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85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18
一种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其包括控制系统、支撑门架、转向门架、转向驱动机构、顶升机构、行走机构和模板总成,支撑门架包括支撑门架顶和竖直设置的支撑纵梁;支撑纵梁的顶部与支撑门架顶固定连接;转向门架包括转向门架顶和竖直设置的行走纵梁,行走纵梁的顶部与转向门架顶固定连接,转向门架顶位于支撑门架顶的下方;转向驱动机构设于支撑门架顶与转向门架顶之间而用于驱动转向门架转动;顶升机构设于支撑纵梁的底部,其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顶升支撑门架;行走机构设于行走纵梁的底部,可驱动转向门架沿导轨方向行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可以方便的进行转向,其具有功能实用、使用方便的特点,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


[0001]本技术涉及衬砌台车,特别涉及一种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轨道、公路建设越来越多,这些建设给人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在这些建设中,需要开挖或者修建的隧道较多,在隧道施工中有一种施工方法叫衬砌。衬砌指的是为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沿隧道洞身周边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衬砌技术通常是应用于隧道工程、水利渠道中。衬砌简单说来就是在隧道、岩洞进行内衬,一种做法是用砌块衬砌,另一种做法是预应力高压灌浆混凝土衬砌。
[0003]衬砌是和初期支护相对而言的,指在隧道已经进行初期支护的条件下,用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内层衬砌,以达到加固支护、优化路线防排水系统、美化外观、方便设置通讯、照明、监测等设施的作用,以适应现代化高速道路隧道建设的要求。
[0004]在隧道施工中,一般的大隧道都会设计车行横洞,用以保证隧道出现紧急情况时车辆可以在隧道洞内转向。因此,需要对隧道车行横洞的衬砌台车进行技术设计,因为隧道车行横洞的断面尺寸比隧道主体工程的断面尺寸要小,而且隧道车行横洞一般与隧道的主体洞是垂直相交的,因此,车行横洞衬砌台车如何转向行走,就成为了一个有待于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其包括控制系统、支撑门架、转向门架、转向驱动机构、顶升机构、行走机构和模板总成,所述支撑门架包括支撑门架顶和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纵梁;所述支撑纵梁的顶部与所述支撑门架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门架包括转向门架顶和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行走纵梁,所述行走纵梁的顶部与所述转向门架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门架顶位于所述支撑门架顶的下方;所述转向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撑门架顶与所述转向门架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转向门架转动;所述顶升机构设于所述支撑纵梁的底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顶升所述支撑门架;所述行走机构设于所述行走纵梁的底部,可驱动所述转向门架沿导轨方向行走;所述模板总成设于所述支撑门架的外围,并可收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纵梁包括位于通道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纵梁和第二支撑纵梁;所述行走纵梁包括位于通道左右两侧的第一行走纵梁和第二行走纵梁;所述第一支撑纵梁位于所述第一行走纵梁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行走纵梁的外侧;所述第二支撑纵梁位于所述第二行走纵梁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行走纵梁的外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支撑门架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连接;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绕所述太阳轮公转,所述行星轮通过行星轮架与所述转向门架顶连接,当所
述转向驱动机构工作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太阳轮自转,所述太阳轮带动所述行星轮绕太阳轮公转而驱动所述转向门架顶绕所述支撑门架顶转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为电动液压千斤顶。
[0010]进一步地,所述模板总成包括顶模和侧模,所述顶模设于所述支撑门架顶的上方,并与所述支撑门架顶固接;所述侧模对称设于所述支撑门架的左右两侧,并分别与所述顶模的两端铰接而形成半圆拱形。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顶模与侧模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液压杆,在所述侧模的中部与所述支撑门架顶之间设有若干第二液压杆;在所述侧模的底端与所述支撑纵梁之间设有若干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及第三液压杆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行走纵梁与所述转向门架顶之间设有主斜撑梁,所述主斜撑梁的一端与所述行走纵梁固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门架顶固接而形成三角形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轨道、行走轮和驱动装置,所述轨道间隔铺设于地面上;所述行走轮设于所述轨道上,并连接于所述行走纵梁的底端;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行走纵梁上,并与所述行走轮连接,其可驱动所述行走轮沿所述轨道行走。
