盘固定座底部与手术膜平齐。所述吸盘固定座包括负压球和环形盘,环形盘底部设有环形槽,负压球设置于环形盘顶部且与环形槽连通;环形盘环绕围栏设置且与其连接。利用负压球在环形槽内形成负压,使环形盘吸附在手术位置上,不仅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收液装置移动,影响手术,而且保证冲洗液无法渗出收液装置外。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盘底部两侧突出有翼板,翼板与围栏固定连接。使环形盘吸附得更加稳固。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盘采用能自由翻折的柔性塑料制成。不仅可以挤压负压球,还可以挤压环形槽,使环形盘的吸附能力更强。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盘顶部设有放气孔和密封放气孔的橡皮塞。打开放气孔,使环形槽内的气压和外界一致,环形盘轻松脱离患者皮肤,方便拆卸回收装置。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翼板底部覆盖有粘贴层。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6]本申请在手术膜外围设置的围栏,手术时,将手术膜贴在手术位置处,透过手术膜穿刺形成创口,自创口处注入等渗冲洗液以保持镜下术野湿润和清晰,同时,从创口处涌出的冲洗后等渗冲洗液会被收集在收集槽内;启动抽吸泵,利用引流管道对收集槽内的等渗冲洗液回收至集液瓶,避免溢出围栏,从而有效防止污染手术台、手术单或手术纱条;保障了无菌效果,减少了术者及患者感染的风险,降低了患者低体温、寒战的发生,也避免在潮湿的手术单上反复加盖无菌单,减轻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回收装置的结构图。
[0018]图2是收液装置的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收液装置;2、集液瓶;3、引流管道;4、抽吸泵;5、引流孔;6、吸盘固定座;11、围栏;12、手术膜;13、收集槽;61、负压球;62、翼板;63、环形槽;64、环形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回收装置,包括收液装置1、引流管道3和集液瓶2,收液装置1包括手术膜12和环绕手术膜12外围设置的围栏11,手术膜12位于围栏11底部且密封围栏11底部开口,围栏11与手术膜12之间形成有收集槽13;围栏11下部设有贯穿的引流孔5,引流管道3一端插入引流孔5内,另一端伸出收液装置1外且与集液瓶2连通,引流管道3上设有抽吸泵4。围栏11呈漏斗状且与手术膜12之间呈钝角设置。
[0023]其中,围栏11外围设有能够吸附在皮肤上的吸盘固定座6,吸盘固定座6底部与手术膜12平齐。吸盘固定座6包括负压球61和环形盘64,环形盘64底部设有环形槽63,负压球61设置于环形盘64顶部且与环形槽63连通;环形盘64环绕围栏11设置且与其连接。环形盘64底部两侧突出有翼板62,翼板62与围栏11固定连接。环形盘64采用能自由翻折的柔性塑料制成。环形盘64顶部设有放气孔和密封放气孔的橡皮塞。翼板62底部覆盖有粘贴层。
[0024]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
[0025]手术时,首先,挤压负压球61,将手术膜12贴在预计手术位置处。然后,放开负压球61,将收液装置1固定在手术位置。透过手术膜12穿刺形成创口,自创口处涌出的等渗冲洗液会被收集在收集槽13内。最后,启动抽吸泵4,利用引流管道3对收集槽13内的等渗冲洗液回收至集液瓶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液装置(1)、引流管道(3)和集液瓶(2),收液装置(1)包括手术膜(12)和环绕手术膜(12)外围设置的围栏(11),手术膜(12)位于围栏(11)底部且密封围栏(11)底部开口,围栏(11)与手术膜(12)之间形成有收集槽(13);围栏(11)下部设有贯穿的引流孔(5),引流管道(3)一端插入引流孔(5)内,另一端伸出收液装置(1)外且与集液瓶(2)连通,引流管道(3)上设有抽吸泵(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11)呈漏斗状且与手术膜(12)之间呈钝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11)外围设有能够吸附在皮肤上的吸盘固定座(6),吸盘固定座(6)底部与手术膜(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莎怡陈秋媚覃柏雄陈芸欢陈晓红邱翰平谢海霞刘思雨杨露陈洁吕雪丹薛霜覃明惠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