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22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人机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包括机体、安装座、支撑杆、第二套筒和第三壳体,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机体的顶部中间,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机体的底部下方,所述第二套筒套接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上侧,所述第三壳体位于所述机体的底部下方,所述机体的前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机体的顶部前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该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进行折叠或是展开使用,避免了物品在运输过程中重心偏移,避免了无人机受损,避免了载物无人机载运的物品受损,提高了载物无人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载物无人机的使用效率。的使用效率。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无人机步入人们的生活中,无人机指的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伴随着人们对无人机的认可和需求逐渐攀升,随着无人机的逐渐普及,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0003]目前的,载物无人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0004]1.现有的大多数的载物无人机都是将货物放在无人机的载物台上,利用绳索进行固定,导致载物台占空较大,而载物无人机的载物平台都是固定的,根据工作人员不同的使用需求,无人机的载物台无法进行折叠或是展开使用,降低了载物无人机的使用效率。
[0005]2.现有的载物无人机大多数都是利用绳索固定物品在载物无人机的载物平台上,而绳索具有弹性,在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中,会使物品的位置出现移动,导致无人机的重心偏移,导致无人机在落地时的机翼和地面发生碰撞,使无人机受损。
[0006]3.现有载物无人机着陆时大多数都是直接停止机翼运行直接着陆进行落地,而载物无人机因为载运物品,质量较大,这会导致载物无人机与地面发生撞击的作用力也会增加,使载物无人机载运的物品受到反向的作用力而受损,同时载物无人机也会受损,降低了载物无人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载物无人机的使用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载物台无法根据使用需求折叠、重心易偏移和落地时易受损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包括机体、安装座、支撑杆、第二套筒和第三壳体,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机体的顶部中间,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机体的底部下方,所述第二套筒套接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上侧,所述第三壳体位于所述机体的底部下方,所述机体的前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机体的顶部前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侧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壁下侧和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安装座的外侧壁套接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后下侧插接有第一限位块,且所述第一限位块贯穿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后下侧,并插接在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壁后下侧,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左右两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开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末端铰接有第三连接件,且所述第三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
壳体的左右两侧壁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壁插接有第三限位块,且所述第三限位块贯穿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腔,并延伸至支撑杆的内腔,所述第三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仪,所述第三壳体的前侧壁左右两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且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第三壳体的前侧壁左右两侧,并延伸至所述第三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一螺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螺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三壳体的左右两侧壁中间开有第二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底部左右两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外侧壁镶嵌有第一弹性件。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顶部,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前后两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末端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护栏。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底部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且所述第三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所述第三固定块的顶部铰接有压板,且所述压板贯穿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壁和第一通孔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杆的内腔,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且所述第四固定块位于所述支撑杆的内腔,所述第三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性件,且所述第三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撑杆的内腔,所述第三弹性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抵块,且所述抵块铰接在所述第三限位块的顶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弹性件,且所述第四弹性件自左到右依次排列,所述第四弹性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的后侧壁中间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且所述第二螺延伸至所述第三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二螺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螺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挡板,且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该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首先按压设有的压板,通过压板对抵块施加压力,使第四固定块能够脱离第一通孔,并取出第三限位块,然后上下移动第二套筒,通过第二连接件。伸缩杆和第三连接件调节第三壳体的位置,再次使用第三限位块对第二套筒进行限位,使第三壳体能够对不同大小的物品进行承装,在第三壳体不承载物品时,通过转动伸缩杆并收缩,然后通过第三连接件使第三壳体上升,并通过第一弹性件卡入第二通孔内使第三壳体固定,使载物无人机能够根据工作人员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折叠或是展开使用,提高了载物无人机的使用效率。
[0018]2.该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通过设有的底板上摆放好物品,然后根据水平仪调节物品的位置,再通过第一把手转动带动第一螺杆旋转,使第一挡板从前侧向物品进行推进,然后在通过转动设有的第二把手带动第二螺杆转动,使第二挡板从后侧向物
品进行推进,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物品进行夹持,然后通过设有的第二套筒在支撑杆的上下移动,使物品顶部和机体底部贴合,从而使物品与无人机形成整体,避免了物品在运输过程中重心偏移,避免了无人机在落地时的机翼和地面发生碰撞,避免了无人机受损。
[0019]3.该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通过设有的滚轮接受落地时产生的碰撞并通过反向的作用力向前滑行以释放作用力,然后部分作用力通过设有的支杆将作用力传递至第二壳体,然后通过第二弹性件对作用力力进行缓冲,物品所受的作用力通过底板传递至第四弹性件进行缓冲,使物品受到的作用力大幅度减少,从而避免了载物无人机载运的物品受损,同时载物无人机也会受损,提高了载物无人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载物无人机的使用效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00)、安装座(200)、支撑杆(300)、第二套筒(400)和第三壳体(500),所述安装座(200)固定连接在所述机体(100)的顶部中间,所述支撑杆(300)位于所述机体(100)的底部下方,所述第二套筒(400)套接在所述支撑杆(300)的外侧壁上侧,所述第三壳体(500)位于所述机体(100)的底部下方,所述机体(100)的前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10),所述机体(100)的顶部前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120),所述机体(100)的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30),所述第一固定块(130)的外侧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50),且所述第一连接杆(150)的外侧壁下侧和所述支撑杆(300)的顶端固定连接,安装座(200)的外侧壁套接第一套筒(210),所述第一套筒(210)的外侧壁后下侧插接有第一限位块(211),且所述第一限位块(211)贯穿所述第一套筒(210)的外侧壁后下侧,并插接在所述安装座(200)的外侧壁后下侧,所述第一套筒(210)的外侧壁左右两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20),所述支撑杆(30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310),所述第二限位块(310)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壳体(320),所述支撑杆(300)的外侧壁开有第一通孔(360),且所述第一通孔(360)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所述第二套筒(40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410),所述第二连接件(410)的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伸缩杆(420),所述伸缩杆(420)的末端铰接有第三连接件(430),且所述第三连接件(43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500)的左右两侧壁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套筒(400)的外侧壁插接有第三限位块(440),且所述第三限位块(440)贯穿所述第二套筒(400)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一通孔(360)的内腔,并延伸至支撑杆(300)的内腔,所述第三壳体(5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仪(510),所述第三壳体(500)的前侧壁左右两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540),且所述第一螺杆(540)贯穿所述第三壳体(500)的前侧壁左右两侧,并延伸至所述第三壳体(500)的内腔,所述第一螺杆(54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541),所述第一螺杆(540)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板(542),所述第三壳体(500)的左右两侧壁中间开有第二通孔(5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折叠载物台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0)的底部左右两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40),所述第二固定块(140)的外侧壁镶嵌有第一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柳忠韦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