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试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387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试管固定装置,属于试管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本体,该本体由位于中心的中环板和水平粘接安装在中环板外周面上的固定板组成,所述固定板设置为两层,分别为上部固定板和底部固定板,该上部固定板夹持试管的上部,底部固定板承托试管的底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试管固定装置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及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生产周期长及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生产周期长及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试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试管固定装置,属于试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国内医院一般采用的是直径12mm左右的试管,用于试管的固定装置通常采用模具件的弹片来实现试管的固定,这种模具装置开模时间长,模具成本高,装配结构复杂,装配精度要求高,严重制约后续设计方案的变更及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试管固定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试管固定装置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及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简易试管固定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由位于中心的中环板和水平粘接安装在中环板外周面上的固定板组成,所述固定板设置为两层,分别为上部固定板和底部固定板,该上部固定板夹持试管的上部,底部固定板承托试管的底部。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6]进一步,还包括中部固定板,所述中部固定板位于上部固定板和底部固定板之间且三者互相平行,且中部固定板粘接安装在中环板上。
[0007]进一步,所述上部固定板设置若干个呈圆周阵列的上部限位孔,所述底部固定板设置若干个呈圆周阵列的托底孔,所述托底孔与上部限位孔在竖直方向上同心。
[0008]进一步,所述中部固定板上设置若干个呈圆周阵列的中部扶孔,该中部扶孔与上部限位孔和托底孔在竖直方向上同心。
[0009]进一步,所述上部限位孔和中部扶孔的直径均大于试管安装标签后的外径,所述托底孔的直径为试管孔径的2/3。
[0010]进一步,所述上部限位孔设置豁口,该豁口由上部限位孔延伸至上部固定板边缘,且豁口的尺寸宽度小于上部限位孔的直径。
[0011]进一步,所述中部扶孔设置豁口,该豁口由中部扶孔延伸至中部固定板边缘,且豁口的尺寸宽度小于中部固定板的直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部固定板和底部固定板,采用加工件来实现试管的固定和定位,加工方式简单且成本低,加工时间短,后期更换方案成本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模具件的弹片固定试管所造成的模具开模时间长,模具成本高的缺陷;通过设置中部固定板与上部固定板及底部固定板对试管进行固定和定位,提高试管固定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托底孔对试管进行承托作用,通过设置上部限位孔对试管进行限位固定,通过设置中部扶孔与上部限位孔对试管进行整体固定限位;通过设置上部限位孔、中部扶孔及托底孔的尺寸与试管尺寸的大小关系,不仅便于快速插拔试管,还能对试管进行有效定位;通过设置豁口,便于读数装置对试管侧壁的标签进行有效读取,避免遮挡造成无法读数
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4为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
[0017]图中1.中环板,2.上部固定板,3.中部固定板,4.底部固定板,5.托底孔,6.中部扶孔,7.上部限位孔,8.试管,9.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9]参见附图1

4,一种简易试管固定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由位于中心的中环板1和水平粘接安装在中环板1外周面上的固定板组成,中环板1设置为中空的圆筒,固定板设置为中空的环板,固定板同心安装在中环板1的外周壁上,所述固定板设置为三层,分别为上部固定板2、中部固定板3和底部固定板4,该上部固定板2夹持试管8的上部,底部固定板4承托试管8的底部,所述中部固定板3位于上部固定板2和底部固定板4之间且三者互相平行,通过设置上部固定板2和底部固定板4,采用加工件来实现试管8的固定和定位,加工方式简单且成本低,加工时间短,后期更换方案成本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模具件的弹片固定试管所造成的模具开模时间长,模具成本高的缺陷;通过设置中部固定板3与上部固定板2及底部固定板4对试管8进行固定和定位,提高试管8固定的稳定性。
[0020]参见附图1和2,所述上部固定板2设置若干个呈圆周阵列的上部限位孔7,所述底部固定板4设置若干个呈圆周阵列的托底孔5,所述托底孔5与上部限位孔7在竖直方向上同心,所述中部固定板3上设置若干个呈圆周阵列的中部扶孔6,该中部扶孔6与上部限位孔2和托底孔5在竖直方向上同心,通过设置托底孔5对试管8进行承托作用,通过设置上部限位孔7对试管8进行限位固定,通过设置中部扶孔6与上部限位孔7对试管8进行整体固定限位,所述上部限位孔7和中部扶孔6的直径均比试管8安装标签后的外径大0.5mm,所述托底孔5的直径为试管8孔径的2/3,通过设置上部限位孔7、中部扶孔6及托底孔5的尺寸与试管8尺寸的大小关系,不仅便于快速插拔试管8,还能对试管8进行有效定位。
[0021]参见附图1,所述上部限位孔7设置豁口9,该豁口9由上部限位孔7延伸至上部固定板2边缘,且豁口9的尺寸宽度小于上部限位孔7的直径,所述中部扶孔6设置豁口9,该豁口9由中部扶孔6延伸至中部固定板3边缘,且豁口9的尺寸宽度小于中部固定板3的直径,通过设置豁口9,便于读数装置对试管8侧壁的标签进行有效读取,避免遮挡造成无法读数的现象。
[0022]该试管8固定装置加工时,先加工出中环板1、上部固定板2、中部固定板3和底部固定板4,然后进行粘接,使用时将粘好标签的试管8由上部固定板2的上部限位孔7插入经过中部固定板3的中部扶孔6,使试管8的底部落入底部固定板4的托底孔5处,试管8底部与托底孔5上部相切,在重力的作用下,试管8底部与托底孔5的接触部位产生摩擦力,限位试管8
旋转和位移,实现试管8的固定。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试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该本体由位于中心的中环板和水平粘接安装在中环板外周面上的固定板组成,所述固定板设置为两层,分别为上部固定板和底部固定板,该上部固定板夹持试管的上部,底部固定板承托试管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试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部固定板,所述中部固定板位于上部固定板和底部固定板之间且三者互相平行,且中部固定板粘接安装在中环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试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固定板设置若干个呈圆周阵列的上部限位孔,所述底部固定板设置若干个呈圆周阵列的托底孔,所述托底孔与上部限位孔在竖直方向上同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坚孙晓飞董飒英陈尚孙文杰张玉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艾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