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39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LCD)器件,包括:液晶板,具有多个由多条选通线和数据线限定的像素,并且具有为每个像素配置薄膜晶体管所形成的像素区;选通驱动单元,其由非晶半导体形成,并形成在所述液晶板上,用于将脉冲宽度大于所述像素区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时间的扫描信号输入到所述选通线;以及数据驱动单元,与所述数据线相连接,用于将图像信号输入到所述数据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器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LCD器件,能够通过增加施加给选通线的扫描信号的置位脉冲宽度,来防止由于信号降低而引起的劣化(inferiority)。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LCD)器件是一种透明的平板显示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诸如移动电话、PDA、笔记本电脑等。由于LCD器件具有轻、薄、短、小的特征,并且能够实现高的图像质量,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其它平板显示器件更多的应用。此外,随着数字TV、高图像质量的TV、墙式安装的TV需求的日益增加,正在对应用于这些TV的大LCD进行更加积极地研究。按照驱动液晶分子的方法将LCD器件划分为若干种器件。在该若干种器件中,有源矩阵薄膜晶体管LCD器件由于快速响应时间和较少残留图像的原因而被主要使用。图1示出了TFT LCD板的结构。如图所示,在液晶板1上形成多条水平和垂直排列的用于限定多个像素的选通线3和数据线5。在各个像素中排列有薄膜晶体管,即开关元件,在通过选通线3将扫描信号输入到像素时,这些开关元件开关,从而将通过数据线5输入的图像信号施加到液晶层9。附图标记11表示存储电容器,用于在下一个扫描信号输入到像素之前维持输入的数据信号。将来自选通驱动单元20的扫描信号施加给选通线3,同时将来自数据驱动单元34的图像信号施加给数据线5。通常,选通驱动单元20和数据驱动单元34形成为驱动器集成电路(IC),并且排列在液晶板1的外部。然而,近来,正在对选通驱动单元20一体形成在液晶板上的LCD器件进行积极的研究。当选通驱动单元20一体形成在液晶板1上时,可减小该LCD器件的体积,而且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数据驱动单元34被安装在用于使液晶板1和印刷电路板36相连接的柔性电路板30上,并且通过数据线5将图像信号施加到液晶层9上。在印刷电路板36上形成有定时控制器和线路。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选通驱动单元20的结构。如图所示,选通驱动单元20具有多个移位寄存器22。信号顺序地从移位寄存器22输出并且施加到选通线G1到Gn。移位寄存器22与时钟生成单元24相连,从而可以将从时钟生成单元24产生的时钟信号施加给移位寄存器22。将启动电压输入到移位寄存器22,并且在第一个移位寄存器之后,将前一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作为启动电压输入到下一个移位寄存器。图3是一个波形图,示出了输入到移位寄存器的启动信号S、时钟信号C1、C2、C3和C4,以及从移位寄存器22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1到Voutn。当分别将启动信号S和时钟信号C1、C2、C3和C4输入到各级移位寄存器时,各级的移位寄存器22输出信号Vout1到Voutn,从而顺序地将这些输出信号施加给选通线。选通驱动单元与液晶板部分一体形成。即,移位寄存器22一体形成在具有液晶板部分的基底上。因此,与在液晶板部分的像素区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开关元件)相类似,通过光刻来形成构成移位寄存器22的晶体管等。通常通过使用非晶硅来制造晶体管。具有使用非晶硅制造的晶体管的移位寄存器所应用的选通驱动单元存在下面的问题。当来自移位寄存器22的输出电压作为扫描信号施加到像素区中的薄膜晶体管时,该薄膜晶体管导通,同时,从数据驱动单元施加的图像信号通过被导通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对存储电容器充电(charge)。即,在如图3所示的矩形波输出电压的第一个周期中(1H,即液晶板的薄膜晶体管导通的周期或将信号施加给像素的时间),信号被施加给液晶层,同时信号对存储电容器充电。通常,已知非晶硅具有低的场效应迁移率。低的场效应迁移率妨碍了施加给像素区中薄膜晶体管的扫描信号(即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电压)成为良好的矩形波。如图4所示,信号上升的时间和信号下降的时间均被延迟,从而在理想的矩形波上形成下降的尾部区域(tail region)。该矩形波使得薄膜晶体管的导通时间减少,从而降低了图像信号对液晶板充电的有效时间,因此使得LCD器件的图像质量恶化。随着LCD器件分辨率的提高,用于充电图像信号的时间减少了。例如,就QVGA-LCD器件来说,在一个像素中对图像信号充电的时间大约为60μsec。与此相对应的,就具有高分辨率的XGA-LCD器件来说,用于在一个像素中对图像信号充电的时间大约为20μsec。随着充电时间减少,由低的场效应迁移率引起的扫描信号的降低使得有效充电时间减少得更多。所以,在高分辨率的情况下,LCD器件的图像质量下降得更多。为了解决因低的场效应迁移率引起的问题,就不得不将薄膜晶体管制造为具有非常大的尺寸(例如,数千个μm)。然而,由于用于形成选通驱动单元的区域被大大增加,该方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LCD器件,能够通过将扫描信号的脉冲宽度增加为超过薄膜晶体管的导通时间,来防止由于信号降低而引起的劣化,该扫描信号通过选通线施加到像素区内的薄膜晶体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LCD器件,在不增加LCD尺寸或制造成本的前提下,能够通过将交叠的扫描信号施加给相邻的选通线,来有效地防止由于信号降低而引起的劣化。