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限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342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限高装置,包含第一电动机、旋转体、进水管、光源、回水罩、出水管和支架;所述旋转体为两端封闭的圆筒结构,旋转体沿着周向开设若干圆孔,旋转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旋转体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电动机用于驱动旋转体绕自身轴线转动;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旋转体内,回水管,所述回水罩为透明封闭的内空圆柱形,所述旋转体同轴设置在回水罩内,且回水罩内壁与旋转体外表具有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较为显眼的限高警示装置,避免了限高装置和超高车辆可能产生的物理碰撞,提高了道路辅助设置对行驶路况安全保证的能力。的能力。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限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限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运输能力也在成倍增长,其中通过车辆来运送货物占很大比例。为刺激经济加强内循环,货物要运送到全国各地。因道路通行条件受限因此设置常常有金属限高架,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没有注意到限高架时,驾驶超高车辆继续行驶的话,易造成车辆和限高架碰撞。不仅造成车辆的损坏,也可能会堵塞交通造成更严重的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解决车辆遇到限高架不容易注意,造成金属限高架和超高车辆碰撞造成的损坏。因此,本技术提高了一种道路限高装置。
[0004]一种道路限高装置,包含第一电动机、旋转体、进水管、光源、回水罩、出水管和支架;所述旋转体为两端封闭的圆筒结构,旋转体沿着周向开设若干圆孔,旋转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旋转体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电动机用于驱动旋转体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旋转体的轴线呈水平状态;所述回水罩为透明封闭的内空圆柱形,所述旋转体同轴设置在回水罩内,且回水罩内壁与旋转体外表具有空腔,回水罩和旋转体同轴,回水罩相对于第一电动机静止不动;进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均连接有水源,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旋转体内,回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回水罩底部,进、出水管上设有水泵。
[0005]作为优选,所述旋转体包含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上包含第一类圆孔和第二类圆孔,所述第一类圆孔比第二类圆孔的数量少,所述外筒上包含第三类圆孔,所述外筒固定设置,所述内筒可相对外筒同轴旋转,所述内筒中设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内筒旋转,内筒通过转动,使得内筒的第一类圆孔和外筒的第三类圆孔同轴对齐;或者内筒的第二类圆孔和外筒上的第三类圆孔同轴对齐。
[0006]作为优选,所述内筒包含若干块穿过中轴线的隔板,所述内筒内部被隔板分隔为多个大小相等的空间,所述光源分别设置在所分割出的不同空间中,所述隔板有阻光性。
[0007]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同轴安装在外筒内部,第二电动机的底部固定在外筒端部内侧,第二电动机的转动轴和所述隔板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和内筒固定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旋转体采用相交轴齿轮传动。
[0009]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含横杆、竖杆、横短杆和第三电动机,所述横杆其中一端转动安装在竖杆的顶端,所述竖杆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横杆转动的所述第三电动机,使得横杆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一状态为水平状态,第二状态为竖直朝上状态,所述横短杆固定连接在竖杆上侧并同时垂直于竖杆、横杆,所述横短杆和横杆处在水平状态时高度一致。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动机安装在横杆上,第一电动机的轴线和横杆平行,所述旋转体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旋转体的轴和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轴垂直连接。
[0011]作为优选,还包含激光灯和喷雾头,所述激光灯安装在横短杆上,激光灯的出射光线平行横杆,所述喷雾头连接进水管并在横杆上均匀分布,当横杆处在第一状态水平位置时,喷雾头和激光灯高度一致并且喷出的水雾在激光灯出射光线途径的区域,激光灯与横短杆内侧端头之间的距离大于旋转体的长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①
通过水导光的原理来折射警示光线,旋转体旋转时使水柱摆动,造成动态的视觉易引起驾驶员的注意。
[0014]②
