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点阵打印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67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点阵打印头,属于工业打印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磁推杆;打印笔芯,放置于电磁推杆末端的水平延长线上,并包括笔芯和笔芯推杆,其中,缓冲部件耦接于笔芯推杆和电磁推杆之间;多个非导体端板,相互之间平行设置,并包括点阵设置的槽孔,其中,槽孔贯穿安装有电磁推杆、打印笔芯;其中,笔芯、笔芯推杆、缓冲部件,以及电磁推杆形成打印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了能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差错率以外,还有利于产品的深度跟踪和服务,为产品的精准信息反馈奠定了良好基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运用于工业打印机场合。新型可广泛运用于工业打印机场合。新型可广泛运用于工业打印机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点阵打印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全点阵打印头,属于工业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工业用的打码机,主要用于比较平滑的金属、塑料、纸等表面打印。针对较大的混凝土制品、粗糙金属构件、编织物等较为粗糙表面则无法使用。通常采用人工漏印方式,但会存在工作效率会更降低,差错率会增加等问题。类似于专利CN202021307334.0公开的一种电线杆用喷涂装置,这一类接触式喷涂装置虽然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喷涂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一旦过多,如何快速切换打印字模、减少打印头蘸墨频率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全点阵打印头。
[0004]本技术所述的全点阵打印头,包括:
[0005]电磁推杆;
[0006]打印笔芯,放置于电磁推杆末端的水平延长线上,并包括笔芯和笔芯推杆,其中,缓冲部件耦接于笔芯推杆和电磁推杆之间;
[0007]多个非导体端板,相互之间平行设置,并包括点阵设置的槽孔,其中,槽孔贯穿安装有电磁推杆、打印笔芯;以及
[0008]其中,点阵字模、笔芯、笔芯推杆、缓冲部件,以及电磁推杆形成打印头。
[0009]优选地,所述笔芯包括松软的打印笔头和储墨的笔墨盒,打印笔头与点阵字模相接触,打印出与镂空部分大致相同的字模。
[0010]优选地,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安装于电磁推杆末端的缓冲弹簧、安装于打印笔芯末端的笔芯弹簧,以及形成于缓冲弹簧和笔芯弹簧之间的橡胶块。
[0011]优选地,所述非导体端板的槽孔大致与其配合的笔芯、笔芯推杆、电磁推杆的孔径相同,同一非导体端板的槽孔呈点阵排列,不同非导体端板的槽孔大致对齐且布设点阵排列的打印头。
[0012]优选地,所述笔芯推杆前推缓冲部件,缓冲部件继续前推打印笔芯,打印笔芯继续与打印端面接触实现打印。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全点阵打印头,除了能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差错率以外,还有利于产品的深度跟踪和服务,为产品的精准信息反馈奠定了良好基础;鉴于打码机的自动化甚至智能化,非常有利于信息的及时有效采集,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使得ERP等软件平台的应用更加有效,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有利于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
[0014]本技术所述的全点阵打印头,社会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减轻了人身损害:人工刷标或刷码都要使用油漆,而绝大多数油漆都对人体有伤害;二是提高了制造行业的信