[0014]本技术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设有支撑门架和转向门架,支撑门架与转向门架之间设有转向驱动机构,因而转向门架可相对支撑门架进行转动而调整行走方向。本技术的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可以方便的进行转向,其具有功能实用、使用方便的特点,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转向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识:支撑门架10、支撑门架顶11、支撑纵梁12、第一支撑纵梁121、第二支撑纵梁122、第一主横梁111、第二主横梁112、副横梁113、副斜撑梁114、立架115、转向门架20、转向门架顶21、行走纵梁22、第一行走纵梁221、第二行走纵梁222、主斜撑梁23、转向驱动机构30、输出轴31、太阳轮32、行星轮33、行星轮架34、齿圈35、顶升机构40、行走机构50、轨道51、行走轮52、模板总成60、顶模61、侧模62、第一液压杆71、第二液压杆72、第三液压杆7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包括控制系统、支撑门架10、转向门架20、转向驱动机构30、顶升机构40、行走机构50、模板总成60和液压杆。
[0021]所述支撑门架10用于起主要支撑作用,其为主门架;所述转向门架20用于实现转向,其与所述支撑门架10之间通过转向驱动机构30连接,因而转向门架20可相对支撑门架10进行转动。所述转向驱动机构30用于驱动转向门架20进行转向。所述顶升机构40用于顶升支撑门架10,从而利于脱模及转向。所述行走机构50用于驱动门架沿导轨方向行走。所述模板总成60设于支撑门架10的外围,其用于衬砌施工。所述液压杆用于控制模版总成进行
合模、脱模。
[0022]如图1、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支撑门架10包括支撑门架顶11和支撑纵梁12。
[0023]如图1、图2所示,所述支撑门架顶11包括第一主横梁111、第二主横梁112、副横梁113。所述第一主横梁111、第二主横梁112各设有两根,其相互垂直,并相互固定连接,从而形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副横梁113垂直连接于第一主横梁111、第二主横梁112之间,其在第一主横梁111、第二主横梁112的内部之间形成网格结构。为加强结构稳固性,可在所述副横梁113之间设置若干副斜撑梁114,从而使得在副横梁113之间形成若干三角形结构,以加强支撑强度。
[0024]如图1、图2所示,所述支撑纵梁12呈竖直设置,其包括位于通道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纵梁121和第二支撑纵梁122。所述第一支撑纵梁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系统;支撑门架(10),包括支撑门架顶(11)和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纵梁(12);所述支撑纵梁(12)的顶部与所述支撑门架顶(11)固定连接;转向门架(20),包括转向门架顶(21)和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行走纵梁(22),所述行走纵梁(22)的顶部与所述转向门架顶(21)固定连接,所述转向门架顶(21)位于所述支撑门架顶(11)的下方;转向驱动机构(30),设于所述支撑门架顶(11)与所述转向门架顶(21)之间;用于驱动所述转向门架(20)转动;顶升机构(40),设于所述支撑纵梁(12)的底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用于顶升所述支撑门架(10);行走机构(50),设于所述行走纵梁(22)的底部,可驱动所述转向门架(20)沿导轨方向行走;模板总成(60),设于所述支撑门架(10)的外围,并可收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纵梁(12)包括位于通道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纵梁(121)和第二支撑纵梁(122);所述行走纵梁(22)包括位于通道左右两侧的第一行走纵梁(221)和第二行走纵梁(222);所述第一支撑纵梁121位于所述第一行走纵梁(221)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行走纵梁(221)的外侧;所述第二支撑纵梁122位于所述第二行走纵梁(222)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行走纵梁(222)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向的门架式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电机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支撑门架顶(11)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31)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32)连接;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33)绕所述太阳轮(32)公转,所述行星轮(33)通过行星轮架(34)与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维全何永金李国栋郝正东程林余良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