当驾驶人员没有理会限高装置,直接行驶过设有本技术的路段,横杆会抬起避免与通过的车辆发生碰撞。
[0015]③
在炎热的夏季路过有水雾喷出的路段,会感到一丝丝清凉。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旋转体和回水罩的内部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旋转体图2的侧面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一电动机和旋转体相交轴齿轮传动示意图。
[0020]上述附图中:1、竖杆;2、激光灯;3、横短杆;4、第三电动机;5、横杆;6、回水罩;7、旋转体;8、外筒;9、外筒;10、第二电动机;11、隔板;12、光源;13、第一电动机;14、主动齿轮;15、进水管;16、从动齿轮;17第三类圆孔;18、喷雾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限高装置,包含第一电动机13、旋转体7、进水管15、光源12、回水罩6、出水管和支架;所述旋转体7为两端封闭的圆筒结构,旋转体7端部设置有一个锥螺纹连接的密封盖,旋转体7需要维护内部零件的时候打开密封盖。旋转体7沿着周向开设若干圆孔,根据光源12设置的情况来调节圆孔的大小或者密度。旋转体7的材质需符合重量轻、不生锈的特点,本实施例中旋转体7采用聚乙烯材质,旋转体7内部设置有所述光源12,所述旋转体7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电动机13用于驱动旋转体7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旋转体7的轴线呈水平状态;所述回水罩6为透明封闭的内空圆柱形,所述旋转体7同轴设置在回水罩6内,且回水罩6内壁与旋转体7外表具有空腔,回水罩6和旋转体7同轴,回水罩6相对于第一电动机13静止不动,回水罩6和第一电动机13一样固定在支架上。进水管15和回水管的一端均连接有水源,进水管15的另一端伸入旋转体7内,回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回水罩6底部,进、出水管上设有水泵,本技术中的水路构成一个循环水路,避免或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0023]所述旋转体7包含内筒9和外筒8,所述内筒9上包含第一类圆孔和第二类圆孔,所
述第一类圆孔比第二类圆孔的数量少,所述外筒8固定设置,所述内筒9可相对外筒8同轴旋转,所述内筒9中设有第二电动机10用于驱动内筒9旋转,内筒9通过转动,使得内筒9的第一类圆孔和外筒8的第三类圆孔17同轴对齐;或者内筒9的第二类圆孔和外筒8上的第三类圆孔17同轴对齐。当道路上的能见度较为理想的时候就使用第一类圆孔排水,当道路上的能见度不高时则使用第二类圆孔,因第二类圆孔的数量比第一类圆孔的数量多,照射出来的光线也就更加明亮。
[0024]所述内筒9包含若干块穿过中轴线的隔板11,所述内筒9内部被隔板11分隔为多个大小相等的空间,分割的空间数量不用太多,本技术三到五个之间就够了,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各区域设置不同种颜色光源12的LED灯。隔板11主要是起到阻隔光和反光的作用,使LED灯发出的灯光从各自对应的圆孔中照射出去。
[0025]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机10,第二电动机10同轴安装在旋转体7内部,第二电动机10的底部固定在旋转体7靠近横杆5一侧的端部,在第二电动机10底部和旋转体7连接的位置设置有进水孔,便于水管把水导入进旋转体7,第二电动机10的转动轴和所述隔板11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电动机、旋转体、进水管、光源、回水罩、出水管和支架;所述旋转体为两端封闭的圆筒结构,旋转体沿着周向开设若干圆孔,旋转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旋转体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电动机用于驱动旋转体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旋转体的轴线呈水平状态;所述回水罩为透明封闭的内空圆柱形,所述旋转体同轴设置在回水罩内,且回水罩内壁与旋转体外表具有空腔,回水罩和旋转体同轴,回水罩相对于第一电动机静止不动;进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均连接有水源,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旋转体内,回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回水罩底部,进、出水管上设有水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包含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上包含第一类圆孔和第二类圆孔,所述第一类圆孔比第二类圆孔的数量少,所述外筒上包含第三类圆孔,所述外筒固定设置,所述内筒可相对外筒同轴旋转,所述内筒中设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内筒旋转,内筒通过转动,使得内筒的第一类圆孔和外筒的第三类圆孔同轴对齐;或者内筒的第二类圆孔和外筒上的第三类圆孔同轴对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包含若干块穿过中轴线的隔板,所述内筒内部被隔板分隔为多个大小相等的空间,所述光源分别设置在所分割出的不同空间中,所述隔板有阻光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限高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鸿飞张伟杨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砼富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