息化水平:由自动打码(刷标)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了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得打码(刷标)工序实现了数字化与信息化。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打印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带点阵字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电磁推杆;2、打印笔芯;21、笔芯;211、打印笔头;212、笔墨盒;22、笔芯推杆;3、缓冲部件;31、缓冲弹簧;32、笔芯弹簧;33、橡胶块;4、非导体端板;5、点阵字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全点阵打印头,包括:电磁推杆1、打印笔芯2、多个非导体端板4,其中,笔芯21、笔芯推杆22、缓冲部件3,以及电磁推杆1形成打印头。
[0022]打印头可以一次打印一个数字,也可以逐行逐列打印,主要取决于电源功率和打印效率要求。整个打印头由M
×
N个(不限制)方头方身(或圆身)的打印笔芯2、笔芯21架、M
×
N个电磁推杆1、电磁推杆1架和打印头电控板组成。
[0023]打印笔芯2用于打印字模的一个点。笔芯21由打印笔头211、笔头架与笔墨盒212组成。笔芯21由一个类似于记号笔材料的松软的方形打印笔头211和尾部为锥形的圆形吸墨杆组成,能够易于储墨、出墨和墨水快速渗透。笔头架由一侧可包紧打印笔头211的方形槽、两头带圆孔(略大于打印笔头211尾部直径)的长方体组成;不带方形槽的一侧四边带有长条孔,用于进墨水,内部装有孔径与打印笔头211尾部直径相同的方形海绵,用于吸墨水后,再将墨水通过其包裹的打印笔头211尾部传递给打印笔头211;笔头架的外径略小于笔墨盒212的内径,且其外层套有软性密封材料,当笔头架与笔墨盒212结合后,不会有墨水渗漏。
[0024]笔墨盒212用于储存墨水,设计为方形是为了在相同的打印头体积下,笔芯21储存更多的墨水,但当方形笔墨盒212难以密封时,可采用圆形笔芯21,同时要改变笔芯21架孔的形状;笔墨盒212的长度由存储一个班次或一天的墨水量决定。
[0025]需要说明的是:非导体端板4包括笔芯架、笔头架、电磁推杆1架;笔芯架又包括前后端板,电磁推杆1架又包括前后端板。
[0026]笔芯架用于安装、固定打印笔芯2。笔芯21架由前端板、后端板、弹簧和弹簧卡片组成。
[0027]电磁推杆1架用于安装固定电磁推杆1。电磁推杆1架由前端板和后端板组成。电磁推杆1架的前端板和笔芯架的前端板结构相同,也是用于电磁推杆1的支撑和行进导向。其后端板固定电磁推杆1,其厚度为hr毫米(hr=1mm),对着电磁推杆1的尾部圆周处,冲压出U形卡槽,用于卡住电磁推杆1的尾部,使电磁推杆1固定在后端板上。另外,在U形槽的一侧冲
压一方孔,用于穿越电磁推杆1的电线。
[0028]实际安装时,笔芯架的前后端板、电磁推杆1的前后端板和电控板的长宽相同,可利用两侧与底部的卡槽进行固定,安装方便。为便于安装维护,电磁推杆1与电控板之间采用插针连接。通过在每一个电磁推杆1驱动回路上增加检测点,实现自检功能。运行使用时,打印头电控板接收打印信息,即K位数字或字母,甚至其它字符,一个方向,逐个打印。每个字符打印时,根据字模需要,由电控板控制打印笔芯2对应的电磁推杆1通电。如果电源功率足够大,可以一次打印,效率高;如果电源功率设计较小,且不需高效率,可以分M次(行打印)或N次(列打印),逐行或逐列打印。电控板记录每支笔芯21打印的次数,再依据经验,提出笔芯21缺墨报警。
[0029]需要说明的是:缓冲部件3包括安装于电磁推杆1末端的缓冲弹簧31、安装于打印笔芯2末端的笔芯弹簧32,以及形成于缓冲弹簧31和笔芯弹簧32之间的橡胶块33。
[0030]电磁推杆1用于推动一支打印笔芯2的移动,从而实现笔芯21的打印。电磁推杆1由线圈、内弹簧和衔铁组成。加电时,电磁推杆1的圆柱体(衔铁)向前直线移动,由此推动笔芯21带动打印笔头211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点阵打印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推杆(1);打印笔芯(2),放置于电磁推杆(1)末端的水平延长线上,并包括笔芯(21)和笔芯推杆(22),其中,缓冲部件(3)耦接于笔芯推杆(22)和电磁推杆(1)之间;多个非导体端板(4),相互之间平行设置,并包括点阵设置的槽孔,其中,槽孔贯穿安装有电磁推杆(1)、打印笔芯(2);其中,点阵字模(5)、笔芯(21)、笔芯推杆(22)、缓冲部件(3),以及电磁推杆(1)形成打印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点阵打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21)包括松软的打印笔头(211)和储墨的笔墨盒(212),打印笔头(211)与点阵字模(5)相接触,打印出与镂空部分大致相同的字模。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歧强黄香亭杨加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硕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