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颜面训练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44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颜面训练镜,包括移动柜、旋转架和镜子,其中旋转架包括伸缩杆和旋转机构,伸缩杆设置于移动柜上,旋转机构与伸缩杆的顶部活动连接;镜子配置有镜框,镜子通过镜框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口颜面训练镜具备了可移动、可升降、可调整角度的功能,进而实现灵活调节高度和镜面方向,患者可根据所处状态及需要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了适用性。提高了适用性。提高了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颜面训练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口面部功能康复训练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口颜面训练镜。

技术介绍

[0002]卒中后面瘫、言语障碍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但如果不积极治疗,颜面功能失用引起的流涎、眼睑下垂、口角歪斜等症状会引起患者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会导致抑郁,因此需尽早干预。镜像治疗作为一种无创的康复治疗手段,能安全、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镜像疗法是指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健侧活动的画面复制到患侧,让患者想象患侧运动,通过视错觉、视觉反馈以及虚拟现实,结合康复训练项目而成的治疗手段。自镜像疗法应用于卒中后期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以来,镜像疗法应用领域逐步扩展至卒中后的肢体康复、疼痛、认知、构音障碍等。镜像疗法的应用广泛发展,镜像辅具特别是针对上肢的镜像辅具在外形和功能上也有一定改变,并设计出诸多样式的镜像辅具,但对于口颜面功能康复的镜像辅具目前仍只依托一面镜子。患者使用镜子进行训练,可以更好的纠正动作,同时可以增强其自信心与依从性,从枯燥的口颜面操训练中获得乐趣,进而达到提高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言语能力的目的。但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的镜子,存在不足,为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提出本项目。
[0003]目前在言语康复训练过程中,治疗师会在桌面上摆一面镜子或者在墙上固定一面镜子,也有直接立在地上的镜子,患者对着镜子进行口颜面功能的训练,但在使用时会有诸多的不便,表现在:(1)镜子所照影像是患者整个头面部或者整个座位下的影像,不能具体到某个器官部位,因此当面对影像时患者不容易明确需要做训练的具体部位,也容易被镜子的整体影像所吸引而不能专心做局部的训练;(2)上述提到的镜子只能在坐位下实行训练,不能满足其他体位;(3)患者在训练时,口面部的运动状况改善后,由于训练镜上难以设定目标值,因而患者很难看到自己的进展。简而言之,患者应用现有的用于口面部功能康复训练的镜子进行训练时,只能静态观察,不能动态观察,不能根据患者所处状态及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且由于训练镜上缺乏能观察训练状况改善后的目标值,患者很难看到自己康复的进展,进而降低了患者训练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颜面训练镜,用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口面部功能康复训练的镜子不能根据患者所处状态及需要进行动态调整、患者很难看到自己康复的进展等导致的适用性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口颜面训练镜,包括:移动柜;旋转架,包括伸缩杆和旋转机构,所述伸缩杆设置于移动柜上,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伸缩杆的顶部活动连接;镜子,配置有镜框,所述镜子通过所述镜框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上。
[0006]具体地,所述镜子有正反两面,正面为平面镜,反面为放大镜,均为高清镜面。
[0007]具体地,所述镜框四周标有厘米刻度线。
[0008]具体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枢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与伸缩杆通过第一枢轴连接,能实现同一平面内180度的旋转;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部与所述镜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枢轴,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通过第二枢轴连接,能实现同一平面内180度的旋转;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对接球,所述对接球的外轮廓为半球弧形,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球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球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的对接球的弧面上,能实现360度的旋转。
[0009]具体地,所述移动柜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0010]具体地,所述移动柜内设置有若干抽屉。
[0011]具体地,所述移动柜的最上一层设置为置物台面,所述伸缩杆固定于所述置物台面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口颜面训练镜,其中,移动柜能实现镜子移动、伸缩杆能实现镜子升降,旋转机构能实现调整镜子的镜面角度,本技术公开的口颜面训练镜具备了可移动、可升降、可调整角度的功能,进而实现灵活调节高度和镜面方向,患者可根据所处状态及需要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了适用性。此外。其优点具体还表现在:
[0014](1)伸缩杆固定于置物台面上,可调整镜子的高度,镜子可高低伸缩,可180度调整方向,满足坐位、半卧位和平躺要求。
[0015](2)镜框四周标有厘米刻度,使得患者可设定自主康复训练目标值,提高依从性,促进康复锻炼效果,训练前后有数据作对比更科学,更客观。
[0016](3)镜子有正反两面,正面为平面镜,反面为放大镜,可利用镜面影像可针对性放大某个器官,适合近视、老花较深的患者,在训练时可更倾向更专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口颜面训练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本技术公开的口颜面训练镜,依据镜像康复疗法的原理,利用视觉的反馈信息对神经系统进行反复刺激,同时进行口面部肌肉动作的训练,达到训练神经一肌肉回路再建的目的。主要应用脑卒中、脑外伤引起的面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表现为患侧抬额、耸鼻障碍、口角下垂、咧嘴时口角偏向健侧、鼓腮时漏气、鼻唇沟平坦等患者。
[0020]实施例1
[0021]实施例1提供一种口颜面训练镜,下面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0022]参考图1,该口颜面训练镜包括移动柜1、旋转架2、镜子3和镜框4,旋转架2包括伸缩杆21和旋转机构22,伸缩杆21的底部设置于移动柜1上,旋转机构22底部与伸缩杆21的顶部枢轴连接;镜框4与旋转机构22的顶部固定连接;镜子3设置于镜框4内。
[0023]具体地,镜子3有正反两面,正面为平面镜,反面为放大镜,可放大7倍,均为高清镜
面。
[0024]为了能观察训练状况改善后的目标值,使患者看到自己康复的进展,镜框4四周标有厘米刻度。
[0025]具体地,为了提供口颜面训练镜移动的便易性,移动柜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0。为了增强移动柜1的放置和容纳的空间,移动柜1内设置有若干抽屉11。为了便于放置物品,移动柜1的最上一层设置为置物台面12。
[0026]伸缩杆21固定于置物台面12上,用于调整镜子3的高度。
[0027]为了适应多场景使用,旋转机构22能实现调整镜子3的镜面角度,具体包括第一连接杆221、第二连接杆222和第三连接杆223,
[0028]其中,伸缩杆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枢轴210,第一连接杆221的底部与伸缩杆21通过第一枢轴210连接,能实现同一平面内180度的旋转;
[0029]第三连接杆223的底部与镜框4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2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枢轴224,第三连接杆223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杆222的顶部通过第二枢轴224连接,能实现同一平面内180度的旋转;
[0030]第一连接杆2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颜面训练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柜(1);旋转架(2),包括伸缩杆(21)和旋转机构(22),所述伸缩杆(21)设置于所述移动柜(1)上,所述旋转机构(22)与所述伸缩杆(21)的顶部活动连接;镜子(3),配置有镜框(4),所述镜子(3)通过所述镜框(4)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2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颜面训练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子(3)有正反两面,正面为平面镜,反面为放大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颜面训练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4)四周标有厘米刻度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颜面训练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2)包括第一连接杆(221)、第二连接杆(222)和第三连接杆(223),所述伸缩杆(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枢轴(210),所述第一连接杆(221)的底部与所述伸缩杆(21)通过所述第一枢轴(210)连接,能实现同一平面内180度的旋转;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惠霞陈志军赵学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