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调节结构、仪表可调支架及助力自行车仪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56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角度调节结构、仪表可调支架及助力自行车仪表,助力自行车仪表包括仪表本体和可调支架,可调支架包括转动件、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支撑在转动件的左右两端,且左支架与转动件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且右支架与转动件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角度调节机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和第二角度调节机构;转动件用于支撑仪表,仪表本体的后盖与可调支架的转动件连接,且仪表本体的后盖与转动件的连接处设有第三角度调节机构。通过三个结构相同角度调节机构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角度调节;不需备螺丝刀,调节方便,方便骑行过程中随意调节角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势。用方便的优势。用方便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度调节结构、仪表可调支架及助力自行车仪表


[0001]本技术涉及助力自行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角度调节结构、仪表可调支架及助力自行车仪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助力自行车仪表调节角度主要是靠抱箍夹持车把并用螺丝来固定,需调节角度时,用螺丝刀拧松螺丝,调节到自己理想位置后再锁紧仪表。如果用户想要调节角度需要先把车把螺丝松开调节,还需把固定仪表的角度也松开螺丝调节,并且要备好螺丝刀。行进过程中需要调节,还需停车后,调节好了,再继续骑行。除此之外,现有助力自行车每设计一款仪表,都需要设计将仪表固定在车把上的抱箍结构,每一款新的抱箍结构均需要进行一次开模,增加了成本,并且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实现节省模具,节省物料,节省生产装配做到更好共用件,本技术提供一种角度调节结构、仪表可调支架及助力自行车仪表,不需备螺丝刀,调节方便,方便骑行过程中随意调节角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势。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角度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弹簧和螺钉,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贴合面上设有与第一限位部匹配的第二限位部,当第一贴合面与第二贴合面紧密贴合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嵌入限位;
[0005]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一个上设有贯穿贴合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限位环,另一个上设有插柱,所述插柱的端面上沿轴向设有螺纹孔;
[0006]装配时,所述插柱的端部穿过限位环插入所述通孔内,且端部套设所述弹簧,所述螺钉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所述螺钉头部与弹簧一端接触,并压缩弹簧使弹簧的另一端抵在限位环上。
[0007]通过弹簧产生的弹力,可以使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贴合,并且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嵌入实现限位,避免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之间的相对转动;当需要调节角度时,对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施加向外的拉力,使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离,然后轴向转动,从而可以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相对转动,从而实现角度的调节。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为互补的齿形结构。
[0009]一种仪表可调支架,包括转动件、左支架和右支架,其中,所述转动件用于支撑仪表;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支撑在转动件的左右两端,且左支架与转动件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且右支架与转动件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和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均采用上述的角度调节结构;
[0010]所述转动件通过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和第二角度调节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绕转动件的轴线转动,调节仪表在第一平面内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转动件的轴线垂直。
[0011]具体的,所述左支架的结构与右支架的结构呈镜像对称,且中部设有C形的连接孔用于将仪表固定在车把上,所述连接孔开口处设有锁紧结构。左支架和右支架均采用抱箍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并在原有抱箍结构基础上增加新型的角度调节结构即可。
[0012]具体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锁紧螺钉、锁紧螺母、以及设置在连接孔开口两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一端分别与支架连接,另一端沿连接孔径向向外延伸,所述锁紧螺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并通过锁紧螺母紧固。
[0013]一种助力自行车仪表,包括上述的可调支架,还包括仪表本体,所述仪表本体的后盖与可调支架的转动件连接。
[0014]进一步,为了实现仪表在其所在平面内的角度调整,还包括第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第三角度调节结构能够调节仪表在第二平面内的切斜角度,且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三角度调节结构采用上述的角度调节结构。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角度调节结构、仪表可调支架及助力自行车仪表,不需备螺丝刀,可手动自行调节角度,骑行过程中,感觉角度不适合,直接用手搬动仪表或者抱箍可直接调节到自己理想位置,抱箍主体都可固定,对于新款仪表结构,只需在仪表下盖部分设计成通用结构可直接借用通用抱箍结构。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助力自行车仪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助力自行车仪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助力自行车仪表的后视图。
[0020]图4是图3中A

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角度调节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助力自行车仪表三个角度调节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左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仪表本体,1a、后盖,2、转动件,3、左支架,4、右支架,5、第一角度调节机构,8a、第一连接部,81a、第一贴合面,82 a、第一限位部,83a、通孔,84a、限位环,9a、第二连接部,91a、第二贴合面,92a、第二限位部,93a、插柱,94a、螺纹孔,10a、弹簧,11a、螺钉,6、第二角度调节机构,8b、第一连接部,81b、第一贴合面,82b、第一限位部,83b、通孔,84b、限位环,9b、第二连接部,91b、第二贴合面,92b、第二限位部,93b、插柱,94b、螺纹孔,10b、弹簧,11b、螺钉,7、第三角度调节机构,8c、第一连接部,81c、第一贴合面,82c、第一限位部,83c、通孔,84c、限位环,9c、第二连接部,91c、第二贴合面,92c、第二限位部,93c、插柱,94c、螺纹孔,10c、弹簧,11c、螺钉,8、第一连接部,81、第一贴合面,82、第一限位部,83、通孔,84、限位环,9、第二连接部,91、第二贴合面,92、第二限位部,93、插柱,94、螺纹孔,10、弹簧,11、螺
钉,12、连接孔,13、锁紧螺钉,14、锁紧螺母,15、第一连接板,16、第二连接板,17、L型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7]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助力自行车仪表,包括仪表本体1和可调支架,可调支架包括转动件2、左支架3和右支架4,左支架3和右支架4分别支撑在转动件2的左右两端,且左支架3与转动件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角度调节机构5,且右支架4与转动件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角度调节机构6,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5和第二角度调节机构6均采用上述的角度调节结构;转动件2用于支撑仪表,仪表本体1的后盖1a与可调支架的转动件2连接,且仪表本体1的后盖1a与转动件2的连接处设有第三角度调节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弹簧和螺钉,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贴合面上设有与第一限位部匹配的第二限位部,当第一贴合面与第二贴合面紧密贴合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嵌入限位;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一个上设有贯穿贴合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限位环,另一个上设有插柱,所述插柱的端面上沿轴向设有螺纹孔;装配时,所述插柱的端部穿过限位环插入所述通孔内,且端部套设所述弹簧,所述螺钉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所述螺钉头部与弹簧一端接触,并压缩弹簧使弹簧的另一端抵在限位环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为互补的齿形结构。3.一种仪表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件、左支架和右支架,其中,所述转动件用于支撑仪表;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支撑在转动件的左右两端,且左支架与转动件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且右支架与转动件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和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均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度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华徐攀
申请(专利权)人:八方电气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