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这里所具体实现和广义描述的,提供了一种LCD器件,包括液晶板,具有多个由多条选通线和数据线限定的像素,并且具有通过为每个像素提供薄膜晶体管所形成的像素区;在液晶板上形成的选通驱动单元,用于将扫描信号输入到所述选通线,所述扫描信号具有大于像素区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时间的脉冲宽度;以及连接到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单元,用于将图像信号输入到所述数据线。选通驱动单元包括用于将扫描信号施加到奇数编号的选通线的第一选通驱动单元;以及用于将扫描信号施加到偶数编号的选通线的第二选通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选通驱动单元和第二选通驱动单元分别顺序地输出同步信号,并且从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单元输出并施加给相邻选通线的扫描信号的脉冲宽度相互交叠。第一选通驱动单元和第二选通驱动单元分别包括用于输出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生成单元;以及多个移位寄存器,其根据从所述时钟信号生成单元输入的时钟信号来输出输出电压。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在其输出端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晶体管;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晶体管的每一个栅极的触发器(flip flop);以及逻辑门,用于接收时钟信号和启动信号并且将这些信号施加到所述触发器。根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用于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其结合在此构成说明书一部分,举例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了一般的液晶显示(LCD)器件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LCD器件的选通驱动单元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了图2中选通驱动单元的波形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来自选通驱动单元的输出电压脉冲的波形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LCD器件的选通驱动单元的波形图;图6是示出了从根据现有技术的选通驱动单元输出的扫描信号脉冲的波形图,以及示出了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选通驱动单元输出的扫描信号脉冲的波形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LCD器件;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LCD器件的选通驱动单元的结构的框图;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LCD器件的选通驱动单元的电路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    液晶板,具有由多条选通线和数据线限定的多个像素,并且具有为每个像素配置薄膜晶体管所形成的像素区;    选通驱动单元,其由非晶半导体形成,并形成在所述液晶板上,用于将脉冲宽度大于所述像素区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时间的扫描信号输入到所述选通线;以及    数据驱动单元,与所述数据线相连接,用于将图像信号输入到所述数据线。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4-12-31 10-2004-01184561.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液晶板,具有由多条选通线和数据线限定的多个像素,并且具有为每个像素配置薄膜晶体管所形成的像素区;选通驱动单元,其由非晶半导体形成,并形成在所述液晶板上,用于将脉冲宽度大于所述像素区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时间的扫描信号输入到所述选通线;以及数据驱动单元,与所述数据线相连接,用于将图像信号输入到所述数据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选通驱动单元包括用于将扫描信号施加到奇数编号的选通线的第一选通驱动单元;以及用于将扫描信号施加到偶数编号的选通线的第二选通驱动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选通驱动单元和第二选通驱动单元分别顺序地输出同步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从所述第一选通驱动单元和第二选通驱动单元输出的、且施加给相邻选通线的扫描信号具有相互交叠的脉冲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施加给相邻选通线的扫描信号具有相互交叠差不多半个周期的脉冲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选通驱动单元和第二选通驱动单元分别包括用于输出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生成单元,以及多个移位寄存器,其根据从所述时钟信号生成单元输入的时钟信号来输出输出电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被提供启动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容豪金彬文秀焕赵南旭尹洙荣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