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聚氨酯及保温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53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泡聚氨酯及保温材料。发泡聚氨酯,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A组分:双酚A聚醚多元醇5%~20%、环氧丙烷扩链的聚醚多元醇15%~30%、苯酐聚酯多元醇40%~60%及助剂4.75%~15.3%;B组分:多异氰酸酯;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1.1~1.2)。该发泡聚氨酯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可以作为保温材料。而且发泡聚氨酯的泡孔细密均匀,即闭孔率较高,从而可以使其具有更低的导热系数,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且表面可涂装性较高。且表面可涂装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泡聚氨酯及保温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泡聚氨酯及保温材料。

技术介绍

[0002]冰雪天气对铁路运输有很大的影响,夹雪夹冰会造成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不能紧密贴合,直接影响铁路信号的正常显示,进而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率。目前普遍采用电加热装置来融冰除雪以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但是电加热单元外并无保温措施,这样一方面造成热能利用效率不高,从而导致能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受加热元件功率和电力容量等的限制,在高寒多风地区会导致加热总功率不足,严重影响融冰除雪效果。CN207331374U和CN108797233A记载了铁路道岔融雪保温方法,并使用防风保温板整体包裹住电加热元件和被加热的钢轨。CN210737238U中记载了铁路道岔红外定向辐射加热装置,并在电加热丝外包覆了隔热保温层。然而,这些专利侧重点在于保温结构的设计,并未考虑保温层材质对保温效果的影响。而电加热元件工作时,通常可以产生高达150℃的温度,而普通的保温层耐温性较差,在温度较高时已碳化变形,更难以实现较好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耐温性的发泡聚氨酯及保温材料。
[0004]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发泡聚氨酯,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
[0005]A组分:双酚A聚醚多元醇5%~20%、环氧丙烷扩链的聚醚多元醇15%~30%、苯酐聚酯多元醇40%~60%及助剂4.75%~15.3%;
[0006]B组分:多异氰酸酯;<br/>[0007]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1.1~1.2)。
[0008]可选的,如上述所述的发泡聚氨酯,所述双酚A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2~3,分子量为340~420。
[0009]可选的,如上述所述的发泡聚氨酯,所述环氧丙烷扩链的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4~5,分子量为500~600。
[0010]可选的,如上述所述的发泡聚氨酯,所述苯酐聚酯多元醇的官能度为2~3,分子量为300~400。
[0011]可选的,如上述所述的发泡聚氨酯,所述双酚A聚醚多元醇为双酚A聚氧丙烯醚聚醚多元醇和/或双酚A聚氧丁烯醚聚醚多元醇。
[0012]可选的,如上述所述的发泡聚氨酯,所述助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0013]聚酯相容表面活性剂0.5%~0.5%、稳泡剂0.5%~1.5%、增塑剂1%~5%、催化剂0.25%~1.8%、扩链剂2%~5%及水0.5%~1.5%。
[0014]可选的,如上述所述的发泡聚氨酯,所述聚酯相容表面活性剂为赢创MG731、迈图L5388及美思德88710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0015]所述稳泡剂为美思德GN

60、迈图L5356、赢创8870及中山东峻GN

2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0016]所述增塑剂为苯甲酸酯类、磷酸酯类、脂肪酸酯类、环氧类及聚酯类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0017]所述扩链剂为蓝星东大10LD400、上海佳化MN400及蓝星东大10LD500中的至少一种。
[0018]可选的,如上述所述的发泡聚氨酯,所述催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
[0019]发泡催化剂0.1%~0.8%、凝胶催化剂0.05%~0.2%及聚氨酯发泡凝胶平衡性催化剂0.1%~0.8%。
[0020]可选的,如上述所述的发泡聚氨酯,所述发泡催化剂为赢创PC5、赢创PC9及亨斯迈A1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0021]所述凝胶催化剂为赢创PC46和/或亨斯迈A33;和/或
[0022]所述聚氨酯发泡凝胶平衡性催化剂为赢创PC8和/或赢创PC41。
[0023]本专利技术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保温材料,包括上述所述的发泡聚氨酯。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泡聚氨酯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可以作为保温材料。而且发泡聚氨酯的泡孔细密均匀,即闭孔率较高,从而可以使其具有更低的导热系数,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且表面可涂装性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将详细地提供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参考,其一个或多个实例描述于下文。提供每一实例作为解释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实际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例如,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而说明或描述的特征可以用于另一实施方式中,来产生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0026]因此,旨在本专利技术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同范围中的此类修改和变化。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对象、特征和方面公开于以下详细描述中或从中是显而易见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本讨论仅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更广阔的方面。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除了在操作实施例中所示以外或另外表明之外,所有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表示成分的量、物化性质等所使用的数字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通过术语“约”、“近似地”、“基本上”、“基本”来调整。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说明,否则上述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列出的
数值参数均是近似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内容寻求获得的所需特性,适当改变这些近似值。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4至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例如,1至5包括1、1.1、1.3、1.5、2、2.75、3、3.80、4和5等等。
[0029]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发泡聚氨酯,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
[0030]A组分:双酚A聚醚多元醇5%~20%、环氧丙烷扩链的聚醚多元醇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聚氨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A组分:双酚A聚醚多元醇5%~20%、环氧丙烷扩链的聚醚多元醇15%~30%、苯酐聚酯多元醇40%~60%及助剂4.75%~15.3%;B组分:多异氰酸酯;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1.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酚A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2~3,分子量为340~4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丙烷扩链的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4~5,分子量为500~6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苯酐聚酯多元醇的官能度为2~3,分子量为300~4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酚A聚醚多元醇为双酚A聚氧丙烯醚聚醚多元醇和/或双酚A聚氧丁烯醚聚醚多元醇。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发泡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聚酯相容表面活性剂0.5%~0.5%、稳泡剂0.5%~1.5%、增塑剂1%~5%、催化剂0.25%~1.8%、扩链剂2%~5%及水0.5%~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伏起关峰张晓川郭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固诺天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