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通信机房的冷、热通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335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通信机房的冷、热通道系统,包括送风管、送风口、构建冷通道、热通道、排风口和排风管;送风管位于通讯机房的顶部,送风管的送风口位于通讯机房内一侧垂直设置的构建冷通道的顶端,通信机柜一侧与构建冷通道相邻,冷气直接被送入通信机柜内,通信机柜的另一侧为通信机房的热通道空间,热气从热通道至通信机房底部的地面下排风口,由排风口经回排风管排出通信机房,通信机房底部铺设有防静电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通信机房存在的因发热量大,环控通风量相应增大带来的能耗增大的技术问题。量相应增大带来的能耗增大的技术问题。量相应增大带来的能耗增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通信机房的冷、热通道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铁通信机房通风系统,具体涉及地铁通信机房的气流通道形式、机房风管和气灭管布置的改进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地铁通信机房通风结构的通风方案主要为上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回排风管设置一个下排风口以满足气灭要求。
[0003]这种设置方法虽然也能达到环控要求,但是它将整个房间的温度都降到了设定温度以下而非只针对机柜降温,造成了大量的冷量浪费,增加了不必要的通风量,在设备发热量少时还能满足要求,设备发热量大时空调能耗增大,送排风管增大,给设计、施工、运营都造成较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通信机房的冷、热通道系统,以解决传统的通信机房存在的因发热量大,环控通风量相应增大带来的能耗增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通信机房的冷、热通道系统,包括送风管1、送风口3、构建冷通道6、热通道9、排风口4和排风管2;送风管1位于通讯机房的顶部,送风管1的送风口3位于通讯机房内一侧垂直设置的构建冷通风道6的顶端,通信机柜7一侧与构建冷通道6相邻,冷气直接被送入通信机柜7内,通信机柜7的另一侧为通信机房的热通道空间,热气从热通道9至通信机房底部的地面下排风口4,由排风口4经回排风管2排出通信机房,通信机房底部铺设有防静电底板8。
[0007]送风管在冷通道上方,排风管在热通道下方,冷空气由冷通道穿过机柜直达热通道。
[0008]气灭管5安装于通讯机房顶部,并且分别伸入热通道9、构建冷通道6 内。
[0009]构建冷通道6的结构为防火板加保温层的复合结构。
[0010]本技术的优点:
[0011]本系统是采用上送下回的建立冷、热通道的方式对通信机柜控温,使冷风直接穿过通信机柜实现高效散热的同时,满足气灭的快速湮没的要求。本系统能有效的降低送排风量降低空调能耗、减小送排风管管径,改善施工条件。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编号:1、送风管,2、回排风管,3、送风口,4、地面下排风口, 5、气灭管,6、构建冷通道,7、通信机柜,8、防静电底板,9、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通信机房的冷、热通道系统,包括送风管1、送风口3、构建冷通道6、热通道9、排风口4和排风管2;送风管1位于通讯机房的顶部,送风管1的送风口3 位于通讯机房内一侧垂直设置的构建冷通道6的顶端,通信机柜7一侧与构建通风道6相邻,冷气直接被送入通信机柜7内,通信机柜7的另一侧为通信机房的热通道空间,热气从热通道至通信机房底部的地面下排风口4,由排风口4经回排风管2排出通信机房,通信机房底部铺设有防静电底板8。
[0016]送风管在冷通道上方,排风管在热通道下方,冷空气由冷通道穿过机柜直达热通道。
[0017]气灭管5安装于通讯机房顶部,位于热通道9、构建冷通道6的上方。
[0018]构建冷通道6的结构为防火板加保温层的复合结构。其中防火板厚9mm,保温层厚30mm,
[0019]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过程如下:
[0020]送风管上送风将冷风送入冷通道,冷风穿过通信机柜,对其降温,进入热通道,热风通过下排风口回风。
[0021]发生火灾时,伸入冷、热风道的气灭管同时释放气体灭火,灾后通过下排风排气。
[0022]冷通道适当位置预留检修口,方便人员检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通信机房的冷、热通道系统,包括送风管(1)、送风口(3)、构建冷通道(6)、热通道(9)、排风口(4)和排风管(2);其特征在于,送风管(1)位于通讯机房的顶部,送风管(1)的送风口(3)位于通讯机房内一侧垂直设置的构建冷通道(6)的顶端,通信机柜(7)一侧与构建冷通道(6)相邻,冷气直接被送入通信机柜(7)内,通信机柜(7)的另一侧为通信机房的热通道空间,热气从热通道(9)至通信机房底部的地面下排风口(4),由排风口(4)经回排风管(2)排出通信机房,通信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丞朝于秋燕郑奕董骥国玉山赵兴海王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