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355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包括混合器主体和喷淋组件,混合器主体呈锥台状,混合器主体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混合器主体的顶部间隔设有两进液口,混合器主体的顶部位于两进液口之间设有进气口,混合器主体的底部设有出气口;两喷淋组件设于混合器主体内部分别与两进液口相连通,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道以及切向且间隔设置于喷淋管道上的若干喷头,两喷淋管道的一端分别与两进液口相连通,且两喷淋管道沿混合器主体内壁的周向围合成一圆环,且若干喷头与混合器主体的内壁相贴合。解决了净化液在混合器主体内分布不均匀,净化液与废气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废气的净化效率低的问题。导致废气的净化效率低的问题。导致废气的净化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旋流器
,尤其涉及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治理越来越重视,各个国家加大对工业废气的排放与处理的管控,废气吸收塔成为工业废气排放必不可少的一套设备,其中混合装置是废气吸收塔中接受经冷凝器降温后的废气的关键设备。
[0003]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95026.8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含酸尾气洗涤装置,并具体公开了文丘里的上端口为进气口,文丘里的下端口为出料口,文丘里的进气口与冷凝器的出气口相连;进水管切向连接在文丘里的上部以便洗涤水切向进入到文丘里的上部。洗涤水通过进水管切向进入到文丘里内,若洗涤水的喷射流动量不足,则难以保证洗涤水在文丘里的内壁均匀分布,且通过进水管喷出的洗涤水体积较大,而比表面积较小,会降低与废气接触的面积,导致文丘里对废气的净化效果不佳,需要进行二级甚至多级净化,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增加了企业废气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用以解决净化液在混合器主体内分布不均匀,净化液与废气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废气的净化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包括
[0006]混合器主体,所述混合器主体呈锥台状,所述混合器主体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混合器主体的顶部间隔设有两进液口,所述混合器主体的顶部位于两进液口之间设有进气口,所述混合器主体的底部设有出气口;
[0007]喷淋组件,两所述喷淋组件设于混合器主体内部分别与两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道以及切向且间隔设置于喷淋管道上的若干喷头,两所述喷淋管道的一端分别与两进液口相连通,且两所述喷淋管道沿混合器主体内壁的周向围合成一圆环,且若干所述喷头与混合器主体的内壁相贴合,通过两所述进液口输入的净化液经由两所述喷淋管道上的若干喷头输出,供于所述净化液在混合器主体内均匀分布以增加与经由所述进气口输入的废气的接触面积。
[0008]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管道呈半圆环状,所述喷淋管道的内径逐渐减小,且所述喷淋管道内径较大的一端与一进液口相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管道包括第一弯管、第二弯管、第三弯管、第一变径头以及第二变径头,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之间经由第一变径头相连通,所述第二弯管和第三弯管之间经由第二变径头相连通,若干所述喷头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弯管、第二弯管以及第三弯管上,所述第一弯管大于第二弯管的内径,所述第二弯管的内径大于第三弯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弯管与一进液口相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器主体内部位于两喷淋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分散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分散件包括锥体以及固设于锥体周向上的设置两连接杆,所述锥体经由连接杆与混合器主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锥体的尖端朝向混合器主体的顶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内固设有分液块,所述分液块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分液孔,所述分液孔呈锥形向下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圆心所在的轴线重合,且所述进气口的内径大于出气口的内径。
[0014]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器主体上开设有人孔,所述混合器主体上对应人孔的位置开闭设置密封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器主体内部设置压力检测器。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出气口以及两进液口上固设有连接法兰。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通过两喷淋管道分别与混合器主体上的两进液口相连通,若干喷头间隔且切向设置于喷淋管道上,两喷淋管道沿混合器主体内壁的周向围合成一圆环,且若干喷头与混合器主体的内壁相贴合,保证了净化液经由两喷淋管道上的若干喷头输出后,在混合器主体内壁均匀分布且形成旋流,增加了废气与净化液的接触面积,有效地提高了对废气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的主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分液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包括混合器主体1、喷淋组件2、分散件3以及分液块4,喷淋组件2设置于混合器主体1的内部,喷淋组件2用于将输入至混合器主体1内的净化液在混合器主体1的内部均匀分散,增加与输入至混合器主体1内的废气的接触面积,通过净化液冲击分散件3,供于废气被净化液充分打散,分液块4可供废气与净化液排出混合器主体1时,再一次充分接触,提高净化液对废气的净化效率。
[0024]混合器主体1,其呈锥台状,混合器主体1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混合器主体1的顶部间隔设有两进液口11,混合器主体1的顶部位于两进液口11之间设有进气口12,混合器主体1的底部设有出气口13;进气口12与出气口13圆心所在的轴线重合,且进气口12的内径大于出气口13的内径;进气口12、出气口13以及两进液口11上固设有连接法兰,混合器主体1上开设有人孔,混合器主体1上对应人孔的位置开闭设置密封板14;通过开闭密封板14方便对混合器主体1内部进行检修或者清理;混合器主体1内部设置压力检测器15,通过压力检测器15方便控制混合器主体1内部压强,避免混合器主体1因压强过大而发生事故。
[0025]喷淋组件2,两喷淋组件2设于混合器主体1内部分别与两进液口11相连通,喷淋组
件2包括喷淋管道21以及切向且间隔设置于喷淋管道21上的若干喷头22,两喷淋管道21的一端分别与两进液口11相连通,且两喷淋管道21沿混合器主体1内壁的周向围合成一圆环,且若干喷头22与混合器主体1的内壁相贴合,通过两进液口11输入的净化液经由两喷淋管道21上的若干喷头22输出,供于净化液在混合器主体1内均匀分布以增加与经由进气口12输入的废气的接触面积。
[0026]分散件3,其设置于混合器主体1内部位于两喷淋组件2的下方,分散件3包括锥体31以及固设于锥体31周向上的设置两连接杆32,锥体31经由连接杆32与混合器主体1固定连接,且锥体31的尖端朝向混合器主体1的顶部,当净化液冲击到锥体31会形成无数个小液滴,供于将废气充分打散,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率。
[0027]分液块4,其内固设于出气口13内部,分液块4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分液孔41,分液孔41呈锥形向下设置。通过设置分液块4供于废气与净化液排出混合器主体1时,再一次充分接触,提高净化液对废气的净化效率。
[002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喷淋管道21呈半圆环状,喷淋管道21的内径逐渐减小,且喷淋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器主体,所述混合器主体呈锥台状,所述混合器主体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混合器主体的顶部间隔设有两进液口,所述混合器主体的顶部位于两进液口之间设有进气口,所述混合器主体的底部设有出气口;喷淋组件,两所述喷淋组件设于混合器主体内部分别与两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道以及切向且间隔设置于喷淋管道上的若干喷头,两所述喷淋管道的一端分别与两进液口相连通,且两所述喷淋管道沿混合器主体内壁的周向围合成一圆环,且若干所述喷头与混合器主体的内壁相贴合,通过两所述进液口输入的净化液经由两所述喷淋管道上的若干喷头输出,供于所述净化液在混合器主体内均匀分布以增加与经由所述进气口输入的废气的接触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道呈半圆环状,所述喷淋管道的内径逐渐减小,且所述喷淋管道内径较大的一端与一进液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气混合强化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道包括第一弯管、第二弯管、第三弯管、第一变径头以及第二变径头,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之间经由第一变径头相连通,所述第二弯管和第三弯管之间经由第二变径头相连通,若干所述喷头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魏琼却运新唐兴邦徐志国李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