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废料收集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187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废料收集箱,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表面与半罩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半罩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盖,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面与污水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面与存储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该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废料收集箱,通过设置U形管和存储箱,合流仓内部的油液到一定的高度后便通过分液管进入到存储箱的内部,同时分流仓内部残余的油液在浮力作用下通过回流管流入到分液管内即可,这种方式能够在使用时方便将厨余垃圾的泔水、油液和残渣进行分离,使其分别存储,方便后续的回收处理,同时便于降低泔水持续与残渣混合产生的异味。水持续与残渣混合产生的异味。水持续与残渣混合产生的异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废料收集箱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废料收集箱。

技术介绍

[0002]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瓜皮果核、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这类垃圾是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厨余垃圾的运输必须全封闭,防止滴撒、遗漏,车身要有明显标识,具有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准运证件,方可从事运输,如果仅把湿垃圾单纯理解为“吃剩下的垃圾”,就无法解释很多特例。蛤蜊壳、粽子叶、猪棒骨等厨房垃圾,虽然表面也是湿的,但却是如假包换的干垃圾,这种迷之分类法,和湿垃圾的末端处理步骤有关。在抵达垃圾处理场后,湿垃圾会先被送进半湿物料粉碎机切碎,干垃圾贝壳、大猪骨等硬邦邦的厨余垃圾会卡钝粉碎机的刀片。同属干垃圾的粽子叶玉米皮这类揪都揪不断的长纤维条状垃圾也很难切割,甚至可能缠绕刀片降低粉碎效率。此外,这些垃圾就算丢进发酵池,也没那么容易腐烂溶解。所以这些虽然是“吃剩下的垃圾”,却不是湿垃圾,粉碎机能切碎的且在家里放三天就会有味儿的,一般来说就是属于湿垃圾,其他无法回收的生活废弃物都属于干垃圾,随着社会对垃圾处理的要求愈来愈高,现在的大多厨房等地大多采用直接桶装的方式将大量的厨余垃圾进行放置等待回收,并不能很好的做到简单的泔水与残渣分离,且将泔水中的油液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废料收集箱,解决了现在的大多厨房等地大多采用直接桶装的方式将大量的厨余垃圾进行放置等待回收,并不能很好的做到简单的泔水与残渣分离,且将泔水中的油液分离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废料收集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表面与半罩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半罩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盖,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面与污水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面与存储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与导流罩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罩的上表面与分离板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导流罩的底端与合流仓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合流仓内壁的下表面与漏斗的表面卡接,所述漏斗的底端与分流仓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合流仓内壁的右侧面与分液管的左端相连通,所述分流仓内壁的右侧面与回流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回流管的顶端与分液管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分液管的右端与存储内壁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分流仓内壁的下表面与U形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U形管的左端与下筒体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所述下筒体的内壁与上筒体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上筒体内壁的上表面通过闭
水滑套卡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左端与污水箱内壁的右侧面相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U形管内壁的左侧面与引流管的右侧面与同一个水位管的两端相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污水箱的正面与存储箱的正面分别设置有排污管,所述U形管的下表面设置有疏通管。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疏通管与两个排污管的表面均卡接在箱体的正面且表面均设置有阀门。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离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分离孔,所述分离板的上表面与固定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与箱体的表面均设置有把手。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该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废料收集箱,通过设置分离板、导流罩、合流仓、分流仓、分液管、漏斗、回流管、U形管和存储箱,在使用时,通过打开密封盖在需要倾倒时直接将厨余垃圾倒入即可,当处于垃圾进入箱体并在分离板上方时,泔水及油液通过分离孔进入到导流罩内部,并在导流罩的引流效果下混合流入到合流仓内部,在合流仓内部时油液比重大于泔水,使其泔水持续向下流动并进入到分流仓内,在初始进入时,部分油液并未分层同步进入分流盒,随即泔水进入到U形管内,随着泔水在U形管内持续的流动进入到下筒体内,直至U形管的左右两端的压力作用下保持右侧合流仓内部处于恒定的液位高度,当厨余垃圾的持续倒入,合流仓内部的油液到一定的高度后便通过分液管进入到存储箱的内部,同时分流仓内部残余的油液在浮力作用下通过回流管流入到分液管内即可,这种方式能够在使用时方便将厨余垃圾的泔水、油液和残渣进行分离,使其分别存储,方便后续的回收处理,同时便于降低泔水持续与残渣混合产生的异味。
[0014]2、该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废料收集箱,通过设置下筒体、上筒体、U形管、引流管和疏通管,在使用时通过转动上筒体,上筒体通过与下筒体内壁的螺纹作用下开始移动,使其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的空间变化,随即U形管左侧的压力出现变化,随之合流仓内部的液位高度随着出现变化,进行调节内部的液位高度即可,同时在使用时能通过打开疏通管将U形管内部的残留污水放出即可,这种方式能够方便调节合流仓内部的液位高度,使其使用时调节油水分离的高度更为方便,同时配合疏通管能够在放出U形管内部剩余污水的同时将底部积攒的残渣进行排出。
[0015]3、该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废料收集箱,通过设置分隔板、分隔孔、固定筒、箱体、半罩、密封盖和把手,在使用时,随着残渣存留在分隔板的上表面,随即通过转动半罩,使其打开,随即通过抓持固定筒内壁的把手,即可通过固定筒将底部的分离板进行取出,连通内部的残渣能够同步取出,使其在使用时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合流仓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上筒体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箱体、2半罩、3密封盖、4污水箱、5存储箱、6分离板、7导流罩、8合流仓、9分液管、10漏斗、11分流仓、12回流管、13U形管、14下筒体、15上筒体、16引流管、17水位管、18疏通管、19排污管、20固定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废料收集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表面与半罩2的内壁螺纹连接,半罩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盖,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与污水箱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箱体1内壁的右侧面与存储箱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箱体1的内壁与导流罩7的表面固定连接,导流罩7的上表面与分离板6的下表面搭接,导流罩7的底端与合流仓8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合流仓8内壁的下表面与漏斗10的表面卡接,漏斗10的底端与分流仓11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合流仓8内壁的右侧面与分液管9的左端相连通,分流仓11内壁的右侧面与回流管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废料收集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表面与半罩(2)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半罩(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盖,所述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与污水箱(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的右侧面与存储箱(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壁与导流罩(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罩(7)的上表面与分离板(6)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导流罩(7)的底端与合流仓(8)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合流仓(8)内壁的下表面与漏斗(10)的表面卡接,所述漏斗(10)的底端与分流仓(11)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合流仓(8)内壁的右侧面与分液管(9)的左端相连通,所述分流仓(11)内壁的右侧面与回流管(12)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回流管(12)的顶端与分液管(9)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分液管(9)的右端与存储内壁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分流仓(11)内壁的下表面与U形管(13)的右端相连通,所述U形管(13)的左端与下筒体(14)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所述下筒体(14)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长